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龙文 《情报探索》2014,(12):117-120
阐述镜众这一信息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镜众传播理论的内涵与特征,分析镜众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传播的特点。构建基于镜众传播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并提出三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基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网站服务模式、基于微博的即时信息发布服务模式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移动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之一,微信作为一种新的即时通信产品,从开始就备受各界关注。首先分析了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开展的现状,指出在开展移动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引入微信和微信公众账号,分析它们的特点和用户行为;总结了当前微信公众账号应用的常见模式;然后说明和分析构建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信息服务方式,提出符合图书馆行业特点的信息服务平台设想,分享了我校图书馆使用微信服务平台的经验;最后分析了微信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能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率和资源的使用率,作者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使用偏好及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调查基础上,建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建设新模式。新模式具有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和鼓励用户参与建设的特点,同时要求高校图书馆采取多种方式对用户参与建设的移动信息资源进行评价、选择、采集规划以保证资源的质量及资源上传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对已有模式的改进,具有用户参与形成的图书馆社会网络平台,一方面满足了用户需求,另一方面优化了馆藏,提高专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工作的提升。结合用户的学科专业或兴趣爱好开展用户参与的移动信息资源建设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此形势下,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发出,优化资源配置,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移动信息服务,不断扩大移动信息服务的普及范围。本文对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晓杰 《大众科技》2012,(7):33-34,32
随着通信、无线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移动终端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加快,为图书馆开展移动信息服务创造了前提条件.3G 是近年来兴起的前沿无线通信技术,其在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使用,将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形式和内容带来新的变化.文章分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探讨了基于3G 网络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及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当前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和图书馆大数据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大数据下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困境和不足,提出了移动信息服务优化方案,以便能够适应读者信息需求,做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周朴雄  秦雷 《情报杂志》2012,31(6):173-176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在分析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和移动信息推送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信息推送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和LBS的移动信息推送服务模型.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前移动信息服务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并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概述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微平台技术;认为移动互联网微技术使改变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模式、把信息服务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功能融为一体、将图书馆信息服务延伸到手机上、进一步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成为可能。探讨图书馆微化信息服务的策略,认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丰富图书馆微信服务形式、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信息服务微平台、及时整合新的移动应用成果是其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韩冰  白福春 《现代情报》2015,35(4):108-111,123
微博、微信作为主要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交流平台,在图书馆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首先对微博、微信的功能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平台特色差异、传播特性差异、传播信息方式的差异以及接受信息方式的差异。接着对国内图书馆利用微博、微信提供移动信息服务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中,整合微博平台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以及微信平台的深度沟通优势,共融互补,提升移动信息服务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李玉红 《现代情报》2014,34(3):78-81
以110所211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调查发现,移动信息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应用,110家图书馆中已经有56.4%图书馆开通移动服务;目前WAP和短信服务仍然是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但是近两年移动图书馆客户端服务发展较快,在开通移动信息服务的图书馆中有66.1%的图书馆已经采用客户端的方式提供服务;图书馆使用商用软件作为移动图书馆系统已成为主流,使用自行开发移动信息服务系统的图书馆已成为少数;与早期的移动服务大都针对OPAC系统的服务相比,近年针对电子资源的服务逐渐增多;图书馆移动服务整合揭示及推广有待于更好地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王丽娟 《情报探索》2014,(10):126-129
阐述了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内容、策略和用户需求。从基于用户需求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的角度,提出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整体模式和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以实现用户需求与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3.
明均仁 《现代情报》2014,34(1):61-63,83
手机图书馆是指用户通过手机以无线接入方式接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的一种数字图书馆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内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进行系统调查,分别对国内高校手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及其区域分布情况、栏目宣传设置、服务内容和功能设置以及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手机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移动社交网络基于情景化用户偏好的自适应适配信息服务系统模型,提出了移动社交网络的自适应服务发现方案。解决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的发现与推送的延迟问题,实现高效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推送,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资源、知识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香港地区移动政务建设走在世界前列,为国内其他城市发展移动政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从服务内容、技术基础、服务流程三方面分别研究香港移动政务中“Govhk香港政府一站通”和“香港政府Wi—fi通”两种典型服务模式,并比较上述两种移动政务模式的特征,最后研究了香港移动政务模式对国内其他城市移动政务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远  张磊  张敏 《现代情报》2019,39(6):38-47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信息内容特征对移动医疗APP用户推荐行为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提炼出对运营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方法。[方法/过程]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口碑营销经典理论的相关因素,构建出"中心信息内容特征——自我推荐"以及"边缘信息内容特征——从众推荐"两条作用路径,并聚焦感知需求的调节作用提出假设并构建研究模型。实证研究采用"日志追踪实验+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来自移动医疗APP用户的288份数据,利用SmartPLS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正向影响自我推荐意愿;APP认知声誉、医生认知声誉、医院认知声誉正向影响从众推荐意愿;感知需求正向调节自我推荐意愿对推荐行为的影响,而从众推荐意愿对推荐行为的影响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首先回顾用户体验、移动图书馆、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等概念;其次分析影响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3个要素:界面设计、信息内容和系统功能及其之间的关系;然后构建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机制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A移动图书馆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检验"机制"的效度;最后提出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策略:优化界面设计,丰富信息内容和提高系统性能等。  相似文献   

18.
杨梦晴 《情报科学》2020,38(1):153-161
【目的/意义】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入手探究移动图书馆社群化服务系统的构建和仿真效果。【方法/过程】 首先构建了移动图书馆社群化服务系统仿真概念模型;然后通过分析确定仿真模型边界,构建了系统动力学仿真 因果结构图和系统流图;通过为仿真模型编写方程、赋予参数,对模型的仿真效果进行检验。【结果/结论】仿真结果 显示用户参与积极性是移动图书馆社群化服务系统模型的敏感性参数;对不同参数下的仿真效果进行分析,本研 究提出关注关键用户、控制用户潜水现象、提高用户社群化行为积极性、注重服务技术提升等移动图书馆社群化服 务系统质量提升方法。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云计算带来了IT架构的革命性变化,云计算模式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服务理念、信息获取与保存方式,移动图书馆成为现代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崭新服务系统。设计与构建了一个基于WAP的移动图书馆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20.
胡翠华  夏琼  王小玲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5):106-110,115
证券信息公司是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企业,以往研究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注意到证券信息服务的多种模式选择问题,但尚未结合科学的定量分析工具对证券信息服务模式进行评价。本文选取证券信息公司典型的19种信息服务模式作为决策单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5家有代表性的证券信息公司进行数据采集,采用公共权重DE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这19种服务模式的选择顺序。研究表明,互联网络广告服务、电子邮件邮寄资讯、产品包装服务模式和移动证券信息服务是证券信息公司的主营服务模式;提供投资资讯是主要的内容精加工服务模式;咨询服务模式是主营服务模式发展的有力推手;内容粗加工服务模式是最劣选择。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文章最后给出了证券信息公司服务模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