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由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内容组成。试卷仍然采用拼盘式,各学科试题完全独立,没有综合试题。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体,着重考查了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考核是试卷考核的核心部分,试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英语     
一、2001年我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分析 (一)总体情况:总的看来,2001年中考英语试卷在试题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方面有了进一步改进,试卷突出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词汇和语法测试中强调试题的语境化,设置尽可能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加强阅读能力的测试,特别是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注意到试题对初中英语的教与学,实施素质教育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研究近年大量语文试题的基础上归纳出语文考试的大致趋势;主观性试题的比重越来越大,客观性试题大大减少;开放性试题逐渐增加,重视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倡探究,鼓励创造;课内外结合,重视语言积累和文化积累;注重考查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注重学科之间的综合;注意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设计考试题,试卷日益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听说读写全面考查;作文测试紧扣时代脉搏,直面现实生活,力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人生,写出真情实感;立足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强调学以致用;试题设计越来越新颖,考试方式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发展趋势设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科目是高考改革的大胆尝试 ,开创了考试的一种新的形式。试题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改革的新要求 ,同时 ,立足于中学实际 ,稳中求进、稳中求改 ,为推进高考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1.1 测试要求的稳定性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两年的试卷结构、题型、题型比例基本稳定 ;试卷中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三学科内容的占分比例、学科内综合与跨学科综合之间的比例是稳定的 ;试卷的难度 ,难、中、易三档试题的分布也是基本稳定的。今后即使作调整 ,也不会大起大落。以能力考查为主导 ,考查学生对所学相…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育部对高考进行改革,实行综合能力测试,其指导思想是加强能力培养。原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马金科在2000年就指出,综合能力测试“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自2000年开始至今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基本上按照这种指导思想命题,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创意、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能力要求恰当的好题。而且,除2000年的试卷仍带有老高考传统的痕迹外,其他年份的试卷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但是,2006年的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历史试题却令人觉得怪异。笔者认为,这涉及高考命题的能力要求、难度和科学性的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在贯彻能力立意命题理念的基础上,借助各科核心知识点注重考查学生应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语言叙述清楚流畅、意图表达准确,题型配置稳中求变,稳中求新。试卷从整体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创新性值得称道。试卷难度与2008年相比有所变化,大多数试题难度控制较好,是一份较成功的选拔性试卷。  相似文献   

7.
2004年高考理综能力测试中生物试题仍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和学科间知识综合渗透为辅的形式出现,突出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就2004年高考理综试卷生物试题作一解析,期望对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文科能力综合测试,体现了中学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和中学素质教育的方向。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地理学科试题,总体上遵循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更加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侧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测试,注重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从2002年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题来看,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①题型设置新颖。一般都是以一个典型的情境为主线,通过组合式、连锁式、复合式等形式,设若干小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地理学科的不同知识部分以及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层面的内涵,或者分别考查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试题特点。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对知识要求基础、题型传统、难度稳中有降。2003年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难度值为0.52,2004年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难度值在0.52—0.60之间。试题形式稳中有变,不再出现无机框图推断无机化合物的试题形式,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同分异构、有机反应类型的知识内容,不再以有机框图题形式出现,虽然试题形式有变,但考查的有机化学知识内容变化不大,试题难度也有所下降。重视考查化学计算问题,以及从定量的角度思考判断化学问题,如:第9、10、12、13、29题。在理化生学科综合方面有所体现,如:第6题、第31题(1)小题是生物与化学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第16、19题是物理试题中渗透化学知识。但理化生学科间的综合程度依然很小,可见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依然遵行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为辅的试题设计原则。对化学知识内容的考查覆盖面不大,常见热点知识依然出现。试卷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化学实验技能、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测难以有所体现,如何对这些方面展开测评也是化学学科教学考评中的难点。总之试卷依然较好地体现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对中学化学教学起到“扎实基础、体验过程、减轻负担、培养能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仔细读了测试题后,觉得试卷的形式和结构,试题涉及的考查内容和要求与考试说明是一致的。和去年江苏、浙江、吉林三省的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相比,今年的试题更好的体现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特点,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相似文献   

11.
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全国或分省卷试题,针对历史学科素养与能力考查主要体现在:基于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实现对历史时序及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的创新考查;运用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材料,从新情境、新问题、新角度考查考生对史料进行多方面的、真实的解读能力和形成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其目标是对学习的能力与潜力的考查;基于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能力目标,创新历史学科思想素养的考查;基于跨学科知识融通的命题形式,立足于社会学科知识及内容的有机结合,拓宽综合素养能力考查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化学综合性实验的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分析能力的角度研究 ,设计了三类化学综合性实验 ,即综合知识链接、障碍点排除、实际项目引进 ,并在电大教学中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 19982 0 0 0年综合能力测试题 ,选择典型例题作了简明分析 ,阐述了在目前我国的高考改革中所试行的“综合科目考试”与“综合能力测试”的区分  相似文献   

14.
化学综合创新型实验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依托现代化的测试技术,在化学类的实验课程中增设大型综合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环节。精选的内容起点高,综合性强,易于实现兴趣与知识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造就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一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现今的就业状况,提出一种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模式.通过考核内容的层次化、组织管理方法的合理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及考核方式的创新,改变了学生在实验环节中的被动局面.通过多个阶段的实践过程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概况,并从比赛模式、规则及其赛题特色等方面讨论了该赛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该赛事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分析了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特点,阐述了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与工程训练的关系。通过参赛营造重视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的氛围,实施基于探索式学习和问题研究式学习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探索基于全过程创新训练实践教学模式,扩大工程训练的开放性,提高工程训练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是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它更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继承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奠定民族科学辩证思维之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金锐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126-127
文章针对学科竞赛在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展开分析,梳理学科竞赛现状,阐述其在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学科竞赛因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未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并且在一些需要提升的能力上,能效也略显不足,不能满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需要得到改善。文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开展学科竞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提升策略,以期通过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