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刘焕中 《教育家》2004,(5):45-46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如何通过教育来开发学生的潜能,如何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如何让课堂成为师生智慧碰撞、精神享受、灵魂升华的地方,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已成为每位教师应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项带动学习革命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困扰基础教育的难题不少,例如,如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体系?如何落实“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如何在“减负”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解决信息时代学生可能比教师有更多学习渠道而更快获得信息的问题?等等。上海提出开设“研究型课程”,可以说是在课程层面上试图解决上述困惑问题的一个探索,也不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结构性突破。我们试图通过这种研究性、开放性的课程,带动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革命。但是对如何实施“研究型课程”,广大学校与教师都还感到  相似文献   

3.
“自探互研”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互相合作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自探”,即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互研”即在学生个体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生生及师生间的互相合作研究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学习。该教学模式自2001年作为我校教改总课题实施以来,通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大成效。  相似文献   

4.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然而,在“一切为了应试”的课堂上,漠视生命、扼杀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教师以“为学生的将来负责”等美丽的借口。从事着极不道德的教育教学。每念及此,不寒而栗。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江苏省邗江中学即提出并开始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道德课堂”。这一开创性的研究和探索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教育如何尊重生命?如何构建有生命的道德课堂?怎样让生命在“道德课堂”里放飞?在“本期关注”中。我们以较大的篇幅,推出了一组文章,其中有江苏省邗江中学对道德课堂的系统思考及专家的评点;有省内部分理论工作者与邗江中学师生的互动对话;有邗中教师如何在教室、校园、社会等层面打造道德课堂的思考和做法;还有他们对“道德课堂”探索和实践历程的回眸。我们希望通过集中发表省邗中“道德课堂”的研究成果,能够引发广大读者的关注、思考,从而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育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前“两课”教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上座率低”、学生逃课、内容空洞、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都引发了关于“两课”更多的思考。如何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性,抓住学生的心理是关键。应认真分析思考高校学生对待“两课”教育的心理现状及成因,有的放矢,真正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寄寓着我们的理想,新课堂教学是我们实践和探索的现实。走进新课程,我们发现,过去一味地由教师积极地“传授”和学生被动的“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裂变”,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逐渐成为主流.三维目标已逐渐成为教师们教学的指针。欣喜之余,我们也有许多困惑和思考:我们的新课堂教学需要注入什么样的生机与活力?语文新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交流互动式"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与交流,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就“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韩大勇 《江西教育》2010,(12):42-44
天津市大港第五中学“互动态”作文教学模式作为作文改革的一个微观样本给我们很多思考,迫使我们去重新思考一些基本的教育问题:怎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如何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完美对接?作文改革乃至教育改革该如何进行?大港五中对这些问题用行动进行了五中式曲解答,我们也希望更多这种行动意义上的解答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9.
面对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等.如何使班主任教育工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一个亟待探讨、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贯彻学校提出的“四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尝试着将“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引入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强调尊重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主体性.展开师生双主体的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写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义务教育新课程引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诸多思考,其中如何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新课程课堂教学及评课实践,介绍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四要素”评课法的内容、操作及理论探讨,敬请老师和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各地区纷纷制订了符合自己地区教育实际的教育信息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教育实践之中,就成为每一个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共同心声。怎样培养后辈,使其日后成为有用之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其三条渠道,可谓三分天下。然而,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如何?怎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番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许多人带着较强的责任心主动向自己心目中的专家咨询和学习,同时也有许多专家经常向他人提供学术帮助,帮助他们认清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此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呢?即“专家”怎样才能给予对方切实的指导,对方又怎样才能达到求助的目的?这些问题催生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学前教育诊断”。学前教育诊断是在借鉴医学诊断学、教育病理学及心理咨询学等学科的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各种教育病理现象,并据此作出判断与鉴定,从而制定教育策略,提供教育帮助的研究。由于学前教育诊断指向学前教育专家对某个或某些学前教育机构当前教育状态所作的判断与鉴定,因此它是对以往更多地从应然视角考察学前教育的一种超越,是学前教育研究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预习,是一种较好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背后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思考与努力。如何设计预习作业?怎样才能发挥出它最好的效应?怎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学习?这些思考将促使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作文?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拦路虎”,也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且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自探互研”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互相合作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自探”,即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互研”即在学生个体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生生及师生间的互相合作研究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学习。该教学模式自2001年作为我校教改总课题实施以来,通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大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者,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一个问题低头不语或无动于衷,这种现象我们素称“卡壳”。这的确让许多教师都头痛。在这种课堂上,怎样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日益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思政课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大思政课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旨在探讨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构建积极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岩嵘 《英语广场》2021,(11):112-115
教育部“金课”建设标准的提出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英语专业视听类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道路,也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传统、单一的线下教学相比,互联网及云服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其显著的优势,其移动性和便携性使得学生和教师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和工作;其强大的互动功能突破了传统课堂对师生互动的限制;其实时性允许学生和教师在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对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英语专业视听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过程进行讨论,旨在引发更多对于“金课”背景下英语视听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给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也引起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能力?如何构建师生互动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新教育观念,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之中,无疑是生物学科教学的一次革命;改变教学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无疑会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