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求真为中国史学之优良传统 ,历来为优秀史家所称道 ,陈寅恪先生在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思想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深深令人折服。陈先生在治史基础上 ,强调对史料 ,尤其是原始史料的占有 ;在治史思维上 ,强调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治史心态上 ,奉行“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在治史视野上 ,提倡“民族本位论”和“吸收外来说”对举 ,尤重“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相似文献   

2.
南朝宦官的品秩要比北朝低得多,这就决定了南朝宦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远远不能和北朝宦官相比。南朝宦官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多为个别偶然现象,北朝宦官的军事职务往往是与刺史、郡守等地方官联系在一起的。北朝宦官的军事职位的品秩比较高,都在四品以上,这样品秩的军事职务,加重了宦官的社会政治身份,同时也使宦官拥有军权,进而为影响北魏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军事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彦休是唐代末年的史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唐阙史》.该书记载了唐代大历年间至乾符年间(766—879)的种种逸事.其著书的目的在于补正史之缺失.其内容虽然含有一定的志怪传奇的部分,但多数仍平实可信,为现代学者研究唐代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提供了宝贵史料.其对部分史料所作出的史论也反映出高彦休的历史记述观、史料选取观和史学功用观等史学观念.总结高彦休的史学观对其本身的思想研究和唐代末年的史学观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际共运史研究在中国的真正展开是进入20世纪以后。1949年之前是中国国际共运史研究的早期阶段,主要是以介绍国际共运史知识为主,还谈不上真正的学术研究。1949年到1978年,我国国际共运史研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者开始尝试进行独立的探索,但也受到现实政治的严重干扰,在“文革”中则遭受严重的挫折。1979年至今,国际共运史的研究走上了正轨。  相似文献   

5.
"人身保护令"是对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一方的有效保护途径和救济措施,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人身保护令"被正式写入法律。"人身保护令"制度由来已久,但由于我国之前在法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其在适用上无法可依,此次,《反家暴法》正式实施为"人身保护令"的运用提供了法律依据,能够有效地保护家暴受害方的权益。但由于法律规定还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在家庭暴力案件中适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才能够更好地实施"人身保护令",保障受害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赵文润教授主编,陕西师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10位教授、副教授、讲师参加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新编》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同以前出版的几部中国古代史教材比较,该书具有以下特点。一、内容突出“新”字。《新编》在吸收已有几部中国古代史教材优点的基础上,采用了近年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考古新发现,以及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使读者耳目一新。如以前教材讲汉代造纸术,以“霸桥纸”为典型,而《新编》根据《光明日报》1987年9月12日第1版的报道,改正了“霸桥纸”植物纤维纸伪说,首次以教材形式将之公诸于世。唐高宗李治,历来认为其昏懦无能,而《新编》作者依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肯定他勤于朝政,并不昏懦。在讲唐宪宗迎佛骨时,教材介绍了1987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清理法门寺唐代地宫时的重大发现。正因为《新编》增添了许多旧教材所没有的内容,所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禁胶令”的实施对乒乓球技战术、乒坛格局的影响,指出面对“无机时代”的到来,我们应采取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训练,积极应对无机胶水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构建不同的审判程序以适应不同种类的案件需要,在公正和效率之间追求平衡点,是各国刑事立法改革的共同趋势。刑事案件的简繁不一,导致目前我国刑事简易程序在适用中出现局限性。从经验和规范的角度看,将刑事处罚令程序引入到诉讼程序之中,实现程序再分流,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是我国刑事立法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教史研究存在着指导思想片面和急功近利的倾向、关注和参与高教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以及对高教史研究意义理解不深刻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客观认识高教史的性质,正确评价历史上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地位,强化高教史研究的功能,积极倡导多学科的交叉型、综合型研究。此外,高教史研究者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强化国内外学术联系,以期在高教史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经典作家接受史研究,曾几何时成了一个最缺乏学术新意的学术避难所。这与不少研究者缺少接受史的问题意识和正确方法密切相关。经典作家接受史实质是作家精神生命的身后史,也是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之间的多元审美对话史和多重意义生成史。从接受过程中的关注焦点、接受方式和功能效应看,经典作家接受史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展开,即经典地位的确立史,经典序列的形成史,艺术风格的阐释史,艺术典范的影响史,以及人格精神的传播史;从而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从创作到审美、从诗品到人品。通过对经典作家的经典地位、经典序列、艺术风格、典范影响和人格精神的传播等多元历时考察,为读者展示出一部立体的、全方位的、血肉丰满的经典作家的身后史。  相似文献   

11.
从滥赐铁券看唐朝政权的衰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券是封建帝王赏赐功臣的一种享有某种特权的凭证。有唐一代政府频繁地赏赐功臣铁券,借以嘉奖其为保卫社稷、维护皇权所做出的贡献;安史之乱后,又不断地赐予有叛逆图谋的藩镇节帅,试图安抚其心,阻止叛乱。前者反映了唐代皇帝对功臣的日渐依重,后者则反映了唐政府对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的优容和姑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从其整个发展过程中都不难看出唐朝政权日渐衰微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唐代史家杜佑在《通典》中有后魏"尤重门下官,多以侍中辅政,则侍中为枢密之任"之说,后世史家因之而推演出"后魏政归门下"、"门下省独膺钧衡之寄,故侍中称为宰相"等观点。然而杜佑的说法过于笼统和片面。事实上,北魏正光以前,门下省地位显然不及尚书省的尊崇,侍中职权亦远在录尚书事和尚书令、仆等尚书省长官之下。至孝明帝正光年间,先后出现于忠和元叉以侍中身份居中用事,这与他们是宫廷政变的胜利者有关,属特殊事例。何况他们通过宫廷政变上台后,仍得推一两位宗室重臣主持局面。可见单凭侍中之位,难以朝纲独断。因此,《通典》所云后魏"尤重门下官",应属异态,而绝非常态。  相似文献   

13.
佛教在唐代风靡一时,对朝野政治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占当时人口约一半的唐代女性,由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种种原因,其中很多人也投身到佛教的信仰队伍。她们或是出家为尼,或是在家修行,持斋念经,布衣蔬食,放生施舍,修经造像,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遵守佛教的戒律。她们之中有年幼的少女,有中年孀妇,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太,虽然每个人信仰佛教的最初目的不同,但她们在整个宗教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和坚忍却是相同的。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在唐代社会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绩是唐初诗坛别具风格的诗人,他的诗既与以学南为时尚的虞世南、许敬宗等宫廷诗人异趣,又与魏徵、王珪等贞观史臣有别。他的诗境界高古,风骨凛然,对初唐四杰陈子昂、张九龄等初盛唐诗人的诗文革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绩诗歌艺术的近源是卢思道、薛道衡等由齐入周、再由周入隋的山东诗人,其文化精神的近源则是当时隶属于山东文化体系中的河汾文化。只有认识到王绩诗歌艺术的这一近源,才能解释王绩诗歌相对于南北朝诗歌传统所呈现出来的新变特征的艺术机制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奉天之难是德宗朝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变乱。这场变乱不是带有偶然性的突发事件,而是唐廷与京西北藩镇长久以来矛盾与冲突的产物。奉天之难造成唐京西北地区的军力空虚,引发贞元年间严重的边疆危机,产生了宦官掌军的消极影响。但是唐德宗通过平息奉天之难,基本解决了京西北藩镇对唐廷的军事威胁,为神策军的壮大创造了条件,进而实现了唐廷军事权威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东北亚国家关系中 ,唐与新罗的友好关系堪称典范。唐中后期赴新罗使节的次数为 2 2次 ,公元 81 2年随崔廷赴新罗的副使为金沔而非金士信。这一时期出使新罗的费用问题 ,唐廷以私觌官方式筹备 ,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赴新罗唐使节相关问题考辨 ,可使我们深刻认识宗藩框架下唐与新罗关系的真谛 ,推动中韩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李晖 《池州学院学报》2012,26(2):1-5,17
王季文乃晚唐时期赋有传奇色彩人物。他苦攻儒学,获取了进士功名并授于朝官;却寻弃官归隐于九华山,践行道仙"异人"点拨的修身之径;可临终,又将自己的宅室舍给佛门为寺。他终生与九华相陪产生的特殊情感,进而迸发出的《九华山谣》,字里行间亦蕴藏着儒、释、道和谐相融的意韵。钩沉王季文人生道路和对《九华山谣》进行研究,于今天和谐社会的完善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唐大中五年归义军的设置,沙州成为河西的政治中心。由于受到凉州吐蕃的隔阻,归义军与唐朝的联系一度只能通过绕道天德军来完成。而在咸通四年之后,河西出现了归义军与凉州节度两个藩镇并存的局面。在设置之初,凉州节度对归义军采取了敌视态度。从乾符年间开始,双方的关系得以改善。直至五代时期,凉州仍希望从归义军获取军事及物资援助。由于归义军已不具备控制凉州的能力,所以,五代时期凉州对于归义军的意义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保障道路交通层面。  相似文献   

19.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历来享有盛誉,即便在贬谪潮州的人生低谷期也以其勤政爱民的斐然功绩在唐宋潮州民众心目中赢得了由人到神的升格。在这一演变、升格的过程中,潮州本地盛行的先贤崇拜和人神合一以及宋代理学的兴盛加速了韩愈的神化,唐宋地方祠庙祭祀政策的变化以及韩愈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人格魅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合力而促成了韩愈这一"唐人宋神"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20.
李红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4):49-51,78
节院使在辽代得到了大范围长时段的设立,它属于辽双轨制政治体制的南面官系统,沿袭唐制并具有唐代节院使的职能。石刻文献中的节院使材料丰富了辽代官制研究的史料基础,有助于对辽代官制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