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应用遴选出的“985工程”高校建设绩效评价的投入和产出评价指标,对我国部分“985工程”高校建设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进行了绩效排名,对当前我国“985工程”高校建设的绩效进行比较分析,为推进“双一流”建设、合理配置高校资源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高校生产效率以及“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效率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探寻影响“985工程”实施效率与绩效的关键因素。首先,本文清晰地界定高校资源配置效率及生产效率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985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工程二期开始推行的科技创新平台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及“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开展的基本情况。其次,从经济学角度提出考察我国“985工程”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思路,应用动态权重分析方法,分别将2001—2007年间“985”高校与非“985”高校的科研与教学生产效率增长分解为3个部分,即“高校内”、“协方差”及“高校问”部分。  相似文献   

3.
选取"专任教师与科研机构人员"与"科技经费"为科研投入指标;选取"专著数"、"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总数"、"鉴定成果数"、"成果授奖数"以及"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为科研产出指标。以《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与《湖南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13至2015年三个年度的面板数据为数据来源,研究湖南省27所公立本科院校的科研绩效状况。三年间超效率得分均值超过100%的高校仅占三分之一;无论是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985工程"及"211工程"高校高于老牌本科院校,老牌本科院校又高于新建本科院校;同一层级内部超效率值大于100%的高校与高校科研实力呈正向相关关系。不同层级高校科研绩效与所处层级高校科研实力呈正向相关,"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以及地方老牌大学不仅能够产生更多的科技成果,而且可以产生较好的科研绩效。国家应当加大对高校尤其是研发能力较强的重点院校的科研经费投入。相关指标数据比对发现:部分评价指标的统计数据填报口径不一致,单纯依靠某一个渠道统计数据可能会影响评价结论的形成。建议各级科研管理部门以及项目参与的高校,完善科研财务评价和项目评价结论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学术创业是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实现高校“第三使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学术人才加入到学术创业的行列,廓清学术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对于提升学术创业的成功几率、提升高校学术成果转移能力和建立学术创业生态十分重要。通过国外高校案例分析和国内高校调查访谈发现:高校、产业和政府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学术创业均有重要影响,并在潜在学术创业阶段、新兴学术创业阶段和和成长学术创业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针对学术创业不同阶段的影响要素,高校与产业、政府应协同采取依据不同阶段的针对性措施和政策,以此才能更好地助力高校构建学术成果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生态体系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既依托高校,又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很好地将高校专利成果与市场连接,可以作为托管机构帮助高校进行专利托管,尤其适合作为高校职务发明的指定托管机构,运用完全托管模式对专利财产权进行处置。为充分发挥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在专利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我们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制环境、成立行业协会、提升专业人才职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高校生物医药专利转移速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提高专利交易效率,加大高校专利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首先通过对南京市高校生物医药专利的转移速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其次从专利知识特性、专利转移方和专利接收方三个层面设计解释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解释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筛选,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高校生物医药专利转移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年为南京高校生物医药专利转移的黄金期,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医药专利转移速度最快;权利要求数量、专利转移类型、专利类型、高校类型和接收方类型会影响专利转移速度。对此,建议提升高校生物医药专利质量,加速建设基于专利价值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利分级分类管理体系,探索开放许可模式,多渠道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实现专利由高校向企业的精准、高效转移。  相似文献   

7.
基于TOPSIS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术绩效为研究对象,以ES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建立基于TOPSIS方法的评价模型,对我国985工程中33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985工程首批高校的学术绩效位居前列,但985工程大学学术绩效的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36所“985工程”高校2005-2010年科研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情况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我国高校科研活动生产率年均增长2.9%,发展势头良好.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是高校科研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因,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9%和1%.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生产率波动趋势明显;不同高校间科研生产率差距较大;东部、中部和西部“985工程”高校科研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高校绩效考评机制目前在价值导向和激励约束功能上不尽科学、合理,影响了高校专利及时、有效转化。为增强教师从事专利转化的动力,高校应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下,完善有利于促进专利转化的绩效考评指标,构建激发专利转化工作积极性的分类考评体系,大力实施引导、推动成果面向专利和产业需求的开放性考评机制,为推进高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及促进高校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破除绩效考评方面的机制藩篱。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985工程"高校的技术转移效率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测算高校技术转移的有效性,深入分析非DEA有效高校的产出不足问题,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非有效高校与有效高校进行投影分析,探究高校之间技术转移效率的学习机制。研究表明,我国"985工程"高校的技术转移平均效率不高,有高达60%的高校是非DEA有效的,且这些无效高校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均存在产出不足的情况,需通过相互学习提高技术转移效率,优化投入产出结构以达到有效状态。  相似文献   

11.
2005年-2010年“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源质量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85工程”大学录取新生的高考分数可以用来分析新生入学质量.2005年-2010年的招生统计数据表明,“985工程”大学招生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生源质量与大学的区域分布有关,优质生源青睐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大学在属地获得的生源不一定最优;生源质量与大学综合实力和类型有一定相关性,学校综合实力排名与生源质量不完全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选取6个测量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985工程”大学“质量工程”实施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85工程”大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评选相对公平、不同类型大学“质量工程”实施成效存在差异、国家级建设项目对“质量工程”实施成效有较高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985工程"与"双一流"建设均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宗旨。以"985工程"和"双一流"政策文本为基础,利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为国家发展,政策阶段性目标呈高度稳定状态,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7个领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着力点,权威工具则是最常用的政策工具。相较于"985工程"政策,"双一流"政策更凸显了为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采用的政策工具箱也更为丰富。面对新形势,"双一流"建设仍存在重点建设身份固化、弱势学科边缘化、建设成效评价标准异化等风险,政府应通过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分离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关系,构建参照性评价标准等途径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体制变革,我国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来源由单一的政府投资转变为多种渠道筹措.本文以“985工程”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数据,从政府直接投资、服务与销售收入、科研经费和社会捐助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构成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MIT与沃里克大学:创业型大学运行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创业型大学概念被引入我国,但对其模式含义的理解却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对MIT和沃里克大学这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认为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是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特征,但由于不同大学的研究实力、经费渠道和文化背景不同,创业实现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MIT的创业起点是知识,沃里克大学是社会需要;MIT采用主导式的创业战略,沃里克大学采用变革式的创业战略;MIT是"自下而上"的服务型创业方式,沃里克大学是"自上而下"的公司型创业方式;MIT采用的是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沃里克大学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从借鉴的意义看,MIT的创业模式适合于研究型大学,沃里克大学则适合于非研究型大学。对于那些有意向创业型大学迈进的我国地方高校,其运行模式应该以应用研究为起点、以本地区产业发展为服务对象,采用"自上而下"的统一创业文化,创建集学术和创业于一体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17所本科院校659名辅导员的抽样调查,详细分析了“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和其他本科类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差异性,发现主要的差异集中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主观努力程度、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中的外在满意度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China's 985 Project, which came after the 211 Project, is a key program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create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high-level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vested a total of RMB32.9 billion in special funds for phase I (1999-2001) and phase II (2004-2007) of the project, assisting thirty-nine universitie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985 Projec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its participating institu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re were improvements in thei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their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was further consolidated. There are still large gaps, however, between the 985 Project schools and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leading research and top-notch researche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985 Project has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research models or research culture at the participating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election procedures for 985 schools are not open to the public. The universities selected gain a variety of immens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benefits, whereas schools not selected have in many ways lost a fair opportunity to compete.  相似文献   

18.
回答钱学森之问必须考虑师生互动这一重要因素,师生互动对于杰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仅有理论支撑,也得到了实践证明。生师比和班级规模作为影响师生互动的两个重要外部指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共同反映师生互动的效果。"985高校"作为培养杰出人才的领头羊,其与美国顶尖大学仍有较大差距。通过借鉴美国顶尖大学办学经验,结合学校现状,985高校应缩小生师比、控制班级规模。  相似文献   

19.
"985工程"大学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力军。以全国39所"985工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发展总目标定位、学科定位、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发展总目标定位趋同;追求学科门类齐全且忽视特色学科建设;类型定位分类依据不统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内容含糊、雷同且缺乏面向世界的气魄;服务面向定位缺乏侧重点且缺少引领社会发展的气魄,等等。合理引导并实现高校科学定位,需要正确处理政府决策与学校自主定位的关系,建构科学、公正、多样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湖南大学“985工程”建设以平台(基地)为“特区”,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赋予首席科学家相应的责权利,“985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