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往往通过彼此之间相关联的地方,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使无形为有形,给人以生动、具体之感。《大纲》中对小学生作文要求明确指出:在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逐步做到“要有具体内容”。为了使学生作文写具体,平时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按不同类型对学生进行序列性的片断训练。即按如何把景写具体,如何把物写具体,如何把人写具体,如何把事写具体的序列训练。在把景和物写具体的序列训练中,我们注意指导学生用“联想法”把景和物写具体,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写人叙事不具体的毛病。主要原因有:一是小学生接触事物少,观察能力差;二是作文尚未入门,不懂文章表现手法。因此,要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其次,是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适当地教给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下面就写作方法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一些。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两条最基本的训练要求是“要有具体的内容”、“要注意前后连贯”。前者指作文要有物,后者指作文要有序。“要有具体的内容”,是作前指导中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大部份学生练习写作最困难的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因此,作前指导怎样启发学生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了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学生作文的内容广泛,一件事、一个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 ,“把内容写具体”是一项基本要求 ,而大部分学生习作中最困难的就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特别三年级学生。因此 ,在作文指导课中启发学生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几点有效的尝试。一、“看一看”再写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大关心 ,熟视无睹 ,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去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第一单元的作文教学中 ,我就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悄悄话》 ,先从图的名字或人物的表情等几方面来观察 ,然后再把观察…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基础的书面表达训练,要写好一篇文章,要从基础的训练开始。所谓基础的训练就是指导学生去感知事物,就是全面地、细致地、运用包括视觉器官在内的一切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而不单是会“观察”。学生写的文章,往往不具体、欠生动,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方面做得不够。在这方面加强了,小学生作文就会具体、生动起来。下面试举教学一例: 我问:同学们吃过苹果吗? (都说吃过)请大家尽量形象地写出苹果是怎么样的。结果,有的学生单一地在苹果的颜色上兜圈子,有的学生笼统地写出了苹果的形状。  相似文献   

6.
李青 《新疆教育》2012,(11):165-165
《语文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7.
作文训练要指导学生写具体银川市教科所王凤英写作文"要有具体的内容",这是大纲对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纵观小学生的作文,大都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呢?一、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8.
指导学生作文写具体的五种办法赵淑珍,邓淑君,唐国政作文要“有具体内容”,这是《大纲》对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小学作文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通病。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纵观五、六两册教材中作文训练的要求,不难发现:尽管各次训练的内容不一,但在要求上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内容要具体。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呢?一、观察积累,丰富“写具体”的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周围事物及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0.
作文“要有具体的内容”,这是大纲对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纵观目前小学生的作文,不少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借助课文,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借助课文,帮助学生弄懂何谓文章的“具体”。课文中的...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有具体内容”是一项基本要求,而大部分学生习作时最困难的就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因此,在作前指导中启发学生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为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在作文教学的实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指导时,可根据学生在感知事物、知识水平、理解表达诸方面的差异,实施异步作文,把作文指导定在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独创性是人类思维的普遍品质,小学生也不乏求异思维的萌芽,所以对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照叶老所说:“让学生自己探索,独立实践,独立解决问题。”把学生的思维训练放在作文教学主导地位,启发学生不但会列提纲,且能活用提纲,提倡多种组合,达到一材多体,一体多文。这样学生思路清晰而开阔,既训练了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仿、补、续、改、扩、套、引”的方法,联系课文指导写作,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途径。既能使学生有话可写,激起写作兴趣,又能训练学生掌握不同形式的作文技巧,开拓想象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具体作法是: 一、仿。如学了《再寄小读者》和《读书笔记一则》后,把写回信和写读书笔记结合起来训练,指导写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小学低段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看、读、说、写的能力。一、看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基础。要抓好低年级作文启蒙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看是说话、写话中的必备条件。学生只有通过看,才能说得出、写得好。要使学生对事物观察细致,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看什么,怎么看。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小学九义教材四册123页中说话、写话训练时,…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可塑性极大。教师教学作文,同时也在教学生做人。教师要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坚持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叶圣陶语)。那么,教学中如何做到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呢?一、指导观察,认识生活当前,学生作文中仍存在这样的现象:一写同学的外貌就是“苹果似的红脸蛋”、“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写天空就是“晴空万里,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学生作文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作为学生作文最重要的能力———观察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训练。小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事物的认识,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空洞雷同…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要把作文“写”具体,我认为在动笔之前有一个重要环节,即首先要“说”具体.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见“说”是“写”的前提,也是“写”的基础.一般情况下说得好也就能写得好,说得具体也就能写得具体.下面谈谈我训练学生“说”具体的两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一篇作文的形成过程,往往是对某一事物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过程,作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一、从观察入手,指导学生认识周围事物。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知开始的,而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过程。是人对现实对象直接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儿童要写所见所闻,经历过的事,必须要对周围的事物有所认识,而要认识周围的事物,必须要从观察入手。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三年级的一堂观察作文指导课,是写“一串红”,  相似文献   

18.
小语《大纲》中把“内容具体”作为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写具体既是小学生在写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学生在作文时往往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较快的提高。一、充分发挥教材中文章示范性作用,为写具体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可供学生学习的地方很多。为了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范文在叙事写人和写景状物等方面,是怎佯写具体的。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第二段,写了五位壮士痛歼敌人的壮烈场面。教师在  相似文献   

19.
《大纲》强调,“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要求学生逐步做到“有具体内容”,克服当前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通病。如何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 一、积累素材,为学生“写具体”提供丰富的表象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发挥电教优势激发写作情趣广西南宁铁路第一小学战淑芬第八册基础训练一的作文训练题是写一篇观察作文:记一处景物。教材的重点是把观察最细、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过去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此项训练时,都是先带学生观察,然后到课堂上指导怎样写,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