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实现融资方式的创新,即融资重点主要由实物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专利证券化融资则是一种可取的日益受到重视的融资方式,它以专利许可收益权为基础发行资产担保证券,为企业融通资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主要运用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专利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及其特征,资产选择以及转移问题,以期对我国专利证券化的理论研究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专利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代表着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从实物资本转向了知识资本,是金融证券领域的重大创新。本文以美、日进行专利证券化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分析了专利证券化过程中的种种潜在风险,进而分析了我国现有国情下开展专利证券化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将资产证券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新型融资工具,从融资成本、破产成本、代理成本、信息成本、权益资本收益率、可持续增长比率等角度系统地论述了资产证券化对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效果,并通过建立模型进行了直观的说明。最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企业资产证券化对解决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企业融资困境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专利资产证券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专利资产证券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证券化技术可广泛运用于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从而形成专利投资信托、专利质押贷款证券化和专利许可费证券化.目前,可行的模式是专利许可费证券化.我国企业可根据专利利用状态选择不同的专利资产证券化类型.  相似文献   

5.
专利池在知识产权融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专利池质押融资、专利池信托计划、专利池资产证券化三种专利池资本化路径进行讨论,分析三种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由于我国专利转化率低,仅10%左右,导致专利价值不稳定。因此,对三种专利池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担机制进行设计并分析,为企业融资选择以及实现专利池资本化的实施和转化提供保障,促进知识与资本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高校的一个重大难题.资产证券化作为现代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手段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性.高校利用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对于其它的融资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融资的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提出了高校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实施思路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国内以专利为标的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发展,在总结国内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典型模式的基础上,从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债权、专利许可3种证券化模式出发,选取能分别代表上述3种模式的第一创业-文科租赁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平安证券-高新投知识产权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和兴业圆融-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金支持专项计划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并从项目的运作模式、运作流程和关键要素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科技型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融资切实可行且必要;同时提出在对知识产权进行转让时应特别关注真实销售的界定标准,作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必须是权利边界和状态清晰稳定、权属明确且能科学评估价值,是多层次的差异性知识产权,以及需要注重采取信用增级措施提高基础资产的质量和信用等级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资金短缺问题制约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利实施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而专利证券化能够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专利成果转化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本文从专利证券化质量评价角度入手,构建了包含法律、技术、经济、专利客户和证券化交易结构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专利证券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新三板市场拥有专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测度证券化的专利资产质量,有助于高质量的专利资产通过证券化进行证券融资;通过采用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方法对专利证券化的质量进行定量评价,验证了这一测度方法在专利证券化质量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重要的衍生融资工具,证券化的衍生性加剧了其财务风险。因此,区别于前期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式,由M公司资产证券化过程分解,探讨了企业资产化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并从企业与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70年代 ,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兴起 ,目前已成为国际流行的融资方式。通常人们所讲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 ,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化 ( MBS)和资产支持的证券化 ( ABS)。对企业来说 ,应收账款证券化能够实现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的目的 ,受资金供给方的直接约束也较少 ,因此在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成为ABS的重要内容。1 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基本交易结构及特点应收账款证券化 ,即企业将应收账款汇集后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特设机构 ( SpecialPurpose Vehicle:SPV)注入 SPV的资产池。经过资产重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运用专业化分工理论分析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指出分工发展和交易效率的改进使中小企业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成为可能。通过对我国法律、制度环境的分析,认为可首先采用担保和信托方式作为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结构、信用提高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专利证券化是实现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重要途径.专利许可费收益权证券化是以专利许可费的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的专利证券化."兴业圆融—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中国首个采用双重许可模式的专利许可费收益权证券.以此为例,对其采取双重专利许可模式的专利许可费收益权证券化产生的相关风险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专利许可费收益...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地解决西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短缺问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本文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基本内涵、结构特点、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资产证券化在西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运作的具体办案设计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SPV是整个专利资产证券化成功的关键。简要论述了SPV的特性,借鉴国外专利资产证券化SPV的选择原则,对我国专利资产证券化SPV的组织形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析资产证券化在高校融资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的融资方式以及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和现实意义,提出了高校资产证券化的设计思路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因此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是破解融资难的创新方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组合资产的选择进行分析,并着重运用资产组合理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资产组合构建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信用增级是资产证券化过程涉及的一个主要问题.所谓信用增级,是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发行证券的信用等级,确保发行人按时支付本息的一种行为.其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高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级别,吸引投资者;二是能够降低融资成本.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发行前一般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信用增级.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是指企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将其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并据此发行证券筹措资金的过程和技术。在我国看来,究竟是延续国外流行的做法,通过设立SPC的方式进行,还是采用信托模式,利用信托结构本身的设计来进行,更能体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9.
电力资产证券化在电力建设融资、盘活流动性差的电力资产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力资产证券化现状的分析,及对各国资产证券化实践的介绍,提出我国电力资产证券化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梁钧  黄智猛  黄培清 《预测》2000,19(1):60-62
1 引言资产证券化在国外使用相当普遍 ,是当前颇为流行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美国是最早进行资产证券化 ,也是资产证券化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资产支撑证券总余额高达 1.6亿万元美元 ,资产支撑证券市场已成为美国仅次于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证券市场 ,远远超过股票证券市场。目前美国有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和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支撑证券来提供的。除了美国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发展也是极为迅速的。欧洲 1986、1987年两年发行的资产支撑证券总量仅为 17亿美元 ,而到 1994年一年的发行量就达到了 12 0亿美元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