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高三复习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将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维呈现出来;让学生对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建立知识逻辑结构;鼓励学生解决以知识为载体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化解知识学习与学生发展悖离的现实困境,需要思考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条件和过程等问题,促成知识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内在关联为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中知识为学生发展提供可能条件;知识学习活动为学生发展创造现实条件;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建构必要条件。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是在学生能动的学习活动中实现的,经由整体感知知识的初识阶段、自主建构知识的互动阶段和知识与素养互契转化的融合阶段,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正芳 《河南教育》2009,(12):24-24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新知识的形成铺设阶梯 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互相作用的过程。引入新知识时,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和情境.引起学生共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4.
何伯锋 《考试周刊》2014,(59):49-50
问题条件知识是指在特定的学科问题情境中,与学科问题解决相关的条件性知识,表征问题的限制条件和关键信息。本研究以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为被试,设置了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测量学生的问题条件知识表征状况。研究发现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问题条件知识表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问题条件知识表征水平对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复习课好像都是为应对考试而设置的,其实不然,复习课一方面是为了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还有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复习是解决学生的存疑问题;复习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进行拓展延伸的过程.如何找出学生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展示出来.如何解决学生在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对学生问题精讲细评.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 Python 语言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利用 Python 语言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提出基于DICE 知识生态模式的 Python 课程教学实践方法。该方法以构建 DICE 知识生态模式为导向,通过建立知识分布、知识互动、知识竞争和知识演化相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利用 Python 程序设计语言解决软件专业理论问题和实践应用问题。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Python 程序设计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物教师务必改变传统的偏重知识讲授的观念,由引导学生在知识线索中学习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习知识,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发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由结果倒推原因、由结论探究过程、由现象探寻本质,着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注重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使学生容易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思想,他们经常抱着别人教他们知识他们就学习,别人不教他们就不好好学习,这使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不高。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把对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研究过程;从狭义上说,它包含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生成问题三个环节。教师运用这种方法能够真正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现以"人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式学习法”的涵义 问题式学习法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和以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方法.其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既是学习的起源,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又是掌握知识的手段”.问题式学习教学过程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辅助的角色,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掌握知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把问题和知识点转化为探究性思考题,设计学生主体探究过程,把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创设真实情境,在提出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而设计,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通过活动参与,进行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其中“,情境”要素联结学科问题和学科价值“,问题”要素引发知识建构和深度思维“,活动”要素实现知识重构和知识迁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设计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精准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产生新认知;精细组织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新探究。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黄春燕 《教师》2019,(14):79-80
减数分裂的内容对学生构建遗传学知识体系有重要作用,是遗传细胞学的基础。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采用"教师导思→学生探究→师生总结→优化提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已有的结论设计成高质量的递进式问题,刺激和引导学生对知识持续自主建构的"倒叙式"问题驱动教学,将"让学生在知识线索中学习知识"转变为"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知识",能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初中思品课程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设置的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根据其课程内容特点,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将知识问题化、问题自主化、问题情境化策略,可以实现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一、知识问题化"知识问题化"策略是指将课本上陈述性的知识或材料,通过转化,形成一系列能引起深入探究的"问题串",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知识问题化的关键是有效地"制造"学习矛盾,产生"头脑风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1.问题层次化。问题层次化,就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层次的问题,通过由表及里、  相似文献   

15.
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社会实践中探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来获取知识。教师为学生获取的知识进行有目的地引导,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便达到了探究与实践及知识获取相结合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多提一些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设计较真实的情景和新颖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变知识的传授过程为“问题解决”序列过程。教师努力把课堂回归为探索新知识的原型,视新知识和方法为“问题”,把学生带入探索性情境之中。同时学生一旦对问题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改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视学生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也基本上就是机械地套用。现代教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只是一种手段,而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技能,是推动学生不断思维的重要手段。让学生质疑问难正是学  相似文献   

18.
教师只有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精准把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情境教学为起点,以教学任务为走向,以问题设计为驱动,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架构知识教学联结性,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这也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的意义问题驱动教学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利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解决过程的方式推动教学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教师设置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所需的公式、概念、定理等,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理解知识的本质,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二、"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策略1.课堂问题的设计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原则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的  相似文献   

20.
所谓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知识,提高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