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在讲授庄子《秋水》(节选)时,发现两个有趣的问题。选文中当洋洋自得的河伯见到北海,说了这样一段话:……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2.
望洋兴叹     
<庄子·秋水>记载:"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即海神)而叹:‘……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3.
秋水时至①,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②渚③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④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⑤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⑦仲尼之闻,而轻伯夷⑧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①时至:随着时令来到。②涘(s尙):水边。③渚:水中的小块陆地。④河伯:传说中的黄河之神。⑤向若:面对海神若。⑥若:如,比得上。⑦少:小看。⑧伯夷:人名。他曾以不食周粟表明自…  相似文献   

4.
正(二)海水的画法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里有一则望洋兴叹的故事,读来就很有趣: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这则寓言为我们提供了一对可资对比的形  相似文献   

5.
望洋兴叹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①渚②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③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兴叹日:"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④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⑤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⑥."  相似文献   

6.
刘长正 《语文知识》2002,(12):41-41
《庄子·秋水》入选高中语文新版教材。其文曰: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指黄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顺河而东行,至于北海……”。“北海”何指?教材小注曰: “北海,(黄河东端)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该注不确。  相似文献   

7.
荆宣王①问群臣曰:"吾闻北方②之畏昭奚恤③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④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⑤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⑥,  相似文献   

8.
【原文】荆宣王①问群臣曰:"吾闻北方②之畏昭奚恤③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④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⑤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相似文献   

9.
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 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之。爰 旌目三之然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 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 !汝 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 两手据地而叶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 --《吕氏春秋·介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将有适也,而饿于道。 2、翻译下列句子。 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 3、你认为文中的爰旌目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屠牛吐辞婚  相似文献   

10.
罗治武 《语文知识》2002,(12):36-37
文言实词的运用有一种不寻常的现象:几个同义词处在同一语法位置,共同表示同一个意思,起同样的语法作用。如: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梁惠王上》) 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一)爰旌目死于义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于道。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铺之。爰旌目三铺之然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譆!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吾义不食子之食也!”两手据地而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吕氏春秋》)  相似文献   

12.
<正> 先看下列例句: (1)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左传· 僖公艹八》) (2)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3)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晏子  相似文献   

13.
巫马子问道     
巫马子谓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曰:“今有燎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改写自《墨子·耕柱》)  相似文献   

14.
古苑漫步     
曾子易箦①《礼记》曾子寝疾病②,乐正子春于床下③,曾元、曾申坐于足④,童子隅坐而执烛⑤。童子曰:“华而睆⑥,大夫之箦与⑦?”子春曰:“止⑧。”曾子闻之,瞿然曰:“呼⑨!”曰⑩:“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11,斯季孙之赐也12,我未之能易也13,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14,不可以变15。幸而至于旦16,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17。君子之爱人也以德18,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9。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20焉,斯已矣。”举扶21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22。注释:①曾子:姓曾名参(s hēn),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省…  相似文献   

15.
富而可求也     
片段选读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  相似文献   

16.
李昌祥 《学语文》2003,(3):21-2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试验修订本)节选了《庄子·秋水》开头一段:“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相似文献   

17.
恶人为邻     
韩非 《现代语文》2004,(3):10-10
韩非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曰: “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答曰: “吾恐其以我满贯也。”遂去之。故曰: “物之几者,非所靡也。”——先秦《韩非子》  相似文献   

18.
佝偻承蜩     
庄周 《现代语文》2005,(1):26-26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平!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 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 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 蜩之翼,何为而不行!"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 人之谓乎!" --先秦《庄子》  相似文献   

19.
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① 之上。庄子曰 :“鱼② 出游从容 ,是鱼之业 ③ 也。”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 ,固 ④ 不知子矣 ;子固 ⑤ 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⑥ 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⑦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⑧ 已知吾知之 ⑨ 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注释】①濠梁 :濠水的桥。② (ti偄o)鱼 :白鱼。③业 :快乐。④固 :固然。⑤固 :既然。⑥全 :很明显。⑦请循其本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循 :顺着。⑧既 :就是。⑨知之 :知道鱼儿快乐。秋水@庄子…  相似文献   

20.
澄子亡缁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选自《吕氏春秋·审应览·淫辞》)宋国人澄子丢了件黑色衣服,就到路上去找,迎面看见一位穿黑衣的妇女,便上前拉住不让走,想要抢夺人家的衣服,那女子自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