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在休闲体育中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进入休闲,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小康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民间传统体育,承载着东方人特有的与自然和谐同步的休闲娱乐观,在休闲时代将获得新生的土壤,极大地丰富和充实由西方体育独领风骚的当代体育,也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纪复兴写下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家园,是实现"健康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以武术、太极拳、八段锦、导引术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实现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和娱乐身心的有效手段,也是凝聚民族情感、促进文化认同和实现文化传承的有益路径。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同、传承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城镇化、认同焦虑、受众单一和推广危机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必须克服的挑战。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要建好三个点、抓住两条线、形成一个面,做到点线面全覆盖和相结合,形成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齐抓共管的良性治理体系,是解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日渐式微、难以进入社区和推广治理效能不高的政策路径,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落地生根的关键路径,还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体育课中的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体育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研究着重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民俗、礼仪、节庆历史发展进程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体育,试图通过少数民族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汇于农村学校体育课中,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凝聚民族感情,保护、传承、弘扬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提供可行性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哈尼族勤劳、勇敢、纯朴善良、能歌善舞,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稻作农耕文化,同时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作为哈尼族体育文化重要内容的哈尼族武术源远流长,是哈尼人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华民族武坛一颗璀璨的明珠。哈尼族武术称为'克腊敌',意即'脚手打'。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休闲时代体现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体育进入休闲,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小康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在休闲时代开展体育活动,其重要特征是满足人们的个性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运动休闲元素。民族体育由于能够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将重返世界体育舞台,尽显本土的文化魅力。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承载着东方人特有的与自然和谐同步的休闲娱乐观,在休闲时代将获得新生的土壤,极大丰富和充实由西方体育独领风骚的当代体育,也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纪复兴写下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构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尤显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进行了辨析,认为目前的分类方法及标准有待商榷,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分为武术、中华养生术、中国摔跤术和民间民俗体育四类为宜。  相似文献   

7.
中心与边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成为国际间竞争的重要方面,文化竞争力成为衡量国力的重要指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被赋予了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使命。由于历史积淀等原因,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关系只能是中心一边缘的区位关系。走向边缘是体育全球化中留给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唯一可能和可取的选择,是我们目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必须面对的现实。边缘不等于绝对落后和无所作为,也不等于没有发展和不能发展,它只是相对于西方体育的发展优势而言的。走向边缘,回归中国将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迈向新时代,开始一个巨大发展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21世纪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必须理性的审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交融并不是民族文化的泯灭。中西体育文化由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中国传统体育的相对独立性,本就是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在作贡献。2008北京奥运,将为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和共同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闽台民俗体育文化的渊源及其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历史学、文献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方法,考察民俗体育的文化景观,探究闽台民俗体育的渊源,从学理上阐述台湾所谓的“本土体育”,其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闽南地域特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闽南民俗体育文化,对促进民族认同,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其文化本体中处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踪迹。作为身体文化,中华民族体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在文化本质上显然是趋同的,但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却十分明显,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道德追求。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西方体育文化所内涵的道德化诉求,只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鸿沟导致了二者之间道德诉求差异性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纷繁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为世界人民所仰慕.气功养生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强身健体之瑰宝.当下,健身气功是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从中华民族悠久的五千年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产物,它是气功的一种,是传统气功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项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世界体育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文章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研究健身气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包括对利益共同体、心理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认知,同时也包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扎根于农村社会的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性的裹挟下逐渐形成竞技发展、保守传承两种极端发展趋势,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发展急需一种能够支撑其发展的精神内核来指导其发展,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也能够分别从思想基础、物质条件、价值取向、制度保障四个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可能。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振兴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9100多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4%。各少数民族同汉族一样,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包括体育,享受着完全平等的权利。他们不仅经常参加当今世界上流行的体育活动,如田径、球类、体操等,同时也保留并向前发展着各民族自己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同民族所创造的体育活动有着本民族的特征和地域的文化特征,并形成一种文化传统积淀。这些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宝库。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开展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积极倡导,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14.
原始宗教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建 《体育科技》2005,26(2):1-3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共同创造出许多灿烂而悠久的文化;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体系,也经历数千年的历史。在少数民族体育运动起源及体育文化形成发展过程当中,原始宗教有着重要的影响。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观念、巫术、禁忌、宗教节日以及民间传说等。  相似文献   

15.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0  
中华民族体育是祖先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它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竞赛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等身体运动内容,又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具有活态性、地域性、民俗性、群体性等特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依据《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所提出的方针原则,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在发展中体现原真、生态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认为,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和将要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民族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它是反映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为该民族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特殊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体育都是民族体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民间体育由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组成,传统体育又可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互有交叉,但两者并不等同,而是并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体育文化指人类在体育运动及其相关领域中生产或创造的物质产品、思想观念、制度、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它包括了人类在体育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体育文化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之一,也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精神动力。体育文化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着价值引导、行为规范、舆论支持和文化积累等作用,充分体现在思想意识的创造性和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过程中的能动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现代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余学好 《体育学刊》2004,11(3):54-57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地域性特征,也是各民族文化的反映,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自然的筛选,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在由自然性向规范性过渡中进行了走向世界的尝试。民族体育传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保留其基本文化内涵,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民俗与民族传统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与民族传统体育梁柱平我国幅源辽阔,人口众多。五十多个民族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特点,风俗习惯。几千年来共同为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民族传统体育就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俗语说“百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