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为开发学生表达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尝试进行激励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赖艳梅 《青海教育》2013,(11):49-49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写作与其他知识组成一样,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够掌握.可学生除了教师布置的写作作业之外,极少自己主动去进行写作训练.平时注意好词、好句的积累的多寡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写出一篇好文章.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瓶颈 1.教学指导思想与实际教学相冲突 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与教学目标存在分歧,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找不到方向.高中语文教学的"从考"、"从分"现象相当普遍.语文是高考中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以下训练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是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听说能力训练不能孤立进行.它要和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字、词、句、篇的教学结合进行.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这一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句、段入手,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写作基本功。《实用语》上下册总共安排66次写作训练,这些训练中有字的训练、句的训练、说的训练、段的训练。笔认为,在成人高小班中片断训练是主要的。因为,片断是联系读写的纽带,也是通向命题作的桥梁。从句到篇的跨度大,段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篇就成为难点。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写作的重要!从一年级开始,语文老师就会根据教材编排要求,循序渐进,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三年级写作入门,第一篇作文要求为"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开始写作了。习作并不难,只要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这段提示开门见山,简明扼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所见、所感、所闻都能成为  相似文献   

8.
罗先文 《考试周刊》2013,(38):57-57
<正>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没有积累就无法"倾吐"心声。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课堂资源,是学生作文训练的优质资源。引导学生欣赏并积累教材中潜在的"精彩点",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成为学生习作训练的载体,善学之既久,学生习作能力自然纯熟。那么,如何善用文本,以之为练兵场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略有心得。  相似文献   

9.
杨法庆 《考试周刊》2014,(47):55-55
正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从小就要打好基础。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的要求相当严格。怎样才能打破学生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尴尬局面,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灵感在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往往把文章的字、词、句、段、篇、中心思想、文章结构、逻辑修辞等作为不同阶段的训练中心任  相似文献   

10.
习作是小学生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它既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学生感受力、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记忆力、表达力的集中体现。小学是学生作文的打基础阶段,夯实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描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过程,是其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在传统语文教学写作训练中却存在着学生往往重视写、轻视说,重视仿、轻视创的情况;而作为语文教师则又重批改、轻修改。为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必须带领学生走出这种误区。一、写作训练要遵循先说后写、说写并重的原则每次写作训练,教师总要在学生理解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点拨,以加深学生对“要求”的理解。可当问学生选哪些材料来突出中心时,多数学生只愿当“听众”,不想当“演员”。一个人连话都说不好,又怎能写出好文章呢?针对这一现…  相似文献   

12.
卢宝峰 《甘肃教育》2020,(2):143-14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是最基本的要求,尤其"阅读"和"写作"更是重中之重。阅读是吸收内化的过程,而写作是倾吐与表达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为写作提供素材,才能学会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下工夫。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一环。"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和思维两者密不可分。因此,语文课应当结合字、词、句、篇和写作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运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着重就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它以学词、学句、理解课文为基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作文训练是一个积累过程,如果没有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就很难要求学生进行中年级段的训练、高年级篇的谋划,所以我认为,抓好作文起步训练非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材充满着童真童趣,洋溢着清新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我们要有敏锐的眼光,去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写话资源,依课文的特色而挖掘出大到篇小到句的读写结合点,将片断写话训练经常地、持久地融入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教会学生能运用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来进行写话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读写水平的提高。一、仿写——亲近语言儿童写话的初始阶段是模仿,而一篇篇文质精美的课文正是学生仿写的好资源,让学生在品读文本中积累语  相似文献   

16.
关宁 《快乐阅读》2011,(9):76-76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当前作文教学的新要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在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进行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都是促使学生认识生活、从中获取作文素材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重要过程。写作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想让学生不再觉得写作难,就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课内,注重语言的训练,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课下,注重语言的积累,从读、写、练多方位进行积累,培养语感,为写话打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而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启蒙阶段。学生刚刚由写几句简单通顺的话,一下子就要写一篇较完整的习作了,难度还真不小。如伺让学生学会写作,如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让他们爱上写作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王启平 《成才之路》2012,(16):23-23
正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写作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体现,与学生的英语知识、语言能力、表达技巧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一直都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难点。教师立足小学生的英语水平,结合小学英语写作训练目标,通过采取有效的方式,训练学生掌握连词成句、组句成篇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增强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