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做到每个人的起点公平,所以教育公平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首先应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体现在课堂教育实践中则为课堂教育公平。课堂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基础的环节。然而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因种种原因导致课堂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学校还相当严重。排斥“后进生”、排斥贫困生、排斥与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行为不协调的学生等不公平的教育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或妨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后进生对一个班集体而言,人数不多,但却是教师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班级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优等生有意排斥和他们在一起,而他们又融不进集体中。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后进生克服自卑心。  相似文献   

3.
后进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但在学校的教育中,其又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群体和被冷落的群体。在倡导教育公平的当下,在大力要求正师风、立师德、铸师魂的今天,学校教师完全有责任改变这一个被扭曲的历史现状,关注后进生这一常常被人遗忘的学生群体,让他们享受到公平的教育,从而达到学校全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全面育人,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有进步、有提升,这是新时期教育公正、公平的具体体现.但从学校发展和班级管理的实际来看,很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上更偏向于优等生,而对于后进生要么忽视,要么排斥,这就使得在班级管理中存着这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很多后进生也因为教师的态度,自暴自弃或者和教师公然对立,这都严重制约着班级的发展.因此,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引导学生由差转优,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对搞好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段福亨 《甘肃教育》2014,(24):39-39
正俗话说得好,"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在我们所带的学生中,优等生和后进生的个体差异是难免的。热爱全体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爱优等生是自然的,但爱一个后进生却并不容易,对他们的转化教育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后进生学习上暂时落后,纪律上对自己要求不严,他们经常被其他同学讥笑和排斥,也害怕老师的冷眼和家长的训斥,其实他们脆弱的心灵深处也渴望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温暖的呵护。只要我们认真分  相似文献   

6.
高绪华 《学苑教育》2012,(17):79-79
“差生”、“后进生”、“学困生”是由于长期或反复遭受挫折和失败、不被关注或关心、不被激励或启发、不被发现和教育造成的。转化后进生作为教师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在此我就谈谈我的经验和感想。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对待、帮助那些“后进生”?本文作者提出了几种方法:给后进生应有的公平与公正;给后进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鼓槌;给后进生展示特长的空间;给后进生迎头赶上的优先“政策”。  相似文献   

8.
一、提问教学的特点1.问题具有启发性提问是为了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问就要有问的价值。在教学中,我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避免处处皆问的做法,避免一启即发的浅问题和启而不发的难问题,充分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提问具有全体性在提问教学中,我树立公平、公正形象,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注意“关照”后进生,并注意提问性别的比例。我认为偏爱集中提问先进生而回避后进生的不良做法,久而久之,这些后进生就会产生被“遗弃”的心理,然后消极地对待学业,把自己当作“局外…  相似文献   

9.
对于班主任而言,在管理班集体中,后进生问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工作既轻松又有成效,反之,则事倍功半。我知道,影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班主任对待好学生和后进生的态度。尽管高一和高二在处理班上问题时,我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就事论事,不歧视后进学生,让他们在公平的气氛下生活学习,可是效果不明显。到了高三,我觉得应该改变交流方法,于是,尝试了另一种与后进生的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是教师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只注意到优秀生,而漠视后进生,甚至会随意伤害后进生的自尊,同时班上的其他学生也会排斥、歧视他们。后进生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表现出对学习和对教师、同学的厌恶。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他们的学习就会不断下降,并且在班上故意捣乱,给班级管理带来了麻烦。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种工具和媒介,将师爱的光辉普照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教育过程公平已然成为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然而,为了保证升学率,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放弃后进生的现象,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大的不公平现象。因此,转化后进生问题这个“难啃的硬骨头”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将后进生转化视为一个操作系统,机械照搬操作步骤,其效果适得其反。在转化后进生问题上,若只对实际操作的方法感兴趣,忽视操作方法背后的教育思想,就会使教师陷入无奈、无力之境。笔者拟从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角度分析与解构转化后进生的因素,力图重建转化后进生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非常艰难、非常细致的工作。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切地感到:要转化后进生,教师除必须具备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的自觉意识外,还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深入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在工作方法上巧做文章。那么,后进生有哪些精神需求呢首先,后进生有很强的进取心。进取心是指一个人努力向前,力图有所作为的一种心理趋向。人都有进取心,优生如此,后进生也不例外。教师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只不过后进生的进取心常常以被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罢了。有时是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他们的进取心没有表…  相似文献   

13.
勿容置疑,正确对待和转化后进生工作是教育工作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班级管理中让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头痛的一件大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实践证明效果不佳,现在几乎在每个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后进生,他们仍然是学习的弱势群体,他们渴望民主、公平和关爱。那么,后进生转化工作为什么没有根本改观呢?笔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更是充满了一种敌对情绪,教师一见后进生就头疼,后进生一见教师就害怕。“后进生”是一个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里,他们对老师唯唯诺诺,做事小心翼翼,早已习惯了老师的忽视、同学的嘲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更急切地渴望着班级的温暖、老师的热情和关爱。作为教师,如何真心实意地关心后进生,充分尊重、信任他们,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了解和研究他们,尽量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呢?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 2 5人 ,超过这个范围 ,教师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彼” ,超过的人数越多 ,无法顾及的学生也越多 ,其结果是 ,能力有限的教师只能抓两头带中间 ,即较多地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 ,中等生则往往被失落。这是群体教育中一种司空见惯的观念 ,也是群体教育貌似公平中的最大不公平。要解决这个“最大不公平”问题 ,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能获得充分发展的最佳学习环境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合理划分合作小组合作小组一般由 4 6名学…  相似文献   

16.
在对待后进生上,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确立一种"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的教育观,而且要真正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看到他们的进步,不偏爱优等生,不歧视后进生.充分信任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可塑性,相信他们都渴望着、憧憬着美好的前景.诱发后进生克服自卑,随时矫正心理缺陷,增强自信、自强,达到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转化后进生,要以情为先导。班主任如果不以满腔的爱为思想基础,一分为二地看待后进生的过错,难免就会戴着有色眼镜处理问题,采取的方式或主观武断,或简单粗暴。这种教育方式不但不会使学生接受教育,反而会使其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   后进生所犯的过错,有些由根深蒂固的思想引起,有些则是一时冲动所致,还有的是客观环境所迫。班主任如果不以情为先导,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当时的处境,而是一味地批评指责,或是在做了一两次工作收效不大时就丧失信心,草草收场,简单下结论,只会使犯错误的学生感到你不了解他,不体谅他,不关…  相似文献   

18.
刘文贵 《职教论坛》2002,(10):54-54
大家知道,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先进、中等、后进几类学生,老师往往把优等生视为“掌上明珠”,而对于那些思想表现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总是不太喜欢,甚至简单训斥或奚落。其实后进生同样是可以教育转化的。笔者就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方法,谈一点体会。一、树立权威性,增加亲切感中学生已初步具备自我意识,他们不再对每个老师都言听计从。因此,要想让后进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教师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以广博的学识、公平处事的作风、善解人意的诚心来树立起威望。同时,教师注意在语言、举止、表情上,甚至穿着上给学生以亲…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教育过程公平已然成为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然而,为了保证升学率,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放弃后进生的现象,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大的不公平现象。因此,转化后进生问题这个"难啃的硬骨头"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将后进生转化视为一个操作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处在一个隔离、拒绝和歧视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生活处境是十分底层的.在一个日益凸显尊重、理解和平等、自由的文明社会里,艾滋病患者的权利、身份与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他们作为弱势群体,也应有被尊重、被保护的权利,体现的是每一个生命都应被珍视的价值观;但在现实中艾滋病患者受到社会的普遍歧视和排斥.本文从艾滋病防治的现状、以及患者的社会支持角度着手分析,揭示患者所面临的社会处境及其原因,进一步对建立一个公平的、尊重的艾滋病预防机制与环境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