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视觉体育文化研究作为后现代体育人文学术语境下出现的一种学术思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这一研究的对象与传统的体育文化研究有何分别,人们还不甚了解。文章从三个方面梳理视觉体育文化研究的学术谱系:视觉体育文化的阐释、视觉体育文化谱系的初步构建、电子媒介中视觉体育文化的延伸。试图初步构建视觉体育文化谱系,其核心是视觉文化与体育史、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史以及体育思想观念等多个领域、学科交融为一体,以促进体育文化中的美学、心理学、视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综合分析等方法,立足于现实性的视角。对我国体育文化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传果显示:这一领域的研究逆渐受到学者的青睐,但多集中于学校体育文化方向,竞技体育文化与大众体育文化方面关注甚少;直接进行竞技体育文化方向的研究具有非必要性;就大众体育文化方向进行研究的内、外部因素已成熟,其研究将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研究,进一步了解和加深这二种文化名词内涵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摆正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地位,掌握其内容、特征和文化功能,使其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地域性、民族性、娱乐性、兼融性是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特征 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其发展的方向 学校体育模式、"全民健身"模式、旅游模式、产业化模式是继承和弘扬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研究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将其传承与弘扬,有利于保持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文化领域方面的研究,搜集代表性较强的所有成果,在其领域范围内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概括分类,总 体把握体育文化研究的脉络。提炼出近30 年来,我国体育文化由对比研究转向本土体育文化的发掘、研究内容趋于精深化、更加契合时代主题、 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增多等发展特点。深刻反思在体育文化领域出现的体育文化研究主体的非均衡性、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的单向关注、项目体 育文化研究的缺乏、特定人群的体育文化研究较少等问题;由此对其进行整理、概括和提炼,用以作为体育文化后续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历史文化学的视角对中西体育文化精神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中西体育文化是异质文化,中国大陆型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西方海洋型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天人相异”的竞争精神。研究中西体育文化精神的差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中西体育文化内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促进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体育文化得以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人类学的成立与研究的展开,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阐述出体育人类学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论模式将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文化来研究的一门学问。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旅游人类学与身体文化的理论,今后运用文化创造的视点和文化本位、文化客位研究方式是体育人类学形成自身独特研究体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运用spss17.0软件与AM0s7.0软件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评价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体育精神文化与体育制度文化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观念、体育制度、体育传统、体育目标等6个维度,进而建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模型并验证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性别、家庭居住地、年级等特征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差异性分析,并找出差异性的原因,为高校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建设,学校体育教育及学校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盛事,其赛后体育文化品牌的开发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赛后体育文化品牌的开发与研究进行探索。研究认为,体育文化品牌的开发与研究对当地体育人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体育文化品牌的定义、重要性、开发原则和方法,以及对赛后体育文化品牌开发情况的分析,包括目标、策略和面临的挑战。旨在通过强化知名度和引领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和激发内生动力等路径分析,为推动体育文化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地区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品牌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体育考古、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在追溯黄河三角洲地区体育文化形成历史的基础上,依据体育项目发展理论从四个层面对其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特色资源界定,并提出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推动区域特色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与体育文化的品牌化发展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为切入点,研究其演进规律,认为民俗体育的本体存在是其演进基础;文化价值认知是其演进根本动力;同时指出了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的两种主要模式即主线复合式和价值对流式演进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民俗体育价值演进原则。研究最后认为现代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价值应当彰显其文化生命力与价值活力,完成历史赋予它的文化和价值使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到侵蚀.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城市化对其冲击、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仫佬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农业民族,其聚族而居,保持着浓厚的宗族血缘关系。仫佬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仫佬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与民族的心理、气质、经济、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有关,也与仫佬族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结合在一起,鲜明地显示了宗族血缘关系的特点和农业民族文化的特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仫佬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和系统的研究,保持仫佬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特色,传承其优秀文化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试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文化的内涵体育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是通过各种体育现象与关系的研究,揭示出体育意识的形成、变化以及对体育发展作用的学科。体育文化着重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而不研究生物现象,如体育的社会关系、发展机制及社会功能等是体育文化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工作。体育在宏观上属于文化范畴,一个国家综合的体育水平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体育的内容,体育文化不应是对体育科学或体育社会现象的简单概括,而是以体育意识为其研究对象、以揭示价值观念为核…  相似文献   

15.
1.民俗学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联系从学科构成的角度来讲,民族传统体育无疑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之一。而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属于体育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文化形态之一的民族传统体育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外部  相似文献   

16.
回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在民族融和与文化冲突中形成和发展而成的体育文化,包含体育文化形式、体育文化现象、体育文化精神等诸多内容。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分支,回族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共性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诸多研究领域形成了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研究范式,作为回族特有的体育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弘扬与传承、创新与发展,这是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也是文化传承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体育文化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研究发展概况的比较,指出当前我国体育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体育文化研究应整理、挖掘和激活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借鉴与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研究的前沿理论,参与体育文化研究的全球化过程;丰富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不断完善体育文化学科体系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文化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不同特征城市居民在体育文化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体育文化消费观念与其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年龄之间存在不同强度的相关性;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平均月收入、喜欢体育的程度、锻炼频率、锻炼时长的城市居民体育文化消费总支出均值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特征的若干水平中,其相互之间的体育文化消费总支出均值并不一定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新晃侗族传统体育文化拥有极强的民族特性,其民族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晃侗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其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把握新晃侗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状况,提高保护与利用成效,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新晃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拥有状况、保护与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了相关建对策议。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流域通古斯语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流域通古斯语族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资源,其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变迁与民族所处的特有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游猎文化特质、军事训练、萨满等原始宗教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民族传统的"人—动物—环境"游牧经济类型生活模式的改变,导致黑龙江流域通古斯语族文化转型,传统体育文化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转型。对通古斯语族体育文化研究,有利于保护和扬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髓,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