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性学生评价是新课改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自主性学生评价凸显了课程标准,使评价成为学习活动的一部分,把学生由评价对象变为评价主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自主性学生评价的实践过程中应重视自主性学生评价,倡导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促进教学、活动、自主性评价互动,融教学、活动、自主性评价于一体;突出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拓宽学生评价的内容,综合评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不再是学生发展的桎梏,而成为真正促进学生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耿菊花 《考试周刊》2011,(62):210-210
谈及教育评价.讲得最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课堂上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与学生谈话的评价、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评价、学生的纪律表现评价,等等。有的教师似乎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评价学生上,而忽视甚至是漠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邱亮 《广西教育》2011,(29):44-44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核心。现代教学评价极力倡导促进学生进步的发展性学生评价。  相似文献   

4.
雷培华  黎虎 《考试周刊》2014,(24):103-10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在当前的学生评价研究领域,研究更多的是宏观方面的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而往往忽视了微观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及评价的细节。评价语在教学中持续不断地给予学生渗透和浸染,在不断丰富评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领略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乐于充分地展现思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生评价最根本性的功能是激励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在现实的学生评价活动中。与这种功能相背离和逆反的学生评价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就存在学生评价风险问题.主要有"反评价目的"风险、"反评价内容"风险、"反评价方式"风险。社会发展对学生评价的内在制约性、追逐学科学问的盲目性误区以及教育本身问题是造成学生评价风险的主要原因。基于这样的分析,提出从提高学生评价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及评价策略等角度来规避学生评价风险。  相似文献   

6.
走向自主创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自我评价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行为。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建立学生自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陈旧的评价观念,体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自我评价提供参照标准;关注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保护学生自我评价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实作评价就是在模拟情境或真实情境下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评价的各种传统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特别强调在学生完成真实或模拟事件中,对其过程表现和成果的评价。它是评价学生在仿真或真实活动中的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参与实弹演习或实战过程的各种能力。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如课堂提问、笔试检测,是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应用的情况,是评价学生纸上谈兵的能力。例如,教学生做一道菜,传统的评价方法只是通过提问或笔  相似文献   

8.
在分层教学中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专业发展、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分层教学条件下,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先要制定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目标、专业发展评价目标和个性化发展评价目标。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应注重日常评价,突出表现性评价,强调学生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9.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照自己的学习行为给自己打分。学生自我评价是教师、家长对学生评价的补充和修正。在课堂教学中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提高每一个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实施的关键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核心是重视过程的总评价。发展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推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目标发展性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解题评价的目的是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诊断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小学数学解题评价的核心内容是评价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具体内容是评价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过程和结果。解题评价一般采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形式,并且遵循判断性、激励性、过程性、发展性等原则,采取阶段性、对象性、相对性、多元性、激励性等评价策略。本文对小学数学的解题评价的原则和策略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学习评价方法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法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高目的的活动,它是一个系统的连续活动过程。在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中,应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多方面进行探讨,要追求评价目标科学化、评价内容全面化,以形成民主、开放、灵活的评价体系和评价策略,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评价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我国原有的学生评价中,在评价手段、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改革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发展性的学生评价。文章探讨了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内容、方法、主体等问题,试图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龚天美 《成才之路》2010,(20):11-11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弱化只注重学习成绩。其重要特点是改变评价方法单一的现状,关注过程性评价。其核心思想是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利用网络软件这个平台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一目了然地让学生了解评价的内容、标准,整个评价软件设置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可以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网络评价可以公正、准确、快速地得到评价结果,为学校的评价工作带来了便捷。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新课程实施评价。学生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核心。所谓学生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提到学生评价,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考试与分数,其实考试只是评价学生的方法之一,分数也只是学生发展情况的衡量指标之一。新课程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发展性学生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但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评价的对象,"教师评价学生"是课堂评价的唯一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学生固然能立刻得到反馈信息,节约课堂时间,但是方式过于单一、机械,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思维受到极大地禁锢,久而久之,学习热情消退,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而在生本课堂中,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学生是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可以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师生来说都是最真实、最有效的评价。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则能全面深入,真实的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只有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成为真正的发现者、探究者,成为世界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闫荷香 《中学文科》2008,(6):173-174
学生评价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在学生评价方面还存在着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内容片面等问题。在实施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唯量化等弊端。学生管理是学校教书育人之本。为了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行“等级+特长+评语”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自学校教育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对学生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传统的学生评价是对学生生活世界的遗忘,导致学生评价中见物不见人。回归生活世界(returning to life world)的学生评价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强调多元主体评价、评价主体间的对话.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注重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胡旭 《广东教育》2009,(10):53-53
评价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情、自信,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学评价应该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评价学生的同时关注评价教师。美术教学评价应是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