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甚低频电波在各向同性地-电离层波导中传播时场量解算原理及其所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基于W.K.B方法与基于Airy函数方法的高度增益函数求解过程,对比了不同频率下2种方法所得相对相速度以及各阶模式之间的差异性,分析了叠加模式数、信号发播频率、电离层高度等对接收点场强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W.K.B方法适用于VLF的较低频段,而基于Airy函数的方法在VLF的中/高频段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王丽黎  杨红娟 《科技通报》2020,36(4):17-21,50
地基长波导航/授时系统是国家PNT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GPS、北斗等星基导航/授时系统在电磁干扰及物理遮挡环境下的重要备份系统,而传播时延的高精度预测是提高其导航/授时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对我国蒲城长波授时台信号进行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波信号沿地表传播时的时变特性,研究了传播时延与温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最小二乘法构建了长波传播时延随温度变化的时变模型。结果显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可有效提高时延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中波是广播电台中常用波段,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地面影响较大,因此可发射范围较小,通常在几百米左右,在海上通讯、地区性电台等短途广播中应用较广泛。在其应用过程中,中波电波磁场极易受其他因素影响而传播效率降低。其中,中波天线对其电波辐射以及场强影响最大。在应用时会降低电波辐射力度,减弱电波场强,使电波传输受到阻碍,不利于中波发展。为促进中波覆盖范围扩大,实现电波传输稳定性提升,需要对中波天线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电波辐射以及场强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BP神经网络模型存在的不足,采用PSO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权值,建立了公路软基沉降预测的PSO-NN模型.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PSO-NN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通过与实测沉降数据、BP神经网络模型和GA-NN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说明PSO-NN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本文的方法为公路软基沉降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预测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电离层风暴期,现存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预测方法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根据磁层ap系数和太阳黑子月均值作为风暴期训练序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预测新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比现有的预测方法(STORM模型和Cander提出的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短波广播电离层传输对于短波广播的主要形式,适用于远距离传播,但在传播后的短波通信效果不良,需要在发射前进行相关预测工作。本文着重探讨短波广播电离层传输及预测软件。  相似文献   

7.
赵权  李如晓 《科技通报》2012,28(6):125-127
根据灰色理论,建立了单桩荷载-沉降关系的GM(1,1,α)模型,介绍了运用灰色理论在有限的实测数据条件下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以及完整的荷载-沉降关系的方法。分析表明,预测结果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视广播是利用米波(简称VHF频段)和分米波(简称VHF频段)来进行的。而这种电波在电离层中的折射很小,它射入电离层后实际上不再折回地面,而且这种电波的绕射现象也不显著。这就是说,地上广播所能利用的只是在直视(视距)范围内传播的空间波,因此,大大...  相似文献   

9.
隶属单位。中国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改造、重组、联合、转制”的方针,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成立于1958年)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所(成立于1979年)于1996年3月12日合并而成。在基础研究方面,以“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离层物理青年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青年实验室”为主体,研究磁共振方法及其应用、原子分子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基础理论以及低电离层、中层大气观测;数学物理方程、数理统计、…  相似文献   

10.
以拓展供应链独立需求量预测方法和提高预测精度为目的,采用指数变换、优化灰导数和替代值修正等方法对GM(1,1)进行了系统改进,然后将其与马尔柯夫模型结合,构造了系统改进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经实测比较,系统改进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平均预测精度比传统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提高了2.1%.同时供应链独立需求量预测精度的提高对整个供应链的优化运行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会不同程度上受到无线信道的制约,以往中所使用的传播模型通常会将实际的传播条件进行一番简化,所以,在当前具有复杂性的城市环境下,模型的结果精确度极低。本文首先概述了无线电波的传播,其次,对无线通信电波传播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品具有附随扩散的特性,但鲜有将附随扩散模型引入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研究成果。传统的附随扩散模型由于未考虑参数的时变性将导致参数计算时的误差和预测精确性的下降,不利于指导快速发展变化的互联网企业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发展策略。结合传统的附随扩散模型,考虑创新系数和模仿系数的时变性,探索研究基于时变参数的附随扩散模型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品扩散机理。实证分析表明,时变参数的附随扩散模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产品的扩散特征,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预测产品发展趋势,制定发展策略,同时促进监管部门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市场竞争秩序进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双径模型出发,考虑对流层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建立VHF、UHF波段对流层无线电波视距内传播模型。以现有VHF、UHF波段模型,国际电信联盟ITU-R P.1546模型作为标准,对建立的双径模型进行改进和扩展。结果表明,改进的双径模型可以有效的预测传输损耗和最终场强,可以作为对流层中无线电波视距内的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4.
叶振军  张庆翠  王春峰 《预测》2009,28(4):62-65
本文首次将主微分分析这一新兴数据分析方法引入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在基于这一方法对时变参数Nelson-Siegel模型(N-S模型)背后机理进行分析的同时,将时变参数Nelson-Siegel模型推广到一个更广泛的分析框架下.然后,针对国内债券市场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给出了模型的参数估计,并对其样本外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多层递阶回归分析及其在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邦宪 《预测》1992,11(5):53-55,33
1 引言多层递阶方法是运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系统辨识方法而提出的一种数学预测模型,它摒弃了一般数理统计方法中的固定参数预报模型,而将预报对象系统看成是随机动态的时变系统。由于它充分考虑了动态系统的时变特性,对时变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而近年来引起了预测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然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多层递阶方法的预报效果有时很不稳定,特别是所选用的预报因子间存在较大的量级差异时,其预报精度往往比回归分析显著下降。进一步分析可知,某个预报因子相对其它因子  相似文献   

16.
采用长春市CORS、吉林省测绘局在长春市的GPS连续跟踪站以及IGS在长春设立的站点(CHAN)的数据分别对夏季和冬季的电离层进行建模。利用多项式模型对长春市区域电离层进行建模可以得到很好的精度,电离层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夏一雪 《现代情报》2019,39(4):3-12
[目的/意义]构建数学模型研究网络话题传播规律建模和预测问题,为深入研究网络话题传播规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定性分析网络话题传播的大数据特征、可量化性、可度量周期性、可预测性等特征,通过分析网络话题传播机理,构建网络话题传播规律的常态模型和衍生模型,提出划分网络话题传播阶段的一般方法,并据此研究网络话题传播趋势预测方法。[结论/结果]通过"雾霾"微博话题数据开展实证分析,能够较好地划分传播阶段并预测传播趋势,由此,根据本文构建的数学模型研究网络话题传播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企业知识员工间的知识传播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知识、高技术企业以及知识员工的本质特征,构建了解释高技术企业知识员工间知识传播的模型——知识场模型。模型中,知识员工是既接收也提供知识的知识源,所有知识载体都客观地散发着知识影响力,即知识场。两个知识源之间的知识传播效率取决于提供者的知识存量、知识场强、接收者的知识存量,其中知识场强是物理、心理与知识三维距离的函数。运用该模型,解释了高技术企业知识员工间的知识传播路径、方式、机制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高速列车车内噪声的产生机理及传播途径。探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参数选择及校验问题,以高铁线路试验中实测的车内噪声值来检验了车内噪声声压级预测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精确地估计甚高频无线电导航信号的覆盖范围,考虑民用航空飞行校验对导航台覆盖区边缘信号强度的限制要求,建立航空导航业务传播预测模型,通过对甚高频无线电导航信号的传输损耗精确计算场强并求得覆盖边界。本文利用国际通用标准大气,陆地中纬度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统计传播测试信号数据以及实际的飞行导航数据和对该模型进行计算,有利于降低甚高频无线电导航台覆盖范围预测中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