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当代语文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恢复传统,传承文化”的呼声越发高涨。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汉语热”“国学热”遍布全球。然而,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热衷网络、漫画等娱乐,迷恋影视歌明星、追求名牌服饰、哈日哈韩等现象屡见不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知道得却寥寥可数。如何加强中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全面培养其语文素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在网络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内涵、特征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做到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身的成长土壤,本文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表现中梳理实用理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承脉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心理中寻找“实用理性”的因素;并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实用理性”的区别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加以诠释,证明“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陈林 《江苏教育》2023,(2):26-28
“文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中国的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建设,都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叙事,都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一种“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与阐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中形成学校文化认同;应用与洞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照中演绎学校文化叙事;神入与自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中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超越。只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根”的作用,学校才能准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人民公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是针对现实“社会冲突”而提出的战略构想,但其文化渊源却相当悠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大同太平、民为邦本、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等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的和谐因子,实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在当前,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基因,必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印度传统文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印度传统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烈鲜明的专制主义大一统文化特征;印度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主张在宗教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具有极强的出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入世有为,伦理本位特征十分明显;印度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是“梵我同一”,追求对现实矛盾的佛性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过分强调均衡调和“峭偏不椅”。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奇妙的艺术,凝聚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和”、“道法自然”、“中庸之道”等思想都可以在书法艺术中得到印证.书法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融合又互相促进,存在着丰富的渊源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的渗透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和”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和”的观念出发 ,古代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文化 ,从而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迥异其趣。在一定程度上 ,“和”的观念造就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达 ,也成为阻碍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向近代科学文化形态演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 ,“和”与中国传统科学发展之间的悖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应有之道。  相似文献   

9.
与西方文化传统轻视“日常生活”不同,中国文化传统非常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因为中国文化中没有一个类似基督那样的宗教偶像.中国文化中人的核心价值在感性的生活中,将日常生活艺术化和审美化,一直是传统士人身体力行的传统.论文从艺术史的角度梳理士人“日常生活”在几个形态及前后的承继,以求在文化艺术史视域中把握这一重要士人传统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现代化,是伴随中国社会现代化整个历史进程的。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活动内化和积淀的产物和表现。基本特征:半大陆——半海洋文化;农业——封建文化;血缘——生殖文化;伦理——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模式:原生态模式——“儒道互补”;再生态模式——“儒释道合流”。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基本模式:原生态模式——“五四”文化精神;再生态模式——马克思主义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从网络文化自身属性的视角剖析了网络文化失范问题,从文化根源探究了网络文化失范的原因,揭示了网络文化失范问题的本质。认为从强化主流价值观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培养高度的网络文化自觉、建立并完善网络文化规制体系、提升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度等方面人手,构建全方位的规制体系并加以逐步完善,才能让网络文化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需求,摆脱失范问题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网络文化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 ,网络文化的研究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重视 ,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大亮点 ,并在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网络文化的特点、网络文化的价值、负面效应及对青少年的影响、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六个研究领域取得了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艰难历程,决定了中国传统化精华与糟粕并存。优秀的传统化对现代校园化产生积极的作用,那些消极和落后的因素则对现代校园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在现代校园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消除传统化中的消极因素,不断更新观念,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在继承中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必须理性地审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充分认识文化的交融并不是民族文化的泯灭。在中西体育文化从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中国传统体育的相对独立性,就是在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作贡献。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和共同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样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国家民族文化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现代企业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当前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的病症及应对之道等三个方面,揭示了现代中国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从自在的影响到自觉的吸收,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充分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简单介绍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这两种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进一步阐述这两种文化在当今时代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独特作用。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可以揭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规律,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今天,我国跨文化交流处于空前繁荣,许多人只是热衷于跨文化交际中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却忽视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文章就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同时就如何提高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素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饰物文化的起源,从人类对自然物质的认知开始。文化与饰物的关系是双向的,文化支撑饰物,饰物体现文化。中国饰物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成果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部分。由伦理而形成的社会等级规定,始终贯穿在中国古代传统饰物的设计思想和艺术装饰的原则上。不同的民族聚居环境,形成民族对事物认知的差异,形成了民族饰物文化的差异。各民族饰物文化的汇合,就组成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饰物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饰物文化。21世纪应是中国传统饰物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世纪。  相似文献   

19.
网吧行业是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领域。网吧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具有大众消费文化、青年时尚文化和城市社区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形态,具有传统文化价值解构与新型文化价值建构、青年文化空间与准公共空间等多重文化功能和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20.
唐君毅是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阐释儒家学说之思想价值为己任,尤其重视中囱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高扬起人文主义的旗帜,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转换的最佳途径,这对于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妥善地解决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冲突与融合等方面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