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货币性交易一直是会计实务考试和理论探讨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就非货币性交易资产交易的概念、判定、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 理。以及换入资产如何计价、换出资产是否取得收益或损失等问题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非货币交易准则》)对于规范我国企业间非货币性交易行为,限制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规范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若干定义《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共界定了四个术语:1、非货币性交易。2、货币性资产。3、非货币性资产。4、公允价值。这些概念基本明确了范围,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我们仍能发现其中的一些不足。(一)“货币性资产”定义货币性资产,定义说明了货币性资产的主要项目,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美、英等国家的准则制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一方要确认和计量已实现部分的利润。在收到补价的一方计量已实现部分的利润时,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中相当于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来确定,计量公式为:应确认的损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但是在实务中,该公式的运用方法不同,对收到补价方的损益及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量的影响均不同。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A公司与B公司协商,A公司以其拥有的库存商  相似文献   

4.
范雪刚 《内江科技》2006,27(6):19-19
本文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定义的变化、涉及与不涉及补价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变化、多项资产交换的变化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特殊交易行为,对交易双方来说有多种优势,但同时由于其特殊性,在实际会计处理中也产生了企业利用现行规定存在的漏洞虚增利润,美化报表的问题。早在1999年6月8日,在参考了国际会计处理情况后,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提出并开始使用公允价值概念,两年后于2001年1月18日对法规进行了修订,取消了公允价值概念的使用。随后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参照前两版,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同时引入商业实质的概念加以限制。但新准则对商业实质的判定、公允价值的计量、相关税费的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仍存在问题。规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处理就成为了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谈非货币性交易中补价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是我国较早发布的具体准则之一,规范了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其会计处理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补价的处理在非货币性交易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本文将阐述这项准则的变迁背景,并与原《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了对比,从而分析它对企业会计的影响;最后,笔者思考了新准则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非货币性交换业务按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将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分为按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计价两种方法,其中按账面价值计价规定与现行税法有较大差异。本文试图对以账面价值为计价基础的非货币性交换业务与现行税法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相关税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 ,包括资产置换、股权交换在内的非货币性交易也越来越频繁 ,这对企业打破现金规模约束 ,加快资金周转有重大意义 ,但同时也给操纵利润提供了一道方便之门。基于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的需要 ,财政部制订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但我们发现 ,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来操纵利润并未被很好地堵死 ,企业依然有很大的活动余地。1 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将公允价值定义为 :公平交易中 ,熟悉交易情况的双方 ,资源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和税收政策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的特殊交易行为日益增多,一些企业不仅局限于开展其主营业务活动,还可能发生很多资产转让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行为.在企业特殊交易行为和企业改制过程中,将会出现资产评估增值甚至是大幅增值的结果,随之而来就会出现对资产增值如何进行所得税处理,增值金额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后的资产按什么价值计提折旧?这些是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和税务稽查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包括资产置换、股权交换在内的非货币性交易越来越多。这些业务一方面为企业开发生产经营、加快资金周转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一些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来操作利润等问题。为适应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颁布了《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本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工程建设拆除既有生产设施异地还建补偿有关会计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上述经济事项要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有关规定,以避免拆除资产净损失列入成本,影响当期损益,不能真实地反映经营结果,造成报表使用者误读;同时避免点收异地还建的运输生产设施资产时,增加资本公积,期末时进行所得税纳调整,增加税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深入研究《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公允价值属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嵌入了商业实质的概念,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了判断依据,也为会计实务操作提供了指南,便于统一会计信息,但由于对准则的理解不同.在各种教材实务举例中,发现了确认计量上的不同。文章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几个问题,从理论到实务进行剖析,以期规范其确认与计量.  相似文献   

15.
观佥流量表.反映的是某一上市公司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如季末.年中、年未)现金流进、流出及流入净额状况的财务报表.它是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损益表)的动态补充。这里的现金,指的是企业的货币性资产。它不仅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还包括其他货币性资产及现金等价物,而现金等价物,则指的是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变换成已知现金的价  相似文献   

16.
1999年财政部为适应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于当年6月28日颁布了《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旧准则”),规范了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然而,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这些问题又或多或少与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有关,这就促使财政部等会计管理部门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重视,下决心拟定相应的措施,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此,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重新修订了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并要求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企业内施行。新准则实施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几点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形态和特征,对其的管理也因其特殊性和归属权的不同而不同。根据资产化管理的定义,对旅游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能够有效评估旅游资源的价值,以货币体现出旅游资源的价值,并且能够使旅游资源实现交易和转让,因此旅游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能够使旅游资源体现出价值并且实现价值的增值。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含义,进而提出了对旅游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的主要方面,最后对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几点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现行会计准则对以应收债权抵偿债务的会计核算问题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则对在资产交换业务中涉及应收债权的处理作了如下规定:企业在资产交换中,如果换入的资产中涉及应收款项的,应当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