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11,(12):44-45
什么是联合疫苗?联合疫苗是将几种疫苗合并起来制作成一种疫苗。捌门熟悉的联合疫苗有二联、三联疫苗,如白喉一破伤风二联疫苗、百日咳一白喉一破伤风三联疫茧、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联合疫苗等。  相似文献   

2.
幼儿在冬春季最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幼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脊髓脑膜炎(简称流脑)、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白喉、百日咳、麻疹、水痘、猩红热、腮腺炎等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原体有的是细菌,如流脑、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有的是病毒,  相似文献   

3.
幼儿在冬春季最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幼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脊髓脑膜炎(简称流脑)、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白喉、百日咳、麻疹、水痘、猩红热、腮腺炎等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原体有的是细菌,如流脑、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有的是病毒,  相似文献   

4.
上期我们了解了春季多发的流感、麻疹、腮腺炎的防治措施,本期继续学习一下另外两种春季高发的传染病——水痘和儿童手足口病。这两种病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妈妈们应了解它们的症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最重要是提高小朋友的抵抗力,预防病毒的侵扰。  相似文献   

5.
秋冬季气候变化大,昼夜温差大,加上幼儿园是人群高度密集场所,幼儿的抵抗能力弱,以及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等因素,容易引起流感、乙脑、霍乱、菌痢、甲肝、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传染病。如果处置不利,还极易引发爆发流行,对幼儿园的教学秩序及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小儿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如感冒、麻疹、扁桃腺炎、腮腺炎或身体其它部位发生炎症时,就会发热。发热时血液里的白细胞增多,并大量积聚到感染的部位,产生活跃的抗体。这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肝脏解毒功能加强,可增加病人的抗病能力,对防病、抗病很有  相似文献   

7.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富含靛甙、β——谷甾醇、氨基酸等多种药理成份,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及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对感冒、流感、流脑、腮腺炎、红眼病、麻疹等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1 常见疫苗简介 1.1 计划内疫苗我国目前实行的计划免疫,主要是针对7周岁以下儿童,有计划、有步骤地接种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TOPV)、百白破三联合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HBV)等5种疫苗,以防治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及乙型肝炎等7种疾病。此外,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风疹、腮腺炎疫苗,现在也被国家列入计划免疫的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9.
春天,乃万物复苏的季节,阳气渐长,人体亦随之萌发。春末夏初时节,气候多变,小儿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如感冒、肺炎、麻疹、水痘、腮腺炎等。中医认为,春天多风,五行属木,应肝,故春季养生应注意以避风邪、养肝为主,为此,人类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运动、情绪等调养阳气以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0.
春季是小儿一年中最容易得病的季节,家长应针对孩子的体质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春季疾病大致可分以下三类: 一、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如麻疹、风疹、水痘、上感、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由空气传播,预防此类疾病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提高幼儿抗病能力;②保持室内空气  相似文献   

11.
何芳  邹燕  邓燕红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2):63-64,83
目的:根据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1年麻疹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麻疹发病的性别、年龄与季节分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整理总结历年检测结果。结果:2007-2011年共收集到疑似病例血清409例,IgM抗体阳性病例153例,阳性率37.41%。春季阳性率高(40.53%),IgM抗体阳性年龄为3个月-40岁,8个月龄组阳性率最高(56.86%)。结论:麻疹IgM抗体的检测是快速确诊病例主要方法之一,冬春季仍是麻疹发病的高峰时段,1岁以下儿童是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2.
说起来事情已经过去几年了。然而,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影响及深刻教训,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1990年春天,我们幼儿园中(2)班有个小朋友患了“腮腺炎”,小(1)班有个幼儿患了“麻疹”。当时,我们并没当回事,只是按常规对患儿进行了治疗和处理;园领导听了  相似文献   

13.
春季是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流感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体质较弱的幼儿很容易受到这些传染病病毒的侵袭而影响健康。怎样才能使幼儿避免受传染呢? 一、坚持晨检,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晨检过程中,可以采用食醋喷喉(食醋与凉开水比例为4:10)。食醋能杀灭或抑制嗜碱性细菌和厌氧菌的滋长,杜绝细菌从呼吸道侵入。  相似文献   

14.
《陕西教育》2009,(5):73-73
本刊讯 4月13日,骆家坝中心学校召开幼儿园和一年级学生家长会,邀请乡卫生院杨医生在会上向家长宣讲了“手足口病、麻疹、风疹、腮腺炎、狂犬病、高致病性禽流感脑炎”等季节性传染病的传染途径、临床症状、发病特点、护理对策、药物治疗、预防接种诸方面知识,中心学校刘辉校长作了总结性讲话,用爱和智慧就学生的衣、食、住、行、学、接送、安全管护、生病照顾、心理援助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了全方位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发现有腮腺炎致聋的病例,应引起注意。腮腺位于外耳下方,邻近中耳、内耳。腮腺炎病毒可直接侵入中耳,从前庭侵入内耳或通过脑脊液、血循环感染致聋。腮腺炎致聋,一般在患腮腺炎的同时发生,出现耳聋、耳鸣,耳内发闷、头晕现象。若发现早,及时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如果误诊、治疗不及时容易致聋。患腮腺炎的儿童若出现双侧  相似文献   

16.
瑞典斯德哥尔摩胡丁厄教学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人类即使在小时候得过腮腺炎或注射了腮腺炎疫苗,也不能保证终身具有了对这种疾病的免疫力。 研究小组负责人克拉斯·厄维尔副教授说,这主要是因为腮腺炎病毒类型多种多样,得过腮腺炎或注射了腮腺炎疫苗的人也只能对其中的一种病毒产生抗体,而这种抗体对其他类型腮腺炎病毒则不起作用。迄今,该研究小组已确定了9种不同类型的腮腺炎病毒。因此,要想有效地防止腮腺炎的传染,就必须查明流行的是哪种腮腺炎病毒,以便使用对症的疫苗。 前不久一名22岁的瑞典女子染上了腮腺炎,而她在小时候就患过这种病。人们目前普遍认为,人类只要得过一次腮腺炎或注射了腮腺炎疫苗,便拥有了终身不再受传染的免疫力。厄维尔说,看来,这一看法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7.
麻疹的预防     
麻疹是幼儿期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会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随着唾沫飞扬传染他人。抵抗力较弱、未患过麻疹或没注射过麻疹预防针的小孩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夏、秋很少,冬季渐增,春季最多。约有百分之九十发生于三个月至五岁的儿童中。麻疹初起时类似感冒,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眼睛发红等。发热二、三天后,在口腔颊部粘膜可见针尖大小的白色斑疹。三至五天后开始出皮疹,先从耳后、额、颈、胸、背,最后到四肢,然后逐渐消退。麻疹容易并发肺炎,对于儿童的生命有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瑞典斯德哥尔摩胡丁厄教学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人类即使在小时候得过腮腺炎或注射了腮腺炎疫苗,也不能保证对这种疾病具有终身免疫功能。 这个研究小组负责人克拉斯*厄维尔副教授介绍说,这主要是因为腮腺炎病毒类型多种多样,得过腮腺炎或注射了腮腺炎疫苗的人只能对其中的一种病毒产生抗体,而这种抗体对其他类型腮腺炎病毒则不起作用。迄今,该研究小组已确定了9种不同类型的腮腺炎病毒。因此,要想有效防止腮腺炎的传染,就必须查明流行的是哪种腮腺炎病毒,以便使用对症的疫苗。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本文就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总结如下:1挖掘教材,加强对常见病的认识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二部分细苗、真菌、病毒;第四部分人体生理卫生都涉及到有关常见病的知识,在授课时可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有关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l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伤寒、肺结核、肺炎、脓抱病、毛囊炎、疖、百日咳、扁桃体炎、猩红热、中耳炎等是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腮腺炎、乙型脑炎、脊住灰质炎、水痘、麻疹、出…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以散发为主,也可引发流行。腮腺炎起病较急,症状类似感冒,初始伴有畏寒高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两侧腮腺肿胀,局部皮肤发亮紧张,有弹性感及压痛。腮腺炎的传染性较强,传染时间也较长。在冬春两季,幼儿园和托儿所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病孩耍尽快隔离。一般可采用紫外线消毒、喷洒来苏儿水空气消毒等方式来预防腮腺炎的流行。由于腮腺炎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医学上还很少有疗效非常满意的药物。因此,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①得了腮腺炎后要卧床休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②多喝开水,常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③宜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豆浆、米汤、甘蔗汁、蛋花汤等,尽量减少咀嚼动作,以免加重疼痛。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