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一、棋盘法 利用棋盘法求解遗传概率,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1)先写出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然后列表;(2)写出配子结合成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相似文献   

2.
路平 《中学生物学》2009,25(7):43-44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二册P27,基因分离定律的事例1中,引入了一种解题方法--"棋盘法".教材中做了如下叙述:分析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通常采用棋盘法.具体的方法是:将两个亲本杂交时,每一个亲本产生的配子及配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放在两侧,然后,根据配子间的组合规律,在每一个空格中写出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个空格中合子的概率就是2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相似文献   

3.
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用遗传规律去解释各种遗传现象或用遗传现象去印证遗传规律,所用的方法都是有性杂交实验法。这种方法都必须经过由亲本个体产生配子,再由雌雄配子结合发育成子代个体这个过程。所以分析亲本个体产生什么类型的配子以及雌雄配子如何结合,关系到判断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正确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遗传规律之后,不知道配子基因型的写法,不知道亲本个体产生哪几种类型的配子以及配子如何结合等等,因此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图解和解释遗传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础练习,使同学们逐步理解、掌握。 一、配子基因型的表示法: 由于在个体中,一种性状一般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在个体中一种性状用两个字母来表示它的基因型,二种性状用四个字母表示,其余照此类推。而  相似文献   

4.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许多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常可通过分离定律来解决.况且,与自由组合定律相比,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比较简单.因而,作为一种解题技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简单易行,现例析如下.一、关于配子类型的求解问题例1已知某个体基因型是Aa Bb CCDd,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问该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可产生的配子类型最多有多少种?  相似文献   

5.
遗传概率的计算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看到遗传系谱图就会产生畏惧心理,特别涉及到较复杂的概率计算,更是一筹莫展,很难把问题解决好.例如有一种题型,一对夫妇各有两种可能的基因型,然后计算两者婚配后代的发病概率,这种题目难度的确很大,要计算正确的结果是不容易的.笔者在讲解这类题目过程中,采取了自己命名的"配子法",大大降低了题目难度,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解题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配子法"就是根据个体的基因型以及基因型所占比例,看这个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种类,然后确定配子产生的比例,最后雌雄配子结合,计算后代的发病概率.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产生配子的种类以及配子比例.例如某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则该个体能产生A和a两种配子,两种配子之比为2∶1.  相似文献   

6.
依据双亲的基因型,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根据产生的配子类型推算出配子中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 1 双亲基因型为确定类型 双亲的基因型为确定类型.如基因型为AA或aa,则所产生配子的基因频率为A或a等于1;双亲的基因型为Aa,则所产生配子的基因频率为A=1/2,a=1/2.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6,(22):69-70
<正>高考生物卷中有关遗传规律的题目命题形式灵活多样,要想提高遗传试题的得分率,考生需要在理解遗传规律的基础上,掌握解答遗传学各类试题的相关技巧和方法。例如,基因自由组合类遗传试题常采用"分解组合法",即将由多对基因决定的复合性状分解为单一性状,按分离定律一对一对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数学中的加法原理或乘法原理再组合。该方法在解答配子的类型、子代基因型的种类、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子代基因型出现的概率等问题中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8.
郭晓军 《考试周刊》2011,(15):185-185
遗传学问题用分离定律解决常可化繁为简,突破难点。1.配子类型例:基因型是AaBbCCDd,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问该个体有性生殖可产生的配子类型最多有多少种?  相似文献   

9.
自由组合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试题难度大,题型多,计算复杂,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1,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2~n(n代表等位基因的对数)。例如: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为2~4。 2.结合方式数:雌雄配子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结合方式为:2~4×2~3=2~7,即128种。 3.子代表现型种数:两亲本各对性状分别相交,产生表现型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Aa×aa,子代表现型为2种;Bb×BB,子代表现型为1种;Cc×Cc,子代表现型为2种;Dd×Dd,子代表现型为2种;EE×Ee,子代表现型为1种。  相似文献   

10.
达尔文认为生物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因为生 物的基本特征都体现在个体上’自然选择作用的对象是个体。 而事实上,个体都有生老病死,尤其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 个体的基因型是不变的,即使这个个体在自然选择中具有很大 的优势,其基因型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个丨本,因为 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因为基因重组和雌雄配子 随机组合的原因,子代个体的基因组成已不同于父母双方了。 个体虽然死亡了 ’但基因却代代相传’维持相对稳定。因此,研 究生物的进化就必须研究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用粉红色塑料口杯代表雄性生殖器官,蓝色塑料口杯代表雌性生殖器官;口杯中的一个玻璃珠代表一个配子;蓝色代表显性基因(A),白色代表隐性基因(a);两个玻璃珠组合代表受精卵.用不同玻璃珠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并进一步验证个体基因型的特定性,为遗传病概率计算体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多种不同版本的普通高中生物教材中均涉及运用庞纳特方格解析遗传定律。重视庞纳特方格的独特作用可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遗传定律的数学本质。在较复杂的遗传情境中,如染色体畸变和复等位基因情境,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推测与概率计算往往会发生遗漏、重复计算等现象,应用庞纳特方格则可以避免此类差错。  相似文献   

1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屡见不鲜,命题人往往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命题:有关配子的计算问题、有关基因型的计算问题、有关表现型的计算问题、子代对亲代的推断问题,考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4.
遗传学上,最小群体数是指杂交后代各性状都能得以充分表现的后代群体最小数目。它是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的具体体现,而后者又反映了亲本配子的组合方式。因此,利用最小群体数,可以推测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进而结合亲本性状,推知其基因型。这种推断基因型的方法,称为最小群体法。 我在运用最小群体法,推断生物基因型的习题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其具体使用步骤归纳如下: (1)由亲本性状,写出基因组成。 (2)依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求出最小群体数。如果给出的子代是实得个体数,应先约简,再求最小群体数。 (3)利用最…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遗传病的有关习题中,经常涉及不确定基因型、表现型,甚至不知道遗传方式等的概率计算题. 1 亲本基因型不确定时的概率计算 在许多遗传概率计算中,亲本的基因型常常有多种可能,如在常染色体遗传的系谱图中,同一个人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常见概率为1/3和2/3;在伴X染色体遗传中,同一女性有XBXB或XBXb,常见概率各为1/2.这就是基因型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必须先确定亲本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然后才能计算子代相关概率.  相似文献   

16.
遗传和变异是高中生物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其中配子类型、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的计算问题是计算其他各种遗传概率问题的基础,因学生对这部分计算没有系统性的认识,解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其实与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的几种类型的问题都遵循概率论中的乘法定律,即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时,这样的两个事件同时或相继发生的概率是他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三倍体联会紊乱问题,介绍了同源多倍体。详细说明同源三倍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发生紊乱的原因,其产生可育配子极少,高度不育。剖析了同源四倍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联会和分离,指出其产生的配子大部分是可育的。分析了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基因有染色体随机分离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这两种情况下基因型AAAa自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一、有关遗传规律问题例 1 A与a是等位基因 ,A对a为显性 ,基因型为Aa植株的个体自交 ,自交子一代产生AA、Aa、aa个体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自交10代后 ,若不考虑后代死亡等原因 ,群体植株数为n ,求杂合体植株数约为多少 ?解 Aa植株产生雌配子A或a的概率均为 12 ,产生雄配子A或a的概率也分别为 12 ,“产生雄配子”与“产生雌配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 ,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为合子 (发育为植株 )的概率用“乘法公式”计算 ,所以 ,P(AA) =12 × 12 =14 ,P(aa) =12 × 12 =14 .“雄配子A与雌配子a结合”和“雌配子A与雄配子a结合”是两个…  相似文献   

19.
自由组合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试题难度大,题型多,计算复杂,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a.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2n(n代表等位基因的对数)。例如: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为24。b.结合方式数:雌雄配子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结合方式为:24×23=27,即128种。c.子代表现型种数:两亲本各对性状分别相交,产生表现型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Aa×aa,子代表现型为2种;Bb×BB,子代表现型为1种;Cc×Cc,子代表现型为2种;Dd×Dd…  相似文献   

20.
<正> 1 受精作用不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受精作用是指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此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虽然受精卵的基因型不同,但它是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所决定的,假如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