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使青少年儿童健康活泼地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的两大任务之一。8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披露:“山东人的体型有趋向豆芽型的趋势”,“在力量素质方面,中学生分别列全国城男第8名、城女第4名、乡男第7名、乡女第7名(79年分别列全国城男第5名、城女第3名、乡男第3名、乡女第1名),中小学生城乡男女85年均比79年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以2005、2010年福建省中学生体质调研的机能、素质测试统计数据为依据,与2000年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中学生肺活量,城乡中学生50米跑,城男、乡男立定跳远,城乡中学生耐力跑总体水平提高,但城市总学生肺活量,城女、乡女立定跳远,城乡中学生耐力素质有所下降,对此,我们应该完善相关体育法规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权利,提高学生锻炼的自主性,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湘西地区1991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汉族城乡学生的体质状况作9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湘西各民族学生体质状况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1)9年间,湘西汉族城、乡学生身高、体重的平均增长值各有增减;胸围平均增长值出现下降;城、乡学生生长发育的突增高峰年龄出现推迟。(2)9年间,汉族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均为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3)9年间,汉族学生身体素质平均增长值多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耐力素质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陕西高校城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陕西普通高校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对陕西城乡不同年龄学生体质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高校城市学生(男、女)的身高、体重、胸围及皮脂厚度总体上均大于乡村;城男的心血管系统好于乡男,而群体心肺功能则乡男好于城男;乡女的心血管系统和群体心肺功能明显好于城女;速度性项目和爆发力项目城男好于乡男,而耐力性项目和力量性项目乡男好于城男;乡女速度性项目、耐力性项目和力量性项目明显好于城女,而腹肌力量城女好于乡女。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体质测量、数理统计、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7~18岁汉族学生2004年体质监测结果中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机能、素质的指标进行调查,对城、乡学生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乡男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均值,各年龄组城市学生均高于乡村学生;肺活量均值,各年龄组城市学生均高于乡村学生,男、女学生脉搏均值没有城乡之间的差别。身体素质七项指标乡村男女生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1985~2000年学生身体形态生长规律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浙江省 1985、1991、1995、2 0 0 0年 7~ 2 2岁学生身高、体重 ,分城男、乡男、城女、乡女 4组进行快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第 1次长停年龄、“平均值”的最大值、达到最大值的年龄、4次测试的最高值、升降年龄段所占百分比及 7~ 2 2岁学生的“岁平均增长值”几项内容的比较分析 ,找出了浙江省学生城男、乡男、城女和乡女 4组学生 15年来身体形态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特征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地区汉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青海省 1985年和 2 0 0 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 ,对海拔 2 0 0 0— 30 0 0m汉族城、乡学生的体质状况作 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 ,为高原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5年间 ,青藏高原汉族学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 ,发育水平有所提高 ,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推迟 ,单细、瘦弱的体型特点有所改善 ;肺活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部分素质能力虽有不同程度提高 ,但提高幅度不大 ,其中 ,耐力素质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自1980年以来,我国学生体质调查已形成制度,辽宁省也自1985年先后进行了4次学生体质调查。定期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检测,对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体质的现状、特点,系统地连续观察其生长发育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会及时提供科学的依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参与1999年辽宁省体质健康调研测试的全省14个市6~18岁年龄段的78050名中小学生,各年龄段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四个组人数分别是22897人、22477人、16349人、16342人。1.2 研究方法为了使14个市中学小生各年龄组的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S…  相似文献   

9.
采用体质测定法和田野调查法,通过对汉族和彝族大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彝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显著性优于彝族男大学生,彝族男大学生在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指标优于汉族男大学生,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彝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体质测定法和田野调查法,通过对汉族和彝族大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彝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显著性优于彝族男大学生,彝族男大学生在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指标优于汉族男大学生,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彝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忻州市初中学生的体质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忻州市三所初中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城乡对比的分析研究,并与2010年山西省初中学生体质调研测试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形态上和山西省平均水平相比在身高体重方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身体机能上,忻州城市男生的肺活量低于山西省的平均值,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女生的肺活量高于乡村女生的肺活量,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速度素质上,忻州市的男生成绩好于山西省男生的平均值,并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女生的成绩整体上低于山西省女生成绩的平均值,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柔韧性素质方面,忻州市乡村男生和女生的柔韧素质水平整体上低于山西省同年龄段的平均水平,并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大同市与全国汉族中学生身体机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5年大同市13-18岁汉族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机能进行分析,并与全国13-18岁汉族中学生的身体机能测试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发现大同市中学生身体机能发育水平都低于全国水平,总体表现为城乡男生低于全国水平,而且差距较大,而城市女生虽然也低于全国水平,但是差距不大。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建议,为改善大同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完善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推动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生身高发育高峰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我国汉族和27个少数民族学生身高发育高峰年龄(简称MGA-H)。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汉族男生MGA-H为13.148岁,女生为12.713岁。MGA-H在城乡合并组、城市组及农村组均是北方略早于南方,大多数城市组略早于农村组。少数民族男生MGA-H最早是侗族,为13.043岁,最晚的是维吾尔族,为15.128岁;女生以彝族最早,为10.095岁,东乡族最晚,为13.175岁。MGA-H与月经初潮呈中度正相关。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为利用MGA-H方法处理横剖面资料来比较群体的生长发育速度是一个较好的、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傣族与汉族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汉族与傣族中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速度素质方面,汉族男生优于傣族男生,傣族女生则优于汉族女生;在耐力素质中方面,13岁这个年龄段傣族男女生均优于汉族男女生,14、15岁则汉族男女生优于傣族男女生;力量素质方面,傣族男女生总体上优于汉族男女生;柔韧素质方面,汉族男女生优于傣族男女生。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安徽省芜湖市不同类型的三所中学的200 名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学生问卷进行研究。对影响中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种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推断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城市的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李涛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5):401-402,383
利用青海省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对土族和汉族女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土族女生身高普遍低于汉族,胸围土族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超过汉族,有增加趋势。土族女生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普遍高于汉族女生。50m跑、耐力跑、立定跳远土族女生普遍好于汉族女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教育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2014年16-18岁高中生体适能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总体水平一般,其中城男、城女的身体质量指数分别优于乡男、女,乡男、女的肌肉力量、柔韧性、下肢爆发力和速度分别优于城男、女,男生的速度素质具有较高水平,男生的肌肉耐力处于不及格水平.分析发现课时安排不当、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和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等是重要原因,因此提出出台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体育教师加强学科能力教学和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江苏省7-17岁城乡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和成因,为提高中小学身体素质和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江苏省中小学体质调研资料,对7-17岁中小学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江苏省城市男生仅在50米跑中14岁的成绩和坐位体前屈中7岁的成绩好于乡村男生,其他年龄组指标均小于或等于乡村男生;城市中学女生在力量方面明显低于乡村女生,其他素质仅在个别年龄组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造成江苏省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显著性差异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生活方式因素。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明清  张建军  易锋  卫明 《体育学刊》2001,8(6):100-101
对湖北省1991~1999年初中学生身体素质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湖北省初中学生身体素质与1991年比较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的发育水平城乡差异缩小。建议采取开展体育教学技师评估,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等多种措施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中学生体育课中晕厥发生的原因和危害。方法:问卷调查法、跟踪考察法、文献资料研究法。结果:发生晕厥的女生多于男生,女生多发于15.1-17岁,男生多发于13-15岁;上课练习(比赛)时发生率最高;以血管迷走性和低血糖性晕厥发生率最高;晕厥发生时有26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其它损伤;66人预后良好,只有1人反复发作。结论:中学生体育课中发生晕厥与体质差、情绪紧张、减肥或饮食营养不当、长时间站立、高温高湿天气和末及时补水补盐、运动方式不当和本身有器质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在体育课的练习和比赛中发生晕厥同时可能合并有其它损伤,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身心影响;应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加强体育课中的体育保健和医务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