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完整的苹果     
曾祖父爱吃苹果,尤其是母亲削的。那时,家里还较拮据,每每吃过晚饭,我都会依偎着曾祖父。母亲在厨房里收拾东西,解下围裙进屋也坐在一边,低垂着眼,手中的小刀宛如掠过水面的鸟的翅膀,卷出长串绿色的花瓣。一会儿,就削出一光润得让人不忍去吃的苹果,几乎没有棱角。明明是一件艺术品。此时母亲把这个完整的大苹果削下四大片,把三片给曾祖父,而曾祖父总说:“多了,太多了!”非要拿一片给母亲不可,母亲不依,曾祖父又递到了我手中,我正想吃,可被母亲那严厉的目光所震住,曾祖父无奈地摇了摇头,母亲这才递给我最好的也是最大的一片,说:“这才是你的呢!”剩下的核,母亲仔细地啃着,父亲则啜着白开水微笑着。  相似文献   

2.
那天我看电视,父亲坐在旁边,看着看着就聊起了天。聊了一会儿,话不投机。父亲说:“我死都不愿意让你看电视。”或许是人们常说的逆反心理吧,我说出了一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那你就去死吧!”话一出口,我顿觉不妥。父亲半晌无语,我偷偷地瞟了父亲一眼,居然看见父亲在流泪。我再也不敢看了,把头埋得更深。母亲这时来打圆场:“孩子说着玩的,来,吃饭了。”我后悔死了,那是我说的话吗?我不是自认为是一个孝子吗?我没法回答,感觉只有沉默和时间能掩埋这一切。又有一次,母亲做了我爱吃的菜。我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发现母亲也正在吃,脸色顿时暗了…  相似文献   

3.
作为水果之乡的孩子,吃苹果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我班里就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自己家里种苹果,每次碰上点心是苹果,他们就会摇着头说:"不想吃。"让我每次都大费口舌,进行一番教育,才勉强把苹果吃下去。瞧,今天的午点是苹果,又有七八个孩子来到我跟前说,不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苹果?"我故意装作神秘:"好,把你的苹果送进我的吃苹果  相似文献   

4.
分享     
我很喜欢吃水果,对苹果更是情有独钟。每次吃苹果时,母亲都会帮我削好,然后只将半个苹果递给我。为什么只有半个呢?因为母亲怕我吃不下一个大苹果,所以每次都分一半给我,另一半给她自己。总以为母亲十分贪嘴,就连一个苹果都要分去半个,于是常常埋怨她不让我吃整个苹果。一天,母亲又想削苹果给我吃,我便执意要吃一整个,可刚吃了一半,便觉得有些吃不下了。看着母亲带有笑意的眼神,我只能硬着头皮将整个苹果啃了下去,这时我也品出了母亲的用心。这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总以为独享很快乐,但到了真正独享的时候,就又不觉得快乐了!其实,分享才是最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家用削好的苹果招待客人。客人没有吃,那去皮的苹果颜色后来竟变成了茶色。送走了客人,我就问爸爸:"苹果为什么会变色?变了色还能吃吗?"爸爸笑着说:"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他要我拿来几个碗和一个苹果,他把苹果削好,切成三块,让我把一块苹果放在一只空碗里;又将另一块放在第二只碗里,并扣上一只玻  相似文献   

6.
从前有一个有趣的家庭,家里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每个人",二儿子叫"任何人",最小的儿子叫"没有人"。一天,父亲从外面归来,带回一个芳香四溢的苹果。老大说:爸爸,把苹果给我吧,我可想吃了。父亲将苹果给  相似文献   

7.
轻松一刻     
母亲:“小明,你干嘛喝这么多水?”小明:“我刚才吃了一个苹果。”母亲:“那又怎样?”小明:“我忘了洗苹果了?”  相似文献   

8.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  相似文献   

9.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我小时候,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母亲在纳鞋底。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让他给你买去。哪知小弟弟是跟着…  相似文献   

10.
轻松一刻     
喝水母亲:“小明,你干嘛喝这么多水?”小明:“我刚才吃了一个苹果。”母亲:“那又怎样?”小明:“我忘了洗苹果了。”(杨大为)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胃     
父亲把一条黄滋滋、香喷喷的鸡腿夹到母亲的碗里。“我的胃不好,吃了会不舒服的。”母亲说着,又把鸡腿夹到父亲的碗里。经过几个回合后,父亲终于恼火了。母亲只得强作一笑,拿起鸡腿,撕成三份,分别塞到我们兄妹三人的碗里。我们兄妹三人望了望父亲、母亲,便也就不知好歹地吃了起来。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们兄妹三人的脑海中。从那以后,我们都以为母亲的胃不好,没有口福。但是,令我们非常不理解的是,每当我们吃剩下来的汤汤水水,母亲总是舍不得倒掉,留下来拌着饭吃。渐渐地,我们兄妹三人都健康地长大了。我考了师范学校,弟弟到乡工程队工作,妹妹学了裁剪。  相似文献   

12.
要是它会拿筷子,我得给它准备板凳了一群鸡在路边的竹子栅栏里闭目养神,我咳嗽一声,它们都没动,像见过大世面似的。"谁家的鸡啊?"我回家问母亲。母亲说:"咱家养的啊。"父亲挖地,它们就分成两群,父亲面前一群,身后一群,都想找虫子吃。结果,父亲扬不起锄头。父亲说:"你们到一边玩儿去,我要挖地嘛。"它们不听他的,依然在那里细心地啄,弄得尖嘴上都是泥。父亲索性放下锄头,坐下来卷一支烟。那群鸡也好奇,偏着脑袋看,一只鸡朝卷烟纸啄了一下,烟丝全撒在地上。父亲恼了,大声喊母亲,要她把鸡唤回家。  相似文献   

13.
父亲是个异常温厚的人。记忆中他对任何人都是恭敬有礼的。母亲急躁冲动,时常耍着她的刁蛮,而父亲却从来是一言不发地陪笑。那时我未满十岁,每天听班里的同学夸耀自己的父亲如何了得,小小的脑子里便固执地给父亲定下一个懦弱的形象。我的任性与母亲一脉相承,幼时变着法子向父亲要吃的,得不到就高声大哭。父亲也不恼火,每次他都会耐心地哄着我,想出一个个新戏法,把我的注意力从吃上引开去。有一天和父亲去逛街,他指着街上一家铺子说:“那是我学生开的。”父亲做过几年教师,语气中藏着几分自得,我故意打击他:“你的学生个个比你有钱。”他不愠…  相似文献   

14.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想告诉学生要学会谦让,举了孔融让梨的例子。刚讲完,马上有个学生举手说:"孔融不应该让他的哥哥吃大的,应该自己吃大的,尊老爱幼嘛。"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激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赞成。无独有偶,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分苹果"的故事,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让社会成功人士和监狱服刑的犯人分别追忆母亲的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一位犯人说:小时候母亲拿来一篮子苹果,他心里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弟弟抢先说要那个又大又红的,妈妈板着脸生气地说:"小孩子怎么不懂得谦让!"于是这位犯人说:"妈,我要那个又小又青的苹果。"妈妈表扬了他,从此他学会了撒谎,长大以后走  相似文献   

15.
铁与钢     
有时,父子之间就像铁与钢的关系,只知道硬碰硬,并不懂得什么是柔软.直到那一天—— 温素童讲述第一个故事: 风尘仆仆赶回家,夜幕已完全降临.这时间,大多数人都已吃过晚饭. 推开门,屋子里空荡荡的,母亲去了外婆家,父亲也不在,不知又去了哪户邻居家侃天说地.桌子上没有做好的热饭菜,我心里有些不悦,但转念一想,说不定在厨房放着呢,父亲习惯将晚餐放在锅里,盖上锅盖保温.然而等我冲进厨房,一把揭开锅盖却啥也没有.一转头看到菜板上切好的酸菜,一把细面放在菜板旁边.我揣测,父亲是想让我自己煮酸菜面吃.  相似文献   

16.
正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窃贼把牛屋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相似文献   

17.
我最喜欢吃苹果。今天,妈妈买回来许多苹果。看着这苹果,我想起了一件事。想起这个苹果的故事我心里很惭愧。那还是我上二年级时发生的。一天,妈妈也是买了许多苹果回来。妈妈选了三个又大又红又好看又香的苹果作装饰放在电视机上,剩下的苹果就留着慢慢吃。后来苹果快吃完了,还剩几个。晚上,妈妈把剩下的苹果拿出来给我们吃了。隔了几天,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的记忆,像隔了一层雾般,父亲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不会做饭。有一次,家里就我和他,父亲把所有的菜都倒在锅里,煮成汤,一顿饭就那一道菜,他还自我感觉良好地说:"这是皇帝才吃的菜。"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恨我的父亲母亲。我出生在四川省叙永县一个穷山沟里。父亲是个孤儿,只读了三年书,一直靠给东家放牛,西家打柴讨口饭吃长大,更要命的是,他是个哑巴。村里的姑娘们见了他不是逗他玩,就是远远地绕开,人们都以为父亲一辈子都讨不上老婆的。可是,就在父亲30岁那年,他居然用200斤粮食,一筐鸡蛋把38岁的母亲“娶”了回来。人们一阵惊讶又一阵叹息,因为,母亲是个痴呆女人。从我两三岁记事起就懂得了有一个哑巴父亲和一个痴呆母亲是多么地屈辱,因此我一直恨我的父  相似文献   

20.
那年春天,父亲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苹果树。一听说是苹果树,我眼前立刻出现过年的时候,在姑姑家吃到的又大又红又脆的苹果。我问父亲,是不是以后我们在自家院子里就能摘到苹果吃了?父亲乐呵呵地说:"当然!"父亲的回答让我对这棵苹果树充满了期待。第二年春天,苹果树开花了,一树的花朵,开得缤纷而且热烈。等到繁花落尽,我们才失望地发现,一树的花朵,竟然只有稀稀落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