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两只小象》是一年级音乐课学生学习的歌曲 ,看到这一课在新教材上出现 ,倍感亲切 ,不由得想起了在课改前 ,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我每次上到此课时 ,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演唱歌曲上 ,于是 ,教学难点便是歌词的记忆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 ,派生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首先 ,将歌词的内容编成故事 ,讲述给学生听 ,导入本课内容 ,目的在于突破歌词的记忆 ,然后让学生完整聆听由故事内容创作的歌曲 ,体会音乐感受 ,接着 ,在老师的带领下 ,采用有节奏加动作表演的形式朗诵歌词 ,在学生会读歌词之后 ,再随琴一起演唱 ,老师及时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然后采…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节三(1)班的音乐课。和往常一样,上课铃一响,我先稳定了学生的情绪,然后开始了今天的教学。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欣赏歌曲《多来咪》,这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歌曲的旋律学生非常熟悉,很快地都能看着书上的歌词跟着录音演唱,但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到很陌生。  相似文献   

3.
寻找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契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课的铃声结束了教室里的喧嚣,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期待着这节音乐课的新内容。在复习完上节课的内容后,我请几个同学给大家演唱几首他们熟悉、喜爱的外国歌曲,以导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英格兰民歌《乡村花园》。随着几名同学的演唱,我发现了自己导课设计的失误,我原设计由几首外国民歌导入英格兰民歌,可学生唱的几乎全部是韩国、日本的流行歌曲,而且大多数是用原文演唱,随着同学们一遍遍的喝彩声,我深知这节课不可能再违背同学们的意志而强加给他们所谓的英格兰民歌了。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 学生欣赏殷秀梅演唱的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大屏幕展示歌词)引出新课。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课中合理实施学科综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下面,我就以课例来具体说明。课例:笔者听过的一节唱歌课,课题是《金孔雀,轻轻跳》,这是一首有着浓郁傣族风情的歌曲,教师从提问有关民族的话题开始导入,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里,师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对泼水节、傣家的建筑,包括傣族的大象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和研究,有点像一节有关傣族的地理课,而不像音乐课。  相似文献   

6.
薛晖 《儿童音乐》2013,(6):49-51
例9:《青春舞曲》《青春舞曲》一课由湖南省益阳市赫山中学盛英设计,是一节初一年级的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学会演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轻松活泼的情绪,感受新疆音乐节奏特点;初步了解我国新疆的地理与风土人情,能对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导言:有谁可以告诉我,上课之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它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生回答)说得很好!这首歌曲是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大阪城的姑娘》。新疆,是  相似文献   

7.
引流行歌曲,重音乐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霞 《师道》2008,(1):30-31
这天,我给高一(6)班上音乐鉴赏课《阳关三叠》:先朗诵《阳关三叠》诗词导入新课,问学生诗的出处,接着让学生聆听作品;然后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范唱,带学生演唱作品;最后结合所学的歌曲《阳关三叠》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古代歌曲的基础知识。一下课,我听到学生说:“这节课好闷啊!”  相似文献   

8.
薛晖 《儿童音乐》2012,(9):42-43
课例1:《我和你》《我和你》是一节初一的唱歌课,由长沙市芙蓉区燕山学校林嘉添老师执教。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能够用轻柔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有表情地演唱《我和你》;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音乐学习活动;能认真聆听教师演唱的《我和你》,并且能够模仿此风格的演唱。  相似文献   

9.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同学再熟悉不过的歌曲,当跟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学习国歌的时候学生都会一片叹息声,认为这么熟悉每个人都会唱的歌曲还要学。因此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奔主题,而是以特别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国歌,以下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教案,主要包括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延伸拓展等几部分。通过学习国歌让学生初步了解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所用教材为沿海版花城出版社音乐课本七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能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表现歌曲勇敢自豪的情绪;2、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相似文献   

11.
薛晖 《儿童音乐》2013,(11):54-55
[例2] 《小雨沙沙》是由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泰禹小学欧蓉老师设计并执教的一节课。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唱歌课,内容来自于湘艺版修订课标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小雨沙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雨沙沙》,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情绪;能用自然、有节奏的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并尝试在演唱中运用连音和顿音、强与弱的对比,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能用固定音高模拟雨声参与歌曲的伴唱,体验不同的音响效果,并能用歌表演、奏沙锤等方式参与歌曲表现。  相似文献   

12.
薛晖 《儿童音乐》2012,(10):42-43
例2:《三月里的小雨》《三月里的小雨》是一节初中一年级的唱歌课,由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蓉园学校颜学海设计并执教。教学目标为感受校园民谣的风格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三月里的小雨》。【教学过程】1.复习演唱《雪绒花》,注意突出字正腔圆的演唱特点。2.教师弹唱《三月里的小雨》。设问:请同学们认真听,歌中唱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样  相似文献   

13.
杨思益 《儿童音乐》2014,(10):58-59
正这是我工作以来历时最长、最受煎熬,情绪起伏最大但收获最多的一次赛课经历。从区说课比赛、区现场赛课,再到市赛,我经历了从自信——迷茫——低落——困苦——冲破困难——找回自信的过程,在磨课中我收获了进步,收获了感动。一、换课失败,反复尝试我的教学内容是湘艺版修订教材四年级上册《我心爱的小马车》,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台湾童谣。最初我的教学设计如下:从模仿小马车奔跑声情境导入——用不同方式分句学唱歌曲——加伴奏乐器双响筒、碰铃引导学生综合参与表现歌曲。在柳昀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区现场赛课中  相似文献   

14.
薛晖 《儿童音乐》2014,(1):54-55
正【例4】《凤阳花鼓》是由湖南省长沙市艺术(音乐)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陈善冰老师设计并执教的一节课。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唱歌课,内容为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学习,为自组教学内容。陈老师为《凤阳花鼓》一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为:能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凤阳花鼓》,表现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能随教师的指挥参与演唱歌曲,感受安徽民歌的地域风  相似文献   

15.
"以学定教"的音乐教学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学情来思考课堂教学的实施。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把这样一理念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本文将以欣赏课《沂蒙山小调》为例,阐述"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沂蒙山小调》是2009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职教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三单元音乐与社会中的一课。这是一首在山东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音乐优美流畅,简单朴实,旋律采用民间传统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中职学校进行《雨巷》一课的有效教学?通过策划组织表演展示等学生活动,增强对诗歌的情感体验,主动培养审美能力来实现。怎样实现《雨巷》的教学重点?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我在导入的环节播放《雨巷》歌曲,让学生感受这首诗被演唱出来时所能传达的感情。《雨巷》是一首音乐感、画面感都很强的现代诗歌。在总结阶段,我回答了学生"为什么要学《雨巷》""学《雨巷》对我有什么用"的疑问,实现《雨巷》教学的最佳效果,学生们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管金荣 《河北教育》2006,(10):40-40
一、激发兴趣导入 激发兴趣导入是通过猜谜、歌谣、讲故事、游戏、表演、演示、实验、设置悬念等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而导入新课。例如学习《蓝树叶》这一课,我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上课铃声响过后我问学生,树木随处可见,你告诉老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很自然地回答是绿色的,我话锋一转说,今天我们要见识见识蓝色的树叶。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马上投来疑惑好奇的目光,开始了新课。而《鹅》、《雨》等课文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比较合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这样的课文用让学生戴头饰表演的方式导入较生动。《让我们荡起双桨》、《游击队歌》等课文的学习用录音带伴奏唱着歌曲导入较容易激发激情。总之,开篇一旦有了趣味性就能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8.
课前播放歌曲《给我一双翅膀》。一.导入师:课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给我一双翅膀》,它表达了现代人这样的心声:希望拥有一对坚强的翅膀,穿过风雨的阻挡,去追寻生命的阳光。在远古时代,有一位勇士,他立志凭着自己的信心和力量,勇敢地追赶天上的太阳。这位勇士就是夸父。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9.
薛晖 《儿童音乐》2014,(2):48-49
正【例5】《小黄帽》是由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小学柳昀老师设计并执教的一节课。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唱歌课,内容来自于湘艺版实验课标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柳昀老师为《小黄帽》一课设定的教学目标: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黄帽》,并能自主、有创造性的参与表现歌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真正体会到交通安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刚刚开始学习竖笛演奏的学生大多是二三年级的学生,此时进行的竖笛学习阶段为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教学应主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主。可以选择一首通俗易懂、脍多人口的小曲作为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跃跃欲试。例如我教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在歌曲演唱课中学过了一首歌曲《送别》,并且对这首歌十分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