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高师中文教法课程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差,试教效果不佳。中文教法课程的改革,应以微格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实践证明,微格教学与案例教学能优化高师中文教法课程,极大地提高中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2.
董俊 《教育与职业》2006,(3):107-108
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中文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网络系统的特殊本质延伸了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强化了学生在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了中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中文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建设一个能够良性运行的网络系统是运用网络进行中文教学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文教学在美国的逐步推广,从中国到美国从事中文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多。除了从事中文教学,这些教师实际上承担着文化使者的工作。他们抵达美国后,将面临在国内想象不到的情况和局面。我多年来主持大型中美教育交流项目,接待过许多来访教师,并参与了当前美国推广中文教学的工作。现根据我看到、听到、想到的一些问题写成此文,供国内准备出国的教师和对外中文教学培训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是山区的一名普通教师,从教已有17个春秋了。1987年连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小学、中学任教。经过努力,我取得了自考中文大专毕业证。近两年,我又报名参加了电大函授学习,今年8月可以取得中文本科学历证书。现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上的新理论、新知识我已能很好地消化,教学上的重点难点也能很好地解决,我乐教其中。  相似文献   

5.
中文在英语高等数学教学中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但要注意这个辅助作用的度,过于依赖或泛化中文的使用是与英语数学的教学目标相背的。要正确的适度的使用中文辅助功能,在恰当的时机让学生完全脱离中文辅助,使其能在英文语境下自由顺畅地使用高等数学知识,最终达到能让高等数学知识在英文语境和中文语境中快速转换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昌安 《教育与职业》2006,(14):137-138
中文教育教学在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中文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中文教育教学中,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尊重学生个性、扩展思维能力、实施美感教育和增强批判精神,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对半个世纪以来自高校中文专业写作教材、教学方法进行反省可知:此前的高校中文专业写作教学及教材从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及教学等方面均存在诸多误区。高师写作教学应着眼于与非高师写作教学的不同特点,摸索、总结出高师中文专业整体写作教学理论及操作训练体系,克服目前写作教学中的诸多弊端,使高师乃至于中小学写作教学摆脱困境,走上人格、知识、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融化写作教学的正常轨道,也使高师写作教学实现素质教育师范  相似文献   

8.
美国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空间等多模态话语类型。研究美国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所具备的丰富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特点,为开发和丰富国际汉语教学课堂资源和教学话语模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空间。笔者通过对美国犹他州和明尼苏达州小学一年级三位教师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的观摩和分析,总结出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有如下优点:多模态话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多模态话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和创造力;多模态话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活跃课堂气氛,兼顾课堂管理和教学内容的完成,充分地发挥学生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纯文字教学,讲台上若仅靠教师满堂的口语讲解,势必会有令人枯燥乏味的感觉。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多媒体真正走进中文教学课堂成为常规的教学手段,还不能普及到各个学校。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曾强调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倘若能在课堂上以常规的简洁板书和准确优美的语言,再恰当地配合运用图示就能达到以图激趣、以图增记、以图启智、以图感美的最佳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思考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王岩关键词:中文教学素质教育高等院校中的非专业的中文教学,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语言文字的教授与研究;一是中国古今文学作品的学习与鉴赏。近十多年来,人们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各个方位、各种角度审视中...  相似文献   

11.
余光中先生说过:"中文乃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常在,必然汉魂不朽。"由此可见,中文之重要,语文教学之重要。相比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教学更能彰显一种生命的情怀——对生命的关注,对生命的感怀,对生命的敬畏。一、用生命拯救生命  相似文献   

12.
回应21世纪素质教育的高师中文写作教学必须贯穿个性化原则.素质教育本质意 义上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所谓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质上是个性化的思维和个性化的实践能 力.高师中文整体写作训练教学回应素质教育的历史潮流,肯定写作是个性化的精神独创,强 调个性化原则,要求在教学全程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其写作学习和写作训练的充分的精神自 由空间,力图最终达到塑造和强化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实际写作能力与个性化的作文 从教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支持逾见凸显。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的“远程”教育,运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将国际中文教学课堂搬至“线上”,是当下顺利进行国际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这一教学途径的改变,给习惯“线下”教学的师生带来了极大挑战。师生们在积极应对的同时,不无惶恐、疑惑、担忧、抵触“,不想用“”不会用“”用不好”的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提高信息素养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网络资源的使用能力,构建智能学习环境,创设线上情境课堂,以保证教学质量,成为后疫情时代以至未来国际中文教学必须十分关注与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语文教学,学生不但能习得中文科知识,还能获得相应的学习技能。那么,如何提高中文教学的效能:是教学策略的重拟、教学方法的变换,还是教学技巧的改良?不同地区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第三届中文科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讨会上交流了有关的心得和意见。这次大型国际研讨会由香港中文教育学会主办,香港大学课程学系、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协办,在7月3日至5日于香港大学举行,来自中、港、台、新的学者以“高效能中文教学”为主题,发表了从教学经验总结中创造出来的教学方法,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宣读论文共六十多篇。  相似文献   

15.
台港澳之窗     
台港澳之窗香港教育署编订中文词语表香港教育署刚编订的中文词语表初稿,拟供全港小学教师作教学及评估参考之用。由教育署课程发展处中文组编订的帅学教学参考词语表》,是“目标为本课程”中第一及第二学习阶段的中国语文科参考资料,两个阶段共有6776个中文词语,...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是进入数智时代的必然趋势。从理论依据来看,是以建构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等为参考借鉴,旨在挖掘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模式,抢占汉语国际传播的新赛道,从而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数字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建构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生态、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场景化教学、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的资源数字化、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全球化布局。在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中,要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数字人文技术为支撑,紧密围绕数字化转型态势,在深化语言文化交流、凝聚多元主体共识、形成有机时空转换、实现数字情境浸润、保障教学效果落地方面,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理念创新、专业发展、生态形塑、场景建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及高师教育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对高师教育的意义 首先,高师中文教育是向基础教育输送语文师资力量的源泉,其培养的中文人才将直接活跃在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新课改中的挫折和教训,也是高师对自己输出的人才是否合格的检验,对其分析和认识将使高师在中文师资人才的培养上找出不足,明确方向和目标,有的放矢,从而向中小学输送高水平、高标准的语文教学师资。  相似文献   

18.
联系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实际,结合高师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审视当今部分高师中文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未能成功构建出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各门课程之间交叉重复和各自为政,教学效率低下;文学课程教学仍是传统的“师传生授”模式;教师教育课程的师范性空洞抽象,而学科专业课程的师范性严重缺失;专业课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了确保高师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我们必须正视并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中文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海外汉语口语教学语境是限制口语教学高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实现产出导向目标。该文依托对俄汉语口语故事教学法的实践,论证了运用故事教学法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分析了经典案例,阐述了反思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大学的中文教学始于19世纪末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中,最初的半个世纪中文教学发展的速度非常缓慢,只有少数几所大学设有中文课程。夏威夷大学于1921年开始教授中文,是美国早期设置中文课程的大学之一。美国的中文教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加快成长的脚步,到了最近的十多年更是以几何级数在快速成长,近半个世纪美国中文教学越来越专业化。全美中文教师学会于1962年成立,曾在夏威夷大学任教的杨觉勇是创办人之一。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中文测试在1986年问世,这个项目的主持人是夏威夷大学的李英哲。随着中文教学的需要,美国大学的老师们编写的中文教材也越来越多,夏威夷大学老师们编写的教材在美国颇受欢迎。本文旨在指出夏威夷大学跟美国的中文教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从美国中文教师学会、测试、教材、电脑教学、孔子学院、星谈计划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夏威夷大学的老师们在中文教学上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