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福建南少林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泉州、莆田和福清三地已投入巨资建成"南少林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泉州南少林武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泉州南少林武术产业化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南少林武术在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阐述在高校体育中开展南少林文化活动的可行性,提出开展南少林文化活动的必要性,旨在为福建省南少林武术引进高校校园作为地方校本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华夏丈明长期氜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南少林武术交流是两岸同根同源的人文基础之一.回顾海峡两岸传统武术交流合作的进程,发现通过竟赛平台是南少林传统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深入探讨竟赛体制下南少林武术的发展,加深两岸武术文化交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将为今后两岸的武术乃至丈化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了空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南少林武术传承存在的制约因素:行政体制因素、传统武术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发展策略:强化政策力度,提升南少林武术的文化地位;搁置遗址争议,提倡和谐发展;制定推广的目标,丰富其内涵;定期举办赛事;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海外交流,扩大传播范围.为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南少林武术为研究对象,在近代社会背景下,对南少林武术在近代的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研。研究结果表明,南少林武术在近代社会不仅人才辈出,且传播广泛,遍布全世界;而影响南少林武术在近代发展的因素不但包括斗争的需要,还有社会各界的倡导。  相似文献   

6.
闽区域内的各地文化缺乏同质性和内聚力,而历史上多元的文化构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更使其呈现碎状的文化格局。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就闽碎状文化格局对南少林文化之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南少林文化缺乏坚强的内核,呈宽容又难融的发展态势;闽碎状文化格局是此态势的存在和持续的深层文化基础;南少林文化的发展不能背离“宗教是其本质、武术是其特质”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林俊起义及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将士均是南少林武术之衣钵,南少林武术一度被视为反封建的有力武器,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近代反封建运动不仅促进了南少林武术的广泛传播,同时也检验了南少林武术,促进其体系逐渐走向成熟,臻于大备。  相似文献   

8.
泉州武术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特色显著,是闽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抢救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下,泉州武术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研究认为,要实现泉州武术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与传承,应结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竞赛交流体系;结合当地的教育发展,建立健全民间、学校、社会相结合的传承体系;结合泉州武术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保护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武术产业化的意义在于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武术内容,丰富群众生活,增加就业岗位.目前我国武术市场初步形成,但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中高科技的应用,武术产业中的科技化程度仍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对策是在武术健身娱乐业、武术竞赛表演业、武术技能培训业、武术用品制造业四个方面加强现代科技的应用,进一步促进武术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60):15-16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可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武术热"。武术作为体育产业的先行者,几十年来历经几次发展良机,却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始终停滞不前,因其庞杂的体系、深邃的文化尚达不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逻辑化思维研究武术文化在武术产业化进程中的影响,探索出一条以武术文化引领武术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倡议协调发展竞技武术与健身武术。认为两年一度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的发展方向应具备健身娱乐、宣传教育、整合社群和社会集体意识及促进武术产业发展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王家忠 《巢湖学院学报》2004,6(3):113-115,118
本文通过对近二十年出版的体育科研刊物和各体育学院学报有关武术教学论文的研究,了解现今武术教学科研的状况,为今后武术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文献研究法、分析法为手段,对可查阅的武舞学术成果从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两个大类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对武舞是武术和舞蹈共同的源头这一命题的认识较为一致;少数民族武舞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巴渝舞,其他民族相对分散;武舞具象的研究较少,反映了研究者把握利用历史文献能力的不足;武术舞台剧和古典舞蹈复现成为武舞的现代形式;学位论文涉及的多学科视野与研究方法,为进行相关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传承于重庆市黔江区中塘乡向氏家族的武术为研究对象,对中塘向氏武术历史渊源作纵向梳理,归纳和总结中塘向氏武术的特征和价值。同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出发,重点关注中塘向氏武术的继承及生存状态,并对向氏武术在当下的传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竞技武术运动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竞技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从竞技武术概念及竞技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走向世界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武林秘籍”在武侠小说中频频出现,皆受瞩目,是武侠小说常见模式之一。“武林秘籍”模式导因于“武”,从“武林盟主”、“武林至尊”的区别中,可以发现在武侠小说中,武功是最关键的因素。“武林秘籍”的设计具有高超性、隐秘性、神异性、灵妙性、正宗性、道德性的特点,对小说的情节设计及推展具有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道家哲学、周易哲学、五行学说等3个方面论述中华古典哲学与武术的紧密联系及深远影响。提出要认识中华武术必须从哲学的层次研究武术思想的渊源,才能从本质上把握武术的文化特征,从而更好的推陈出新,促进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武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舞台艺术基本功。在作为综合艺术的戏曲、舞蹈中 ,对武打技巧和舞蹈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武术功能嬗变与武、乐的高度交融性分析着眼,提出了为武术套路“量身定乐”基本观点,并从健身、教学、体验中华文化、美学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为武术“量身定乐”的优势所在,最后强调了为武术“量身定乐”的设计思路及原则。  相似文献   

20.
沧州武术具有浓郁的华夏民族审美特色,也表现出博大繁复、刚健厚重、独特奇绝的地域风格.沧州武术的审美特质使其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在当下传统武术大众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其审美价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