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用心阻抗血流图测得其心功能20项指标,引入多元分析法评价血流动力学状况。甲亢者除了呈现高输出低阻力心功能改变以外,其舒张功能也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用心阻抗血流图测得其心功能20项指标,引入多元分析法评价血流动力学状况,甲亢者除了呈现高输出低阻力心功能改变以外,其舒张功能也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5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心阻抗血流图中,(1)C波形态:血压正常组(n=33)表现为正常型9例,占28.13%,切迹型19例.占59.38%,迟缓矮小型3例,占9.3%,双峰型2例,占6.26%;高血压组(n=22)正常型5例,占22.72%,切迹型9例,占40.91%,迟缓矮小型6例,占22.72%,双峰且矮小型2例,占9.09%。(2)C波波幅:血压正常组为20.36±4.59Ω/s,与健康对照组的25±6Ω/s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级为14.58±4.46Ω/s,与健康对照组和血压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3)C波上升时间:血压正常组为0.78±0.13ms,高血压组为0.84±0.18ms,与健康对照组的0.5±0.17ms相比,均明显延长(P<0.01)。本结果提示:糖尿病在心阻抗微分图中的这些表现特点,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尤其对隐匿型糖尿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长期的运动训练可引起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重塑,而这些适应性变化又与运动项目、运动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其发生的确切机制还尚未完全明晰。通过实验观察不同负荷方式运动对散打运动员心脏泵血功能的应激性反应,用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分析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14名校散打队男子一级运动员通过最大有氧功和最大无氧功测试,分别于运动测试前后测定心脏泵血功能指数。结果在最大有氧运动中,CO、CWI、C、CI、MAP显著增大,TPR发生显著降低,SV变化不显著;在最大无氧运动中,TPR降低较少,MAP上升较高,CO、CI未见明显变化,SV在最大无氧运动中较最大有氧运动略上升。结论在最大有氧运动中,心脏承受相对低的后负荷,相对高的前负荷的刺激;在最大无氧运动中,心脏克服相对高的后负荷。这是两类不同形式运动对心脏形态和功能长期适应性变化机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方法 :应用同步 12导联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了 90例心血管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及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 :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较窦性心率者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明显延长 (P <0 .0 1) ,左房内径明显增大 (P <0 .0 1) ,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与左房内径显著相关 (r =0 .76、r =0 .81、P <0 .0 1)。结论 :P波离散度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进而引起心脏电生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心阻抗图(ICG)能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状态、心肌收缩力和心室顺应性等。作者采用心阻抗图对25例室性早搏患者进行了观查,发现在一次室性早搏后心肌收缩力明显加强,其中C-dz/dt、HI、SV、EF、SW明显增加,而PEP/LVET明显变小,Q-Z间期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颅内高压患者经颅多普勒(TCD)各项检测参数及频谱的变化,探讨TCD在监测与评估颅内高压患者颅内压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符合诊断的患者应用TCD进行临床监测,分析各年龄段患者TCD的各项参数(Vs、Vd、Vm、PI、RI)和血流频谱特征并与同龄段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TCD显示,Vd及Vm下降,PI、RI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Vs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其血流频谱在颅内压升高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改变:即ICP增高初期,血流频谱表现为收缩峰变尖锐,而平均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部分病例表现为收缩期间与舒张期血流速度均升高,频窗紊乱,Lindegaard指数(VmMCA/VmICA)>3,提示脑血管痉孪;随病情发展,脑血流速度进一步下降,频谱表现为收缩峰尖锐高阻波形。当脑血管阻力进一步增加,TCD监测频谱表现为高尖的收缩期正相血流,舒张期逆向负相血流的"振荡波",当颅内压接近舒张压时,舒张期血流消失,频谱表现为"钉子波",病情进展最终血流信号减弱直至消失。结论:TCD可直接提示脑血流灌注的状态,反映颅内压的变化,以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是否尚存,对于病情判断以及颅内压增高的早期干预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当TCD频谱表现为收缩期血流正相而舒张期血流负相的振荡波、收缩期血流钉子波或无血流信号,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8.
人体心脏功能不但与心肌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心脏功能还与心肌胶原网络有密切的关系。在高血压及高血压心脏病中,心肌胶原网络随着病程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且心肌胶原网络的不同改建,对心脏功能的恢复及愈后情况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将探讨高血压心肌胶原网络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空腹和餐后,有氧运动对II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特性、前B1一HDL浓度、体外HDL,清除巨噬细胞胆固醇和抑制LDL氧化能力的作用。方法:受试者分为三组,健康对照组(A,n=11);II糖尿病运动组(B,n=11);II糖尿病不运动组(C,n=11)。A和B组进行4个月的有氧运动。所有受试者都进行一次脂肪餐负荷试验以分析各种参数的基础值和最后值。结果:运动没有改变体重、BMI、血浆总胆固醇、LDL、HDL、TG、胰岛素浓度和HOMA—IR,但是降低了腰围。HDL3没有变化,有氧运动没有改变其清除细胞胆固醇的能力。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能改善饥饿状态下HDL,阻止LDL最大氧化率能力的15%,降低餐后血浆前β1-HDL浓度,表明增加前β1-HDL向大的、更加成熟的HDL转化。就此而言,规律的有氧运动增加健康人空腹和餐后的HDL2和TG,增加糖尿病患者空腹时HDL2和TG。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改善HDL抑制LDL氧化的效力,帮助HDL成熟。这个结果不依赖于胰岛素抵抗的改变和血浆HDL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7,(21):126-127
目的:探讨经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行心脏永久起搏器起搏对心脏形态、起搏参数、QRS波时限的影响。方法:32例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11例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21例,并进行研究和随访。回顾性比较两者术中心室电极植入过程所需射线辐射时间。随访术后不同时期两者起搏部位对左室舒张末内径、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及左室射血分数情况的影响。对患者行起搏器治疗即刻起搏参数及3个月后的电压、阈值、阻抗测定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传统右室起搏内部心尖部起搏较间隔部起搏对心脏LVEF及QRS时限影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和间隔部心室电极植入过程中,介入手术所需射线辐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患者所需的平均辐射时间不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后QRS波时限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QRS波时限短,表明室间隔起搏对心功能(LVEF)改善要明显优于心尖起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茶多酚对自噬的调控及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创新点:本研究提示了糖尿病可诱导心肌自噬水平增高,而茶多酚可抑制这一现象;相反,高脂血症可抑制心肌自噬,而茶多酚却能诱导被抑制的自噬。方法:各组大鼠造模成功后测定血中的血糖、血脂水平;心超检测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及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形态和数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SQSTM1/p62及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论:茶多酚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自噬水平改善糖尿病心肌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常规心阻抗测定方法采用日本RM-6000多导生理记录仪.结果对394例心功能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高血压组检测SV、CO、CI、AC均明显低于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临界高血压患者的SV、CO、CI、AC、TPR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病理性升高过程中,早期心功能即发生异常变化,并在发展成高血压后一定时期内心功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3.
正方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随处可见 ,其形状平整、对称 ,使人赏心悦目 .用怎样的平面图形才能折成正方体呢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问题及其它有关问题 .例 下面哪些图形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分析 :逆向考虑 ,看这些图形能否拼成正方体 .我们先来考察图 1,将 C作为下底面 ,设想各面折合起来 ,发现 E和 C是对面 ,B和 D是对面 ,A和 F是对面 ,为方便起见 ,记为 (E,C) ,(B,D ) ,(A,F ) ,故图 1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进一步来看 ,A与 F只要处于B— C— D— E的两侧 ,它们都是对面 .图 1     图 2     图 3图 4…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第二册 (必修加选修 )第十八章第四节电磁波中图 1 8 1 0 (如图 1所示 ) ,是描述沿某一方向传播的电磁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 .图 1图 1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是同相位的 .我在教学中发现 ,学生普遍认为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所以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相位差应是 π2 .学生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电磁波中的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相位差应该是多少 ?一、图中所描述的电磁波为平面电磁波 ,平面电磁波E和B同相图 1中所示为沿z轴传播的一定频率的时谐…  相似文献   

15.
动态心电图是便携可穿戴医疗设备记录的可以为心脏监护提供高质量信息的图表。利用开源工具,实现了长时的ECG时钟可视化分析处理,使用Python语言编程创建简单、明了的24 h Holter动态心电数据的时钟图,细化实现了心率和QT波的可视化时钟图,反映了心率的变化或者ST段提升。经验证,此方法可靠实用,为医生和病人提供了一个观测心脏功能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它是临床中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维生素C代谢后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某些糖尿病患者和部分血尿患者在用药后尿分析结果有较大差别,而治疗指标无明显改善,因而引起临床医师对检验结果的怀疑。跟踪分析发现,这部分患者均用维生素C作为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滑动变阻器是电路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滑动变阻器的实物如图1所示,在电路图中用图2表示.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它有A、B、C、D四个接线柱.把不同的接线柱连接到电路中(只把C、D或A、B接入电路,变阻器短路或失去变阻的作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不同.变阻器的作用有:  相似文献   

18.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变化过程可以用图象表示出来。本文通过几个具体例题的分析谈谈热力学图象在解题中的运用。一、p-V图和p-T图之间的变换。例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图1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此过程在图2的p-V图上的图线应为( )。 [分析与解]A→B和C→D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不同体积下进行的等容变化,由于AB的斜率大于CD的斜率,因此A、B状态的体积小于C、D状态的体积。在p-V图上这两条等容线离p轴的距离不同,A→B的等容线离p轴  相似文献   

19.
在两列波叠加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均等于两列波分别在该点引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和.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来探讨“波的叠加”问题. 一、波的稳定干涉中的相关叠加问题例1如图1为两个相干波源发出的两列波相遇时某时刻的干涉图样,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两列波的振幅分别为5 cm和10 cm,点C为B、E 连线的中点.则: 图1  相似文献   

20.
<正>微分思想在高中物理乃至于物理学的发展中都极其重要,高中生学习微积分的知识尽管不是很多,但是对微分的思想应该还是懂得的,在物理习题中常常遇到多个物理量变化相互联系的问题,有时运用此思想解决问题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微分思想的渗透例1:如图1,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