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指出,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起重大作用,影响二语习得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等。恰当的英文影视片段能帮助学生扩充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内涵,增强学生自信;有利于训练听说能力,减轻学生焦虑。  相似文献   

2.
克拉申输入假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语教学和外语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输入与情感因素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克拉申的“输入”和“情感过滤”假说.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和高职生的心理、学习特点,并探讨了“输入”和“情感过滤”假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依据克拉申的“隋感过滤”假说,本文探讨情感策略一克服焦虑、鼓励自己、控制情绪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以优化听力教学,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情感过滤假说"下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证明了二语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它给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即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的情感状态,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其树立自信,降低外语学习焦虑,保证低情感过滤,从而使外语学习可以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5.
斯蒂芬·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对二语学习者和教师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但克氏对情感过滤网形成因素的解释并非全面。信任度也是一种情感因素,并直接影响过滤网的厚度,应被视为除动机、自信、焦虑外的第四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联系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解释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在外语学习中,缺乏动力,自信心不足,焦虑程度都将成为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心理阻碍。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监控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最全面,最可接受的一种理论”。克拉申“监控理论”的核心是五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相似文献   

8.
语言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监控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最全面,最可接受的一种理论”。其核心是五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distinction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hypothesis)。克拉申试图以情感过滤假说来解释为什么学习者的学习速度不同,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也不同。按照克拉申的观点,接受可理解…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五大假说”,即习得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根据情感过滤假说,情感主要在学习动机、自信心、焦虑等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该假说来提高外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则是我们外语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拟以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尝试性地将情感过滤假说与外语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理论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陈倩 《文教资料》2014,(6):192-193
本文通过对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中三个情感变量,即动机、自信和是否忧虑的认识。结合高职英语教与学的特点,探讨其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和营造愉快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