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2011,(11):78-78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撑,而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线体育教师最知情,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4.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撑,而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线体育教师最知情,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5.
深挖掘体育资源广促进体育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深入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最显著、也是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体育经费投入总体水平偏低、体育场地器材供给不足,再加之课程内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体育设施资源利用有限等导致为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标准提供不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且来源途径单一,体育场地器材严重匮乏,专职体育教师严重短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力度不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较差。其发展对策为: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体育场地器材;加大专职体育师资的培养力度;加快体育教学改革,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范课外体育活动,使其经常化。  相似文献   

7.
管道生 《精武》2013,(36):151-151,15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不断完善改进。然而就小学体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利用方面,其仍存在着体育场地与器材不足,体育教学资源缺乏等一系列不足,亟需改进开发新的资源。本文主要就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着手,浅谈开发利用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意义,进而提出一定开发策略,以期推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应用现代课程论对课程资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就甘肃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甘肃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中本科学历师资流失严重,学历达标率较低(约占45%);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严重缺乏,因地制宜制作一些安全、小型和实用性强的器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学校就近安全的田间小路、山坡、草地、沙漠和树林等,解决校内场地不足的困难;科学开发利用民间体育课程资源,使原有的体育课程教材与当地民间体育文化课程资源有机结合,为当地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和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些年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发展迅速,普遍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部分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师生体育教学和开展活动使用;有的中小学虽有了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却使用低效;学校在体育场地器材开发方面存有不够重视和缺少思路等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实践探索、调查总结、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设性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和开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更好地为中小学体育开展所服务。  相似文献   

10.
赣傩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赣傩中的民俗体育资源,将之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正符合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亦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缓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传承、保护、推广赣傩民俗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电话访问和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株洲县农村中学的场地器材、体育教师资源、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以及领导对体育教学的态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估体系等诸多影响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访问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基本能够按照国家规定正常开设体育课,按要求执行《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学校比例较小;部分学校领导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校体育;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偏低、教学态度不够严谨,是影响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强株洲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管理与监督,改革和完善适合株洲农村中学体育教机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普通高中体育隐性课程开发现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南通市普通高中学生对场地器材使用和体育课的安排满意度较低;课外活动管理松散;体育教师课堂管理中奖惩运用不合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足;学校体育信息资源匮乏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推进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认识水平的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发展、知识结构的优化、合作意识的增强,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找到了新的途径.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开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理性水平,拓展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领域,实现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的多样化和优化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结构。  相似文献   

14.
廖伟德 《体育师友》2012,35(3):54-56
通过对汕头市1060所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师资配备、体育课程开设、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建立早操制度、开展运动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学校体育法规建设;按有关标准配备体育场地器材和体育教师;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科学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宣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开展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以学生体育俱乐部管理形式的学生体育锻炼;开展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形式的学生体育锻炼:加强督导评估制度管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校来自不同地区、年级的2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主要在于自身对体育缺乏兴趣、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影响和体育场地不足,自身对体育缺乏兴趣是影响我校女大学生参加锻炼的主娶原因,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影响和体育场地不足也是影响其体育兴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苏蕊 《体育世界》2010,(6):78-79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宁夏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中的人力资源、运动项目资源、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和自然资源四个方面的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高校扩招后体育师资、场馆设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扩招后山东省24所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状况、体育教师数量及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普通高校的体育场地缺口较大,特别是田径场、排球场、游泳池以及一些新兴项目的场地尤为严重;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在1:400以上,远远低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1:120~150的比例。认为应采取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缓解体育场地不足和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等方法缓解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武汉市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状况,对武汉市留守儿童学校的学校师资、学校课程、学校场地、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等进行较为全面地调查,并从生态学视角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结果:当前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教学系统生态失衡。留守儿童学校的校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学校体育教师缺乏并且自我提升意识有待加强,留守儿童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极度不齐全。对策建议:各政府部门加强对留守儿童学校的资金帮助,学校应增强体育文化意识建设,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尽快完善留守儿童学校管理制度来调动各方积极性,对学校相关体育体制进行改革,注重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六所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体育场地器材、学校课余体育开展的基本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乌鲁木齐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每个学校体育资源都是有限的。教师不能因为体育资源不足,就对有些教学内容自行删除不教或者随便应付,恰恰相反,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有一些客观因素不是我们教师能控制得了的,但加强对现有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整合利用与开发"是我们一定能做到的。特别是对体育资源匮乏的学校更有实际意义。巧妙地把教学内容和学校现有体育资源搭配利用好,有机地把现有体育资源变通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得有意思学些东西,是我们体育教师思考和落实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