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会》2005,(1):7-11
(排名不分先后)一、全国性民间组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女法官协会中国女检察官协会中国消防协会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老教授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国职工教育和…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下的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以及解决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都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发挥中国精神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通过对中国精神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精神的升华以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为研究方向,探讨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增乐  戴源 《科教文汇》2009,(10):239-240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国哲学正在成为我们阐释中国传统思想的完美方式。中国哲学强有力地直接统摄中国思想,并使中国思想以中国哲学为灵魂。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马克思化,正是中国哲学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科技通报》2005,21(2):184-18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0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GJFD)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万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13,(13):9-9
夏春涛研究员的报告从如何理解“中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实现“中国梦”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五个方面,对“中国梦”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报告回顾了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利用有效的媒介手段,科学地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传输中国式的观念价值和思维智慧,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理应成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媒介.本文探讨了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即如何借助中国英语这一语言媒介,如译介中国经典书籍、优秀文学作品,利用大众传媒举办文化贸易活动,建立中国英语语料库等途径实现中国文化输出,从而促进中国文化全球化,向世界更多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25年里面,中国的经济有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不过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的崛起至少应该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中国经济的崛起.第二层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崛起.第三层是中国文化的崛起。就目前来讲,应该说中国经济的崛起远远快于中国企业家的崛起。中国企业家的崛起又远远快于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崛起。据估计,2050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如果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没有地位.我想我们仍然不能认为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屹立在世界上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当然,文化的崛起需要走漫长的、遥远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李晨 《金秋科苑》2012,(19):21-21
10月13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承办,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作物学会协办的第二十次中国科技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杨凌区召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真正的中国化,并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的必然趋势。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旗帜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是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1 中国资讯行数据库概况 中国资讯行有限公司(China INFOBANK Limited)是香港的一家专门收集、处理和传播我国商业信息的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5年.该公司推出的中国资讯行系列数据库,内容覆盖中国经济新闻、中国企业产品信息、中国统计数据、中国(含香港)上市公司资料、中国法律法规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6-27
近日,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信部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共同指导,中国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联合举办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系列活动第一场暨中小企业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传统家具为依据,介绍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各个时期的代表特征,详细分析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构造模式,说明了中国传统家具造型风格的演变可以解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当今社会中,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传统家具的新的构造方式,得出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与传承应该继承家具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体育人文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缩影。中国体育的人文精神,就是中国人民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切。中国的发展需要奥林匹克运动,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双向需要刺激了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月15日,创新城市工作与多学科协同共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土地学会12家学会共同协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出席研讨  相似文献   

15.
王伯敏 《科教文汇》2010,(28):I0003-I0006
王伯敏,浙江台州人,1924年出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论家、诗人、画家。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领头人。出版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绘画通史》《中国版画通史》《中国美术通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剪纸史》《敦煌壁画山水研究》《中国画构图》《古肖形印臆释》等56种著作。被授予首届国家级美术最高奖——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16.
宋振东  董贵成 《学会》2013,(7):52-64
"欲振中国,在广人才;欲广人才,在兴学会。"钱学森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主席,他亲自组建了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等学术组织并任理事长。他长期担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未来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等学会的名誉理事长。钱学森在组建学术组织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系统性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化学有百年的历史,而体制化的历史不过50年。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始于欧美留学生在海外创建化学社团,中国最重要的化学社团——中国化学会是由清一色的近代留学生创办的,这是中国近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重要标志。留学生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的局面,建立了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体系。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创建了中国近代化学研究体制,它意味着近代中国社会对化学家共同体及其活动和价值的正式承认。在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进程中,中国近代留学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就,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刊物,包括《自然》、《科学》、《美国化学会会志》等上面发表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学术论文。化学学科院士是中国近代以来化学家社会角色的最高体现,而中国近代留学生是20世纪中国化学学科院士群体的中坚,为中国化学体制化的各个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谁在关注中国?关注中国哪些热点主题?对SSCI与A&HCl两个数据库于1975-2007年间发表的中国主题文献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美国、英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等成为关注中国的主要国家;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是关注中国的主要大学;<中国季刊>、<亚洲研究>、<太平洋事务>等是发表中国主题文献的主要国际期刊;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社会转型、健康、女性、青少年、儿童等成为世界关注中国的热点主题.中国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领域的研究者应该对中国进行更多的、更深入的研究,并且积极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这对世界了解中国,以及中国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鲍仁国 《内江科技》2012,(10):47-48
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的变体,是英语进入中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本土化的结果。本文在前人对中国英语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英语"词汇的来源、构成方式两方面对中国英语的词汇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谢丽萍 《内江科技》2010,31(12):93-93
本文归纳了中国英语的三个主要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逐一指出了中国英语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意义,并特别指出中国英语应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以传播中国文化,承认和研究"中国英语"对中国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