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文化反哺"现象越来越普遍,青年"文化反哺"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传承方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首先对"文化反哺"现象作了简要介绍,然后在分析青年"文化反哺"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青年"文化反哺"对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反哺"……人类社会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隐而不显。  相似文献   

3.
万晖  孟繁  吕伴 《华章》2009,(10)
在当代疾速的文化变迁的社会背景下,"文化反哺"现象得以出现并且得到发展."文化反哺"是一种反向社会化过程.它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承模式."文化反哺"的主体是青年人群,这样的一种文化传输模式对传统文化发展和继承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这样一个背景,通过对"文化反哺"特点及其作用进行分析思考,从其激励功能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背景下对"文化反哺"现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课程背景下"文化反哺"现象出现的成因 何谓"文化反哺"?著名学者周晓红教授认为,它是指在文化承传中,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当今数字化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社会学角度看,"文化反哺"是一个"反向社会化"的过程,即传统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青年社会化中的"文化反哺"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同时对父辈进行着"文化反哺":青年对社会的新器物的使用和新潮流的了解上拥有优势的"话语权力";青年在日常生活层面影响着父辈的行为取向;青年在价值观、人生观上"反哺"父辈.文章立足于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急剧变迁的社会大环境是"文化反哺"现象发生的社会宏观背景;青年同辈群体的交往、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是青年"反哺"能力形成的主要社会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反哺"是当今多元社会中形成的一种逆向的文化传承现象,网络的发展使其愈加普遍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挑战着教育者的权威和教育的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对文化反哺的挑战做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文化反哺又称后喻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请教,学生给老师解决问题等现象也属于文化反哺现象.文化反哺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很常见,但自从使用了互联网辅助教学以后,文化反哺才引起老师们的关注.那么,文化反哺对中学物理教学又有哪些影响呢?文化反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社会化是人类文化的积累、传递和延续的过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反哺"现象,这是反向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反哺"现象对于增强青年的主体意识、规范青年亚文化、推动青年社会化的进程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采取客观的、科学的方法来应对这一现象,以推动青年社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冲击,代际现象的加剧,是导致文化反哺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文化反哺的作用,认识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强化学生认同,构建一种动态、开放、多元、互动的学校文化,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家庭文化反哺能弱化亲子代沟,增进亲子感情沟通,实现家庭融合。长辈从子代那里获得先进的观念与技术,增强了他们适应时代和社会生存的能力。无论是身为亲代的父母,还是身为子代的青少年,处在信息技术飞速变革的当下,都非常有必要正视"家庭文化反哺"现象,更有必要把"反哺"荣耀接力下去。  相似文献   

11.
浙江卷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12.
匡维  杨杰 《文教资料》2009,(23):207-208
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预示着后喻时代将要到来,在这场社会文化变迁当中,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高等教育必然会受到影响.本文立足于文化反哺基础之上,探讨了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高度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文化反哺现象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反哺现象的产生 ,必将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思想观念 ,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方式。以文化反哺视野来重新审视目前业已存在的师生关系 ,并试图在文化反哺意识的支配下建构一种崭新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就是“面向未来的、民主平等的、合作互动的、积极创新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迁,“文化反哺”日益凸显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本文在对“文化反哺”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探讨其产生的社会渊源,并尝试提出“文化反哺”对当前成人教育发展的启示,以期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反哺与代际传承模式的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丹  蔡磊 《文教资料》2005,(28):50-53
近年来传统的由父及子、父为子纲式代际传承模式受到了挑战,亲代开始失去天赋教化者的地位,扮演起被子代教化的角色,子代施教于亲代、影响亲代的“文化反哺”现象正成为亲子关系的新模式。本文拟从内容、影响因素及态度三方面对“文化反哺”现象进行归纳、研究,探索文化反哺之于代际传承模式更新的意义,揭示社会变迁对代际传承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摘要:“文化反哺”是当今多元社会中形成的一种逆向文化传承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学者们对“文化反哺”现象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要启示。“文化反哺”能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观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传统纵向传递式的代际关系受到了猛烈冲击,网络使文化传递方式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从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文化反哺"现状和"文化反哺"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寻求一种符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江菲 《考试周刊》2012,(51):31-3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加速,"文化反哺"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在对"文化反哺"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农村学校的"文化反哺",并且分析了农村学校的文化反哺功能,最后提出了农村学校文化反哺的途径,以期对我国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视角下,文化反哺现象日益凸显,给我国传统教育和教师的权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探讨文化反哺的内涵、成因及其作用有助于学界真正通过相关的理论思考,探讨出教师权威的价值转变与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新媒体环境下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与父母代群在文化认知方面的代际差异及中华文化反哺情况。在当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认知上,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与父母代群存在代际差异,表现在认知途径和认知方式两个方面。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对父母代群存在同质性的中华文化反哺现象,不受父母代群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收入和居住地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华裔代际间的文化反哺,意味着家庭互动模式在中华文化传承方面的转型。这种良性双向沟通模式与华裔代际之间的亲子关系相互促进,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反哺效果。同时,在文化反哺的过程中,亲子关系得到巩固和加强,推动了新型华裔代际传播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