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湖北省孝感市的35所农村中小学的200位体育教师和200位学校体育学科领导进行研究。探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考察不同性别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提出改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满意度的相关策略和建议。研究表明: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报酬和福利待遇、职业认同感、学校规章制度、组织气氛、体育工作环境。总体而言,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普遍低下,5个工作满意度水平高低依次为组织氛围、体育工作环境、学校规章制度、职业认同感、报酬和福利待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现状不容乐观,并且体育教师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建国 《体育与科学》2011,32(5):111-115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的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差异、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六个维度和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总体、平均及Pearson相关系数,发现高校体育教师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教学环境和薪酬福利满意度较低。提出:建立"评聘结合、动态管理"的管理体制,为高校体育教师营造合理的职业发展空间;创新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倡导"教研结合,以研促教";建立体现公平性的高校体育教师薪酬待遇机制。  相似文献   

3.
王全军 《体育科技》2011,32(1):105-110,122
采用调查法对河南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学历、职称、性别、学校的高校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工作环境与工作回报满意度最低;其次是对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与晋升满意度较低。不公平的考核与待遇正在消磨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焦作市中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198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焦作市中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工作满意度等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论述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提升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为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职业倦怠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满意度较高,尤其是对自身特长、工作氛围和人际交往方面非常满意;职业倦怠水平不高,但是情绪衰竭较严重;职业满意度中的进修发展、自身特长对职业倦怠具有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量化理论Ⅱ类,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个体特征及其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模型统计分析,发现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水平普遍较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概述等方法,对新建本科院校中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结构不合理、科研水平较低、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合理引进人才、适时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后培训工作、做好师资队伍的长远规划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国6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结果:人数总体不足,师生比例失调;中青年教师占多数;本科学历占多数;具备高级职称的较少;科研水平总体不高;大部分人对工作现状持满意态度;大部分人希望有脱产进修机会;多数教师对自我发展规划不明晰。结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教师队伍较稳定,对业务素质提升愿望急切;在教师数量、学历、职称、科研、继续教育及自我发展规划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工作环境、报酬与福利待遇、学校考核情况及与领导工作关系满意度较低,与同事关系满意度较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便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当前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中学体育教师存在着专业水平不高、技能有限等问题。研究认为高校体教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加以改进和调整,使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能更好培养出适应于中学体育发展的合格体育教师,以期为高校体教专业科学地设置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我国高师体育院校众多,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课程设置不尽一致,通过对多所高师体育院校的术科教师进行调查与访谈,整合资料,提出一套统一的课程设置参考表。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统计分析法。结论及建议:高师体育院校课程设置有多方面的参考依据,但必须以人为本,首先应该考虑到体育术科教师自身知识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3.
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堂氛围普遍低沉,学生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是体育院校健美操教学的当务之急。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山西省几所含有体育院系的师范类高校的健美操普修学生进行调查,主要从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对健美操普修课堂氛围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营造良好的体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课堂氛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为相关部门制订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显示: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目前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情绪衰竭相对突出;职称、学校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在职业倦怠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性别在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与实现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体育教师的理想素质结构以及实现途径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等三方面的要求。高等院校需要通过建立严格的教师聘用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有效激励等途径来构建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对湖南部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12名湖南部分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体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较其它专业教师,在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行为,也较多地受到职业条件、职业社会地位、职业专业选择宽度等因素困扰,这是影响其“敬业心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罗建达 《体育科技》2004,25(3):82-83
采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玉林市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 :玉林市城镇中学及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在数量上基本满足要求 ,但是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 ,而且教师队伍不稳定 ,流失较多 ;城镇小学和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的数量还不能达到要求 ,兼 (代 )课体育教师较多 ,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专职体育教师缺额严重。建议应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缓解高校体育教师工作压力为目的,采用样本调查、查阅文献、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全面、系统的调查,充分阐述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压力状况,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与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缓解其工作压力的相应对策:高校体育教师应学会识别各种压力,并对各种压力作出正确的反应,同时高校应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规划并促进体育教师的职业成长,以构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对杭州市30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专职体育教师及部分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校长、教导主任,从教师工作量、学校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制度、与其他学科相比经济报酬和在学校的社会地位、职业满意度和身心健康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负荷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体育教师到校时间早,离校时间晚。60%的小学体育教师每天在校时间9h以上,27.5%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校时间10h以上。100%的中学体育教师每天在校时间在9h以上,64.8%的中学体育教师在校时间10h以上。31.7%的小学体育教师、60.2%中学体育教师每周平均到校加班半天的时间。体育教师的平均周课时数小学19节,中学17节。中小学体育教师除课堂教学外每天还要承担大量的学校体育常规性工作,参与学生管理和从事学校其他杂务,在校工作时间长。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负荷比较大,工作强度大,身体疲惫,大部分体育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及时合理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从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