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侯慧 《考试周刊》2012,(69):149-150
新课程改革中把新课程目标的重点定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探讨通过合理构建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延伸课堂空间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不断强调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为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够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当前人们十分关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也成为了教育界不断探讨的热门话题。数学知识是思维的结晶,创造力的核心。想要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3.
陈娟 《考试周刊》2009,(46):166-16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思路顺利地实施,问题意识是基石,课堂提问是关键。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如果精心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可以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所面临的紧要任务;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工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地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就是人才的主体性特征的展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只有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所创新,才会有创造的体验。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是课堂的统治者,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无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和独立个性的人,把课堂当作教学的演艺场,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课程背景下,新的课堂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新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质疑。要想让我们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适应个性的发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只有通过创新的办法来实现。教育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支撑。课堂教学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要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抓好课堂教学。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作为历史教师,面对新  相似文献   

7.
创新精神是《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重要理念。本文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创新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创造性的过程,只有教师具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巩洁 《甘肃教育》2008,(19):14-14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作为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肩负着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历史使命。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培养出千千万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真正实施起来,才会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全新的视野、全新的感受、全新的启迪.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学科教师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近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在新课程理念导向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曹香华 《成才之路》2009,(15):60-60
新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同时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行路径与方法的背景下,研究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的是回应现阶段我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的,探索形成适合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逻辑与可行路径。结合中职教育在层次和类型上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包括四个维度:课程建设实现结构性融合、课堂教学实现过程性融合、实践平台实现功能性融合、机制建设实现长效性融合。针对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项目难找”“创业难成”现实困境,中职学校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升级师资队伍、打造实践基地、完善支持机制的实践路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产品的多样化,作为主要技术人员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注重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问题质疑,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灵活解决实训中实际问题,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此结合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针对性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本文基于高职高专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实践,进一步探究专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手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数学创新性教学是以数学课程内容为载体,以创新性数学教学活动为中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根本目的的教学。它具有最大创新可能性和最大生成性的基本特征。实施数学创新性教学有四条基本原则:氛围的宽松性、思维的主体性、时间的等待性和评价的激励性。常用基本教学策略有:创设典型性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和引导知识的整合与分化。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的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国外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级各类人才是当今教育的宗旨.本文从教师因素、同伴因素、学生自身因素三方面对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冷冲模设计与制造是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课程改革要结合创新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对该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角色转变、实践环节)以及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摸索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出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公共关系课程案例教学具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学识技能与积极情感的自主生成以及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等积极意义,高职公共关系课程主要采用讲授式、讨论式和模拟式案例教学三种类型,不同类型可分别进行即时更新模式、课堂组织模式、过程获得模式的案例教学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