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是由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撰写。孙云晓1955年生于山东青岛,自1972年以来一直从事儿童教育与研究。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少年儿童研究》月刊总编辑,也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以一篇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对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教育著作: 《孙云晓少年儿童教育报告》、《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孙云晓教育建议》、《儿…  相似文献   

2.
1993年,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发表了《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了全国性讨论。从学校到家庭、从媒体到社会、从平民到政府首脑,很多人都在评说《较量》与中国教育,教育隐患成了中国人普遍心焦的大事。直到今天,这一讨论也远未结束。 经过十年的积淀与沉思,作者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价关于《较量》的某些争论。因此,作者特邀毕业于日本千叶大  相似文献   

3.
正当《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称《夏文》)引发的关于我国青少年教育问题大讨论热烈进行的时候,北京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以下称《杜文》)对《夏文》来了个基本否定。紧接着,  相似文献   

4.
“挫折教育”之我见宣州市南湖中学刘化1993年中日两国联合举行了中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中反映出中日两国孩子在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随后《中国教育报》上连续刊登了《夏令营中的较量》、《沉甸甸的问号》、《教育者之间的较量》三篇文章,引起...  相似文献   

5.
8年前,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了一场罕见的教育大讨论,似乎形成了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的共识。如今,《较量》作者的女儿,两次赴日民宿并做了对比调查,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秋冬以来,《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简称《较量》)一文被广泛转载介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被热烈讨论的公众话题,尤其是《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插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羊城晚报》的报道影响很大,对推动教育改革和优化孩子成长环境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了该报记者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较量:思想的较量──《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引起争论现象的剖析孙云晓自1993年秋冬以来,《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简称《较量》)一文被广泛转载介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被热烈讨论的公众话题,尤其是《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8.
为下世纪培养自强自立的新一代──西宁地区部分师生谈《夏令营中的较量》《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相继发表后,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最近,我们就此走访了西宁地区部分中小学师生,请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学生素质的缺陷反映了学校教...  相似文献   

9.
夏令营中的失败与马家军的崛起栾德尚自《中国教育报》刊登《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国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和令人揪心的结局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这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是没有刀光剑影的较量,它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敲响了警钟。由此。...  相似文献   

10.
从1993年发表《夏令营中的较量》,到2003年出版《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专著,我积累了难忘的经历与丰富的感受。我想,或许将这些感受变成一些建议,更能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便试着写下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切关心教育未来的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慧 《文教资料》2013,(24):1-2
“鸿门宴”是楚汉战争的缩影,它以生动而又惊奇、错综而又复杂、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的情节,再现了历史真实场景.其故事内容不仅是一场军事政治上的较量,更是人格力量上的较量,是项羽和刘邦两种截然不同性格人的殊死较量.通过赏析《鸿门宴》,人们认识到在人的一生中,性格才是决定命运的主要因素,因而《鸿门宴》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鲜明的教育意义与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或许还记得10年前,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文章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在这场夏令营的较量中,日本孩子占了上风,中国孩子的表现则令国人汗颜,以致事后竟有日本人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当时,不少人写文章反驳。2000年,《夏》文的作者孙云晓又写了一篇题为《千年警世钟———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续篇》的文章,写的同样是孩子间的较量,只是地点由内蒙古草原移到了日本的黑姬山。作者是这样描述这次较量的:“假若重提内蒙古草原上的较量,不过是一场轻松的游戏,而黑姬山探险却是重量级的生死较量。当然,这较量决不…  相似文献   

13.
1994年3月16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孙云晓同志的文章《并非杜撰也并非神话——<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证言》 (以下简称《证言》)。作为《证言》中提到的《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 (以下简称《神话》)一文的作者之一,愿意心平气和地告诉孙云晓一些情况和自己的看法。 首先应当指出,尽管双方存在一些重要分歧,但就其目的而言,双方都在为如何培养跨世纪的一  相似文献   

14.
关天中日少年草原探险夏令营的话题,近来又一次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个中原因除了《夏令营中的较量》 (以下简称《较量》)一文本身的反响以外,还由于在讨论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是好事。既然是讨论,就该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充分交流。允许观念的碰撞,对事不对人,这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共同准则。 作为《较量》一文首发在《黄金时代》杂志上的责任编辑,我不仅一直参与了这场讨论,而且也  相似文献   

15.
孙云晓的那篇《中日夏令营的较量》至今还在我脑海中盘旋,我经常想如果现在再来一次中日夏令营的较量,结果会如何?我也时常反思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是否可以称得上是为人师表,可终究也没有一个准确答案。毕竟我还太年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较量就是国家的较量,孩子的隐患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孩子牵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面对新世纪的国家间竞争,成绩高分、身心“软骨”的孩子是难以担当民族脊梁的重任的。13年前,一篇关于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的纪实报道——《夏令营中的较量》震动全国。短短的一次夏令营,中日孩子的行为能力差异显著,充分暴露了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的诸多弱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1993年,他采写的报告文学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震撼全国,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如"一切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较量,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重要的国策,美国政府的《2000年美国教育目标法》、日本和英国政府的教育白皮书《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向21世纪迈进的教育方针》和《21世纪的教育和训练》等,德国、法国、新加坡也制订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我国政府也制订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赋予教育重大的历史使命,1993年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培养和造就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  相似文献   

19.
一位退休老教师的来信孙云晓同志:看了《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上登的文章《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作为一名有30年教龄的退休老教师,我也感到震惊,我想对您,《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说几句话:1.去年下半年,《较量》一文经各种传媒...  相似文献   

20.
1993年下半年,报纸发表了《夏令营的较量》的通讯,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震憾。于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刚毅教育。 刚毅教育是一种意志品格教育。它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比较,有如下三个特点:其一,活动的目的性强。意志行动的第一特征就是目的性,目的越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