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地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思考、发现,不断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活动最大的平台就是数学课堂,而新课程理念之下的数学课堂又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探究营造动态生成性课堂的策略有利于使数学课堂回归正途,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动态生成”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和“预设”是相对的.在数学课堂中,许多时候学生的语言、做法都不在教师的控制之内,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仍旧照本宣科的话,就会丧失很多珍贵的生成资源.而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时机,适时引导.那思维火花就有可能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产生.因此想要营造出一个动态的数学课堂就需要教师掌握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灵动而美丽的动态过程。不仅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案,预设学生,以灵动的教育驾驭课堂上的各种生成,对学生进行胸有成竹的引领,还需要教师"以生为本",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以开放课堂的教学理念及时抓彩,让课堂生成向纵深推进,营造无法预设的美丽。该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预设与动态生成进行了分析,旨在打造本真而有效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课前进行教学预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课堂生成是新课改的重要形式.新课程改革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互动,这就决定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有教师的课前预设,更要有课堂上师生即时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点,生成是预设的机变,数学课堂教学应在精心预设下促进生成,让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既需要进行充分的预设更需要很好的促进生成,利用生成。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前进行充分的预设以促进生成.又怎样通过生成完成预定目标实现课堂之精彩,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进行目标分层,课堂活动需要分步递进设计.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教师要在"以学定教"过程中做到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开展有效教学,做到教学分步递进、分层达标.  相似文献   

7.
薛秋萍 《考试周刊》2012,(87):65+38-65,38
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静态表现,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叶清莲 《成才之路》2012,(24):61-4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预设与生成是其核心理念之一。精彩而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课前做好精心预设。而预设和生成是相伴产生的,只有以预设促生成,才会让课堂更富有活力,而且有效的预设能让数学课堂变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和信息,凭借自身的数学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互动交往、知识迁移、尝试探究、质疑问难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精心预设,要深研教材,全面分析学情;要预设教学方法,促进高效课堂;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巧妙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同时,教师还要在课上巧生成,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机智地活用预设,为精彩的生成扬帆导航.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的生成性.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任意地开展教学活动。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认真备课、精心预设.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欲使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促进知识生成、认知建构的作用.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和对生成的驾驭。而在预设与生成之中找到结合点,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动态生成的课堂.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决不能只依靠预设.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变化,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组织适合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活动,并及时将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转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交流、合作,学会探究。理念的转变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随之改变。教学是有规律的,课堂需要预设;教学是动态的,必然会生成。如果课堂没有预设,就不会有生成。课堂的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完成的。因此,一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课前预设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中的生成有不可预测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精心预设,又要关注生成.要有效地利用生成资源,合理调控课堂进程,努力营造一个精心预设与精彩生成和谐统一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同一情境中的不同策略会在课堂上展现出不同的场景.即使教师在备课中预设得再充分,也难以全部预料到课堂中生成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细节.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课堂中抓住不断生成的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预设的思路诱发课堂生成资源,也可以巧用意外与错误所生成的资源因势利导,还可以通过体验使课堂生成资源延续。如果合理巧妙利用这些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就能给课堂增添意想不到的精彩。一、灵活预设,亮出精彩教学活动是复杂多变的,需要教师课前周密的策  相似文献   

17.
从案例看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已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当课堂偏离了预设的轨道时,教师要运用智慧.即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促进有效生成.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思考、发现,不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许少芸 《时代教育》2009,(11):257-257
以预设促生成,以生成完善预设是新课程改革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结合数学解题教学实践,对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教师别具匠心的预设可以促成预设性生成,在课堂中捕捉学生思维的灵动点,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预设性生成得到升华,从而创设丰实而灵动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刘明霞 《小学生》2013,(7):75-7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逐渐趋向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教学预定效果,就要做好预设以及生成间关系,活跃课堂教学,成功预设数学教学方案等。本文对当前数学课堂遇到的困扰,针对预设与生成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