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使用史料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方式.选择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发展方向的史料,阐释教材重难点,直面大学生思想困惑,一方面能增强纲要课教学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能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更加符合00后学生的接受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学生相信史料的真实性,引导学生史料探究方向,帮助学生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史料的能力,使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育界关于“史料教学”的研究已逾20年,但其真正落实于中学历史课堂,受到历史教师的重视则与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紧密相连,而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我看来,彭禹老师《洋务运动》一课是史料教学的成功实践。下面就结合彭禹老师执教的《洋务运动》一课,谈谈自己对史料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开放课教学是中学历史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历史开放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开放学生的认识和体验 ,开放史料及史评 ,开放学生的调查和研究。这三方面是依次递进的关系。要搞好开放课教学 ,应遵循三条原则 ,同时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开放课的测评方式不同于传统课的测评方式  相似文献   

4.
“史料实证”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生命线”.课标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中,就“史料实证”而言,其水平3的要求为:“能够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自主地搜集有关史料;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判断其价值;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5.
管维维 《教师》2015,(4):105
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近几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多以材料的形式出现,甚至还有提供史料,要求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这种命题趋势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史料,逐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笔者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必修一)一课中进行了教学实践,选取几则片段作一些说明与反思。一、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导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  相似文献   

6.
史料在历史学科处于基础性地位。历史史料包罗甚广,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视觉探视,史料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文物图片史料、声像史料等类型。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切当地运用史料既可以增加历史信息的真实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素养。《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属于政治史部分比较难讲的内容,单纯的讲授与探究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而史料的运用恰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岳麓版高中历史探究课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能够启发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阐释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帮助历史教师改善了教学过程中沉闷教学状况,有效释放历史教学压力。同时,微课的运用探究,将久远的抽象历史教学内容,灵动呈现在学生面前,摒除时间空间限制,拓展学生知识视域。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微课的运用,并不断探究微课带来的教学新能量,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2009年第1期(上半月刊)刊发了郭秀平老师的《历史教学能用“人造史料”吗?》一文,文章对当前评优课中较为常见的人造史料引入课堂问题进行了探讨,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对郭老师的某些观点却不能完全赞同。  相似文献   

10.
正历史教师要围绕一课的核心,厘清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撷取典型恰当的史料与细节,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怎么样""何以见得""有何依据"等问题,在意趣交融的教学情境中使其提升历史思维品质,并获得扎实的历史理解。笔者以《卓尔不群的雅典》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谈谈自己在这方  相似文献   

11.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各种痕迹。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常态,但史料教学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究。笔者在此就基于自己多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充分利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让学生从此爱上历史课堂。首先,立足教材史料充分教学。历史教材中的史料非常丰富,而且都是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而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通过运用生动丰富的史料把历史课还给历史,通过史料分析,得出历史结论和历史启示.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对学生掌握运用史料、分析史料、提取史料信息等能力和方法在不断提高要求,笔者认为无论是学科课标要求还是为了应试,史料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颁布以来,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愈加重要。然则,课 堂教学与史料实证尚未真正融合,误区多多。基于此,笔者从 史料的分类与筛选、史料教学存在之误区与对策、史料教学的 注意事项等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课标》的要求,高考历史试卷的考查,对史料的探究分析题占有重要的比例。因此,史料的运用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意识。本文对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如何认识史料教学,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师要围绕一课的核心,厘清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撷取典型恰当的史料与细节,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怎么样”“何以见得”“有何依据”等问题,在意趣交融的教学情境中使其提升历史思维品质,并获得扎实的历史理解。笔者以《卓尔不群的雅典》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以求教于方家。一、围绕课的核心,预设主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历史研究不能离开史料。除了历史研究,史料对历史教学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后,课堂导入、探究、重难点突破、作业已经成为了中学历史课堂的常规模式。引导学生使用史料、感悟史料,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渠道。笔者结合人教版必修一《鸦片战争》的教学实践谈谈史料在优化上述环节的实践及反思。  相似文献   

17.
崔永华 《教师博览》2023,(30):94-96
历史是让人了解世界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学科。初中生处于智力、思维高速发展的阶段,学习历史能够培养其核心素养,使之对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等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辨,学生能够从客观的角度评判过去发生的事情。然而,这些能力需要学生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历史材料分析才能获得。开发和利用微课资源实施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拓宽学生学习历史的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素材,有利于学生史料论证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恰当地引入历史微课资源,将微课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更要注意到当前微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跳出微课教学的固有模式,让微课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表现有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强调证据,论证观点合乎逻辑。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虽无批判性思维的直接表述,但是强调证据意识、勇于探究一定程度上说明批判性思维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关系紧密。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托史料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科学论证、理性认知,学生学完历史能够对史法、史鉴、史思有所感悟和收获。笔者以人教版“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谈谈教学中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摘要】针对传统高考历史复习课存在沉闷、疲惫甚至低效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Moodle平台下高考历史复习课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看法,希望能够为高考历史备考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立的实验探究课,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成为我国新课改的一大亮点。近年来通过对生物学实验探究课的教学,笔者深有感悟,在此谈点个人的浅见。一、实验探究课对学生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