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挂"词新义     
最近"挂"字出现了不少新用法. 如今的大学校园,考试不过关早已不叫"不及格",而是叫"挂科",也常省作"挂".如: (1)期末考试终于到了,漫长的考试周过去了,我们很快都拿到了成绩,小虎和我都挂了两科,班里挂的人有大半.(越地南方论坛,2005年1月29日) (2)大学生现在都经常问道:"兄弟,这次挂科了么?"  相似文献   

2.
有位高一新生在课间对我说:"一篇作文要写八百字,太多了.我写不满那么多字."我问:"你能写多少字呢?"学生说:"我一般写到三五百字就没有话讲了."我们在走廊上说了一会儿话,又上课了,我对他说:"刚才我们说了五分钟的话,如果写到纸上,可能已经有两千字了."学生吃了一惊.因为他可能不觉得已经"说了那么多字",而作文时却像拿凿子刻石碑似的.多写一行字都累得慌.  相似文献   

3.
说起我的爸爸,我觉得用一个字来形容最恰当,那就是"鬼".我的爸爸并不是真正的鬼,而是有鬼的特点. 老爸的第一个外号是"烟鬼".他每天抽起烟来吞云吐雾,简直就像是神仙一般.看到老爸的样子,我和妈妈不停地劝说,可是我们的话却一点作用都不起,老爸反而变得更加变本加厉.老爸还振振有词:"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听来的这套"嗑".老爸的烟抽得厉害,基本上一天就得一包,真不知道这个"烟鬼"什么时候能够戒掉.  相似文献   

4.
学习《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课的生字时,我照例让学生谈谈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生:"您",上面是"你",下面是"心"。(学生说得对,不过感觉少了点什么。)师:这个"您"字,为什么下面有个"心"?(他答不上来,我便把目光转向大家。大家看着我,用心想着。)  相似文献   

5.
上网聊天大家一般都用智能ABC打字。智能ABC号称智能,让我们来看看如果我们不去调控它的话,它的智能多少——1.甲:你看VCD用什么软件?乙:超级结巴。(超级解霸)2.甲:你高么?乙:我很爱笑。(矮小)3.甲:你怎么不说话了?乙:你没感觉我正“申请”地看着你么?(深情)4.甲:你饭量大吗?乙:我嘴多时吃过8个馒头。(最多)c5.甲:今天碰见的那个人是谁啊?乙:嚣张。(校长)6.甲:深圳有什么好玩的?乙:世界痔疮啊!(世界之窗)7.甲:我先下去了,晚安。乙:挖难。(打wan’an才能出“晚安”,wanan就变成“挖难”了。)8.甲:你明天有空吗?乙:没有啊!我表弟明天从澳…  相似文献   

6.
<正>一、习惯用笔说话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用笔说话。"简单地说即"我手写我口",写自己想说的话、爱说的话。可是,为什么绝大数同学生活中口若悬河,作文时就收肠刮肚般的艰辛难熬?因为,我们都还不太习惯用"笔"说话。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这些习惯用口头表达的内容,都用文字的形式记写下来,那么久  相似文献   

7.
大家知道,在书面语中,当我们引用别人的话时,可以将别人的原话用引号引起来,这就是"直接引语";而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这叫"间接引语"。那如何将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呢?下面我教你几个"绝招",学会了就可以随机应"变"啦!一、如果直接引语是陈述句,变为间接引语时,须用连词that引导(that在口语中可省  相似文献   

8.
星星姐姐,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总是让我们写以后才学的生字。本来一课只有五六个生字,可要是把课文中带拼音的字都写完的话就有十四五个了,我每天有相  相似文献   

9.
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昭君出塞》视频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生答)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  相似文献   

10.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 师:老师先来考考你们——"鸢",认识这个字吗? 生:这个字读yuān. 师:真了不起,连"鸢"字都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遇到这个字不认识,就问爸爸,是爸爸告诉我的. 师: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能在看报纸时学习识字.再来考考你们. (出示)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指名读,齐读) 师:这首诗里的"纸鸢"说的就是"风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风筝.来,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风"的第二笔是横斜钩."筝"是个形声字,上形下声.过去人们做风筝一般用竹片做骨架,所以"筝"是"竹"字头.写"筝"字时,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这样风筝才能飞得稳、飞得高.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我是山雉 敝人姓翟名暾字山雉号太阳别号麻大烦. 老有人误喊我"瞿老师",很使我感到歉疚.怎么祖上取这么个难写难认的姓,且其义为"长尾山雉"!不做"鸿鹄",做"燕雀"也行啊,虽飞得不高,但总比"雉"强啊!看来祖上开始就为后代选择了一些职业,为育"大雁",甘做人梯.我一定不辜负祖上训诫,一定做一个好山雉.  相似文献   

12.
<正>简写的"听"字,在小篆中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左边"口",右边"斤",本义是张口笑的样子。现在这个字已消失了,真正的作用是表示用耳朵听取声音。它是由繁体字"聽"字同音假借简化而来的。所以我们讲"听"字,必须从甲骨文的"听"字讲起,重点讲"聽"字。甲骨文的"听"字是个会意字。一只大耳朵,上下两个"口",这些都是象形字。"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口",是人的发音器官,两者  相似文献   

13.
大学的责任     
我回到复旦履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大学校长,不是官,我希望我的话永远是坦诚的。如果说,我对于治校有什么想法,可以用"学术为魂、育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决策"这16个字来概括,可能是老生常谈,但这些理念  相似文献   

14.
认识珊瑚小学老师郭蕾有八年了,但平时接触并不多,倒是经常听到她赛课获奖的消息.从校级到国家级的获奖证书多达38本,郭蕾算是获奖"专业户"了.郭蕾为什么能从众多的语文教师中脱颖而出呢?她自己说:"我就是爱做事,做着做着,就有了一些进步,有了一些成绩."热爱、坚持、创造,是郭蕾做事的三种"味道",也是她既普通又不一般的地方. 爱在左,乐左右 这些年,我到不少省市讲课,总爱提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字说说你当老师的感受,是什么?两个字?三个字?"绝大多数老师的回答是"累!很累!非常累",这几乎成了固定答案.郭蕾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她说:"我觉得当语文老师很自在,很幸福."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思考】"让学习真正发生",从某个程度上来讲就是处理好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讲就是——教师不再是放任学生自发生长的"牧羊人",而是用人类文明使得学生成人的"养正者":更不是学生成长路线与模式的"规定者",而是学生才情、智慧、人格发展不可替代的"协助者"。的确,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只有"教师",也不单单只有"学生",真正好的教学要从"我"到"我们",重建教师的  相似文献   

16.
我跳起来,从现在开始,在这个夏天里,你不可以说你很不高兴之类的话,听见没有。他不回答,一直在看我,每次他的眼睛那样深地盯着我,我就会害怕。这次,也是一样。算了啦,说点好玩的,今天是我们认识一个月哎。那我们去庆祝一下。他拉着我,跳进一辆出租车,去城墙,他说。我们在城墙上站着,风很大,我们都不说话。他突然笑了出来,你知道么,这是我一生中最特别的一个夏天。我也是。眼睛的年轻男孩子均匀的呼吸声。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晚安,说给自己。Ale看完了《吐司男之吻》,嗨,他说。嗨,我回应。我们,算是两个闯进彼此生命的陌生人么?算,不算?…  相似文献   

17.
好大的风     
我的家乡有个外号叫"风城",其实前面还少了个字,依我看,应叫"飓风城".因为我们这里刮的风不是什么微风小风,而是不折不扣的超级飓风.  相似文献   

18.
《祝福》写"我"在祥林嫂"穷死的"前后,五处用了七个"说不清",耐人寻味.从痛苦中挣扎着过来的祥林嫂,对封建社会支柱之一的神权断然怀疑起来,向"见识得多"的"我"询问"究竟有没有魂灵"?为不增添末路人的苦恼,"我"该怎么回答呢?"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两个省略号,蕴涵着"我"的踌蹰情态.为安慰祥林嫂而说"有罢",又怕因此于她有些危险.惶急之中吐出"全翻过先前的话来"的"说不清",既表现"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关心,也说明"见识得多"的"我"并不能帮她精神上得到解脱.旧历年底回故乡暂寓鲁宅的"我",属于革命党人和拥护革命的新派人物,虽不顾忌鲁四老爷大骂新党是借题骂自己,但是话不投机,何必招惹麻  相似文献   

19.
父亲     
从未叫过"父亲"这两个字,因为我只叫"爸",但当我写下"父亲"这两个字时,我觉得我用的不是墨水,而是泪水。  相似文献   

20.
一品文意: 师:请同学们选出一个课堂"热词",并说明理由. 生:"背"字,课文中多次出现它. 师:课文中有两个"背"字,名词的"背"和动词的"背",词性不同,读音有异,你选哪一个呢? 生:我选的是动词的"背",文章多次写到了"背".作品中的我提及母亲,"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还有"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些句子为"背"母亲做了铺垫.然后有下文"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样一个细节,一个"背"字把全文情节紧串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