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使得一些抽象的概念、公式、法则、算理等变得形象、简明,学生能“看得见”;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利用几何直观发现问题、分...  相似文献   

2.
几何直观是数学教学中利用图形来描述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化,从而有助于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旨在帮助学生强化数学空间概念。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几何直观是2011版课标(后文简称为2011版)新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数学问题,将数学问题转化成直观的图形,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理解问题,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如何理解几何直观?  相似文献   

4.
袁春红 《中国教师》2013,(10):18-21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直观"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可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和几何"教学中发挥关键作用,更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几何直观",就要做到三点。第一,善于利用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在"做数学"中加强"几何直观"的操作教学,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来分析问题。恰当地利用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特别是抽象的数学内容;同时,借助几何直观还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依托教材,培养识图能力图形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培养识图能力是培养几何直观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数学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及含义,能敏锐地从图形中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简称2011版,下文同)提出: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几何直观是2011版新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依托、利用图形进行数学的思考和想象。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本文强调在"数与代数"及其他非"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研究如何用几何直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表征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表征之后的顿悟与反思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彰显几何直观的价值,促使学生认识几何直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学会用几何直观的方法思考和学习数学,真正让"几何之花"开遍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几何直观是《新课标2011(修改稿)》新增加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标准》(修改稿)指出"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言简意赅地阐释了"几何直  相似文献   

9.
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准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修订版”)新增加的核心概念,“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几何内容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引导学生借助图形直观理解有关数学知识,又应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用图形直观地描述、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逐步形成借助图形直观  相似文献   

10.
<正>"几何直观"作为新增的核心概念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何直观能力是利用实物、形体模型和图形,生动形象地描述和把握形体的空间形式,展开丰富多彩的空间联想与描述,直观地反映和揭示问题思路,形成表象,从而有效解决问题的一种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光明 《新教师》2019,(11):49-50
利用几何直观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进行直观描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问题的结果,其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1.理解概念。学生从学习简单的整数开始,到学习十进制整数,还有分数、小数、负数……在学习数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几何直观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几何直观主要是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在抽象与形象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分析数学、解决问题。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正式将几何直观列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核心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几何直观"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思想和方法 ,并不局限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其他知识领域也经常被运用。如在计算教学中,也经常可以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从而优化计算教学。一、借几何直观促算理理解"数无形不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几何直观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其实质是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巧妙地进行了无缝对  相似文献   

14.
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数学课程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决定了学习理解的障碍性,而直观却可以解除这种认知的障碍。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提升,教师要充分发挥几何直观的优势,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从浅层走向深度。  相似文献   

15.
几何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它将生活中的具体实物抽象为图形,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教具、学具,将图形还原到生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理通过教具、学具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几何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任英  任菊 《西藏教育》2014,(3):29-31
<正>几何直观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这样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恰当的运用几何直观能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帮助学生分析题意,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海南教育》2013,(6):115-115
<正>几何直观主要是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在抽象与形象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分析数学、解决问题。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正式将几何直观列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核心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丁勇 《学周刊C版》2014,(8):161-161
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来分析问题。恰当地利用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特别是抽象的数学内容:同时.借助几何直观还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学习离不开几何直观,无论是概念、性质、法则的教学,还是解决问题的教学,都应当不同程度地借助图形直观帮助学生加以理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呢?一、将数形结合起来,形成概念表征"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对象,利用"数形结合"方法能使"数"和"形"统一起来,借助于"形"的直观来理解抽象的"数"、运用"数"与"式"来细致、入微地刻画"形"的特征,直观与抽象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形象直观的学科感兴趣,而对源于生活中的抽象数学问题倍感乏味,不知该如何解决。从运用图形,描述数学问题;善用图形,解决数学问题;巧用图形,创新数学问题这三个方面,浅谈几何直观让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的一些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