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与作假     
暑假刚刚结束,去听了一堂五年级的作文课,题目是《记暑假里一件有意义的事》。印象中这个题目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几乎是每年写一次,我当老师后也叫学生写了很多次。二三十年过去了,想不到我们的孩子还在写。作文指导课一般都是先引导学生审题,老师说,这个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啊?五年级学生因为这样的题目写多了,自然不成问题,他们很快就抓住了题目的重点“:有意义。”老师说“:对,我们这次作文就是要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暑假里做过的事情很多,哪些是有意义的呢?”这也难不倒学生,他们知道学习是有意义的,劳动是有意义的,拾金不昧是有…  相似文献   

2.
释臣     
臣字甲文作?或?,有两个主要意义.一为奴虏、臣仆,甲文中常见.一为举目而视,这个意义存在于合体字中.例如:?、?都以从臣,都有望的意思.?为人举目而望,?为人挺立而视,就是明证.《说文》页部说:"颐,举目视人貌,从页臣声:,这个字读臣,是臣的加旁字.可见古代没有颐字的时候,就是用臣字表示举示远目远视的意思,后来为着与臣仆之臣区别开来,又造了个这颐字.臣字甲文既然作?或?,又有举目而视的意思,所以古文字学家认为它象竖目、纵目.郭沫若先生《释臣宰》一文说:臣"均象一竖目之形".于省吾先生《释臣》一文说:  相似文献   

3.
2008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目《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4.
正地名是一个地方的符号,同时也蕴含着这个地方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地名的形成大都有其鲜明的个性背景,或因山,或因水,或因人,或因事,或因方位,或因物产等等,是这个地方的特定客观条件促成了该地名称的出现。"漯河"地名的形成则不同于以上者,走出了一条较为独特的道路。本文就此作一番探究,重现"漯河"地名的形成轨迹。一、"漯"字在中国古籍中的出现及其意义"漯"字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字,有近四千年的历史。《尚书》记"漯"在《禹贡》篇:"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  相似文献   

5.
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同一个字会因语境的变化表示不同的含义。认识其具体的含义有时需要我们打破字典中的规范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加以理解。"紧"字更多时候作为一个形容词被使用,但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它的词性则有所变化。本文就"紧"字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棋王》和《红楼梦》(第五十回)中的运用探讨其含义及表达效果,从而体味作品的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计算中遇到一定难度的题目或综合题时,往往可以用摩尔或克当量来计算。前者按步就班一步步解出,后者根据当量定律往往可以用比较简捷的方法解出。根据自己实践,发现在化学计算中,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物质之所以气体的体积有变化、质量有变化,其原因就是因为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这种原子换上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这是化学计算的一种特点:物质质量的差值是由什么条件引起的。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紧紧抓住题目告诉我们的条件中:“物质之所以体积、质量有变化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层含义来进行运算,这就是差值法的原理。这样,使原来计算较为繁复的题目简单化了。这对于培养同学抽象思维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也有一定作用。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相似文献   

7.
写作什么     
国文科牵涉到的事项很多,这儿只讲一点关于写作的话。分两次讲,这一次的题目是《写作什么》,下一次的题目是《怎样写作》。我的话对于诸位不会有直接的帮助,我只希望能有间接的帮助。就是说,诸位听了我的话,把应该留心的留心起来,把应该避忌的随时避忌,什么方面应该用力就多多用力,什么方面不必措意就不去白费心思。这样经过相当的时候,写作能力自然渐渐增进了。诸位现在写作,大概有以下的几个方面:国文教师按期出题目,教诸位练习,就要写作了;听了各门功课,有的时候要作笔记,做了  相似文献   

8.
题目,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题,额也。”(许慎《说文》)目,是眼睛。可见,“题目”的含义:居于额前的眼睛。难怪古人把题目叫做一篇文章的“龙眼”,龙无眼不飞,点睛则腾空而起。可见,题目对一篇文章多么重要。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有一个好的题目,或形象生动,如《变色龙》、《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或寓意深刻,如《生命的支柱》、《驿路梨花》;或发人深思,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比人气死人吗》。在教学中,因文制宜地破好题,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宋词二首”后有一道关于“领字”的题目(见高语第六册第151页),题目要求从柳永的《雨霖铃》、姜夔的《扬州慢》中找出一些“一字逗”的句式。部编《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是:  相似文献   

10.
写下这个题目时,正值我读完了《人民教育》2007年第22期宋颖老师的《嘟嘟的故事》。这篇不足3000字的文章,让我足足读了两个多小时。平时读书一目十行的我,在读此文的时候,不时被沉思所打断,仿佛真的有一位  相似文献   

11.
课间休息的时候,几个学生拿来两本作文杂志,非常吃惊地告诉我:老师,这两本作文杂志上有一篇作文,题目不同,作者不同,但内容完全相同!我诧异地接过作文本,细细翻阅了一下,这两篇习作题目分别是《急性子妈妈》和《妈妈是个急性子》,500字的作文,除天天和每天的区别外,其他全部相同。初学写作的孩子,模仿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抄袭的行为却万万要不得!  相似文献   

12.
议论文的题目与记叙文、说明文的题目不同,它有自身的要求:一是题目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类;二是文章的内容必须紧扣题目。有些同学给议论文拟定的题目,如《收获》、《奉献》、《路》、《心的呼唤》、《诚挚的心》等题目,看了以后,让读者认为是在写记叙文呢,还是在写议论文呢?这就是题目文体特征不明显而造成的现象。笔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议论文题目的拟法:一、直接以文章的论点为题目。论点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事情、某一现象表明的见解或主张,在文中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意思十分明确,或肯定,或否定。因此要以文章的论点为题目,我们…  相似文献   

13.
"情趣"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语文教学中与这个词语意义相近或相关的所有内容。"情趣"一词包括了"情"和"趣"两个方面的涵义。"情"字所涉及的有:情感、情绪、情调、情爱、情怀、情味、情境、热情和激情等等。《新华词典》对"情感"的解释是:"人们内心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你对名著《西游记》不陌生吧,那奇异的想象、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以《西游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介绍说明,编述故事;或发表见解,畅谈感悟;或展开联想,驰骋想象…… 要求: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5.
诗文有一篇之“眼目”.一经点出,就能对此文或此诗一眼看到底。有的诗眼目十分分明,如陶渊明的《止酒》,眼目是一“止”字。此诗不仅题目有一“止”字,诗的每一句都有一个“止”字,点明题意即停止饮洒:这种诗乃游戏之作。以文而言,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历来为人传诵。这篇文章的眼目是一“不”字。钱锺书先生的《管  相似文献   

16.
在韵文中有许多“迭字”,或叫“迭词”。爱国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举《诗经》、《楚辞》中的“迭字”为例,极口称赞其运用得“自然”。我们从《孔雀东南飞》中也看出诗中运用了许多“迭字”,现分类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在朗诵文学作品的时候,由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往往会特别突出或强调某些字、词或词组。这些因有重要作用和特殊意义而在朗诵时加以突出,强调的字、词或词组,就叫重音(在朗读中叫重读)。例如:  相似文献   

18.
青海的王晓同学来信说,我的作文总跑题,我也找不到原因,我该怎么办呢?杨老师:作文跑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审题不当。审题不当是对题目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造成的,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的含义。比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个题目,其中“记”是记述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一篇记叙文,“一件”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也不是多件,“有意义”指不是一般的事,是一件对作者来说有意义的事,“事”表示是记事的文章不是记人的,不是说明文也不是议论文。这样这个题目就审清楚了。另一个是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题目中的…  相似文献   

19.
当“新课程”走来的时候,我们痴情地学习着,实践着,反思着,总结着,在这样的过程中总觉得是一种生命的定格和提升。每每与同仁交流学习体会或个人独自思索的时候,总感到新颖、自然、质朴、亲切。这或许是因为它有启迪、唤醒的基因。这也正是教学案例光芒四射的魅力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话,  相似文献   

20.
那个时候,不懂《一件小事》的精妙ETANG我们小时候写作文,老师常常喜欢出《记一件难忘的事》或《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一类的题目。我们多数同学都喜欢写好人好事,比如说捡到一个钱包啦,看到老大爷推着平板车上坡我们上去帮一把呀,或者去帮孤寡老人扫院子啊什么的。这些作文常常是大同小异,有时候把老师也逗得哈哈大笑。老师说:“好家伙,好事怎么专找小孩,你们从哪儿捡的钱包,告诉老师,我明天也去捡一捡。”世界上能有那么多粗心的人老掉钱包么?如果真的有,那么我们都应该向“守株待兔”里的那个人学习了。那个时候,我们都学过了鲁迅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