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梦敦煌     
吴昊 《报林求索》2012,(8):44-47
<正>"很长一段路的路面下陷达6英尺深,也不知走过了多少牛车和驼队才把这土路踏成这个样子,可是这却是经住了几千年沧桑的古路。"——斯文·赫定敦煌史称沙州出敦煌火车站,站前的一个个身姿曼妙的妙龄女子塑像最能吸引游客的目光与镜头,这些形象取材于莫高窟壁画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周松 《历史档案》2022,(4):60-68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降明的“达军”与汉军一同驻扎在沙州屯田,但事实上明朝始终没有在沙州地区驻扎过军队,两相矛盾。结合明初汉译蒙古文献、地方志,分析洪武朝西北番卫与明朝的关系,最终可以确定,“沙州”应为“鸣沙州”之脱误,降明“达军”的驻扎地在宁夏,而非敦煌。在运用理校法勘订《明实录》的错误、恢复历史记载原貌的同时,这一结论也为明初宁夏“归附人”来源找到了新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南枕祁连,襟带西域;前有阳关,后有玉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汉代起敦煌就是辖六县之郡.东汉大家应劭称:"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两千年后的今天,这一"繁盛大地"以其拥有的举世无双的石窟壁画艺术、藏经文物而成为人类最伟大、最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在异彩纷呈的人类文明史上,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并自成体系,它们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巾国文化.这些文化都在敦煌交汇过.敦煌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  相似文献   

4.
在敦煌宝藏发现之初,人们对遗书中各类写本的题记就予以了足够的重视。伯希和向胡适说他当时挑选敦煌经卷的三个标准,其中之一就是看有无题记可供考订。一九三六年,许国霖采用北平图书馆所藏敦煌写卷编成《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胡适作序称收录的四百多条题记"是一组最有趣味又最有历史价  相似文献   

5.
归义军时期公元842年,因赞普达磨死后无子,吐着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力量大为削弱。敦煌人张议潮乘机“阴错豪俊”,于大中二年(848)率众起义,收复敦煌、晋昌二郡,接着又陆续攻占伊、西、甘、肃、兰、都、河、廓、泯等九州,“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敦煌遗书《张淮深修功德记》),沦于吐着的河西大片土地和居民重归唐朝,多年受阻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唐朝在沙州(敦煌)设归义军,任命张议潮为节度使、河西陇有十一州观察使。从此,敦煌进…  相似文献   

6.
<正>结婚证书是由国家婚姻登记机关颁发,确立夫妻双方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律文书。据黄永主编的《敦煌宝藏》记载,至今可考的婚书,为敦煌发现的婚书程式。男家礼请的称"通婚书",女家许诺的称"答婚书",正书之外又各附"别纸",正书多为虚文套语,而别纸则写具体内容,如主婚人与定婚人的关系,男女名字及年龄,求婚及许婚的表示。婚书一旦缔结,既得到民间的认可,也具有了法律效力。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社会进步的痕迹深深地  相似文献   

7.
目前,英藏敦煌遗书S.10264被多家书录题名为"失名道书",如四川人民出版社<英藏敦煌文献>将敦煌遗书S.10264定名为"失名道经",并收录于第十二册,归类为"汉文非佛教文献".[1]  相似文献   

8.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敦煌脱离吐蕃统治,重回大唐怀抱,敦煌高僧悟真等奉命入京奏事。在京都长安,与"两街大德及诸朝官"诗歌酬唱赠答,现存敦煌遗书S.4654《赠悟真等法师诗抄》等保留了这一历史遗迹,但以往研究争议分歧较多。其诗歌文本为传世文献所未见,成为敦煌与中原文学交流的重要史料,同时折射出光复后的敦煌与大唐中央政权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围绕南京栖霞山发现的一幅“飞天”壁画,两家媒体在报道中唱开了“对台戏”。《××晚报》说《中国发现“东敦煌”》,《××日报》则称《专家质疑“东敦煌”之说》;《××晚报》称《国际学者盛赞“东敦煌”》,《××日报》马上来个《考古报道莫炒作》;《××晚报》紧接着以《既不可夜郎自大,也不应妄自菲薄——专家细释“东敦煌”》、《“东敦煌”为何长期遭冷落》“辟谣”和反诘……一时间,关于“东敦煌”的“争论”变成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月27日,《新闻报》为一本新书作了个整版广告,这在上海书业界是罕见的,因而引起了小小的波澜.这本书就是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四十大惑》.广告称其是"98第一奇书"、 "第一部在丹麦上网的中国长篇力作"、"《四十大惑》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第一部'全息现实主义'代表作的诞生!"读完这些广告词,嗜书如命的我放下报纸,冲了出去,到最近的书店买了一本, "奇书不可不读".  相似文献   

11.
武威威武     
吴昊 《报林求索》2012,(8):38-39
<正>"路两边犁过的地里,有时竖着一大块冰,人们告诉我们,这是表示祈求上苍,保佑丰收。"——斯文·赫定武威史称凉州,距敦煌830公里这片土地曾是"襟带西蕃,葱右诸国"的河西走廊大都会。原先的凉州,现在的武威,判若两城。  相似文献   

12.
姚燕婷 《东南传播》2021,(12):80-82
既有关于媒介记忆的研究注重探究媒介如何形塑集体记忆,但较少关注媒介给受众带来的记忆实践,本文通过对"云游敦煌"小程序的考察,讨论了其作为记忆建构者和记忆内容承载者的双重角色对记忆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作为记忆建构者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主要通过各类时间符号的"复刻"以及多维阐释壁画内涵的叙事路径来书写"中介化记忆".作为记忆内容承载者的"云游敦煌"小程序通过一系列看似个体化的互动项目,给受众提供了充满家国话语、自我意识的记忆实践,并由此成为唤起受众关于敦煌特定文化记忆的"记忆之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英国黑水城文献实物的现场考察,提供了流失英国、法国的古代西夏文木活字印本和泥活字印本及从未发现的装帧形式,以及元代松江僧正管主八为沙州捐施佛经的新材料。对于活字印本的历史、书籍装帧史和元代初期沿海佛教和敦煌佛教的交流,进行了个案的分析,以新的视角对未经开掘的西夏文献搜集整理进行了追寻和探讨,为今后西夏文献的研究做了一定的基础工作,有利于促进国内对西夏文献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1900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敦煌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这一发现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很大震动,并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显学--敦煌学.  相似文献   

15.
著名学者陈寅恪曾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本世纪初,敦煌文献大批流失海外,我国学者痛心疾首.自此,国内学者想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需到国外搜集有关资料,但常常遭到拒绝.  相似文献   

16.
从新疆归来进入甘肃,有两处景点没有不去的,一是敦煌莫高窟,二是嘉峪关。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关卡。关城始建于  相似文献   

17.
童话张掖     
吴昊 《报林求索》2012,(8):40-41
<正>"……但有几条街的风景很别致,房屋画栋雕梁,很是精致。城里有几座颇具规模的庙宇,有一座叫大佛寺,里面有一尊身长40步的卧佛。"——斯文·赫定张掖史称甘州,距敦煌586公里"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曾被称为甘州的张掖,富庶安乐,甘肃省名的"甘"字就由来于此。  相似文献   

18.
<正>锦屏文书,原称"锦屏林业契约",是指明清以来,我国西南地区以贵州省清水江流域锦屏县为中心的侗、苗少数民族,在长期从事混合农林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反映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关系与历史面貌的原始记录。2005年以前称"锦屏林业契约",其征集的范围仅以反映林业生产方面的契约文书为主要内容。"锦屏文书"是继"敦煌文  相似文献   

19.
6月29日,敦煌市档案局在敦煌市市政广场举办"敦煌·兰台印象"图片展,敦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宋锦霞对"敦煌·兰台印象"图片展开幕式致辞,副市长苟小卫宣布"敦煌·兰台印象"图片展开幕,敦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翟福林、市政协主席边振国、副市长苟小卫、市政协副主任李科为图片展揭幕,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市民群众、主协办单位负责人及全市档案工作者等共计386人参加了开幕式,发放资料1200份。  相似文献   

20.
正1900年6月22日,敦煌,一座沉睡千余年的石窟"訇然中开"。"敦煌遗书",作为近代古文献四大发现之一,让众多学者顶礼膜拜,令无数国人五味杂存!王圆箓:毁誉参半的敦煌守望人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光绪初,王圆箓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后出家做道土,法号法真。一日云游敦煌,急呼"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乎"。1892年,年近不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