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国廉 《上海集邮》2003,(11):I003-I004
2003年9月6日至8日,笔者参加了在德州举办的"中国·德州第三届电话卡展览",深感本届卡展是历届卡展中最隆重、规范、大气的一次。经初审入围后参展的38部卡集中,传统类6部,卡史类4部,专题类28部,共240框。由资深电话卡研究者、著名电话卡收藏家和省邮协学术委员组成评委会,终评金、银、铜等奖项。 此次卡展在构思与组集编制、卡品丰富等方面,都有大幅提高。珍、罕、错等各类佳卡纷  相似文献   

2.
马爱民 《上海集邮》2004,(4):i004-i004
专题集卡近几年发展很快,已成为卡展中的主要类别。去年青岛、德州、南平诸卡展中,专题卡集分别达到参展总数的85%、74%、86%。 专题集卡的选题很重要,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首先,选题适中。选题太大,不深不透,编组过程中无法拓展。以《体育》为例,选题太大,只能选  相似文献   

3.
叶振群  邱云芳 《上海集邮》2004,(2):i002-i003
2003年,卡坛盛事多。青岛第二届卡展以“自然,科技,人文”为主题,在卡集题材的  相似文献   

4.
杨晓东 《上海集邮》2004,(6):i003-i003
经过十年坚持对电话卡的收集研究,去年9月,我编组的“竞技运动”专题卡集应邀参加德州电话卡展。这部被戏称为“十年磨一剑”的卡集,得到许多卡友、评委的认可,获得银奖。作为一个工薪阶层,我对集卡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投入,但长期不断的积累,使我现今已收集了100多个国家的2000多枚体育卡品。从中精选部分编组成八框专题卡集,其间虽经历许多艰辛,但也增长不少知识,感受到集卡的乐趣。 我1993年开始集卡。由于自小对体育运动的偏爱,因此一开始就选定体育专题电话卡作为重点收藏项目。为使卡集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几年来我十分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邮》2003,(11):I002-I003
青岛、德州两地通信公司特为卡展发行纪念电话卡。青岛"城市的色彩"201电话卡以简洁的手法,把青岛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德州"奖杯"纪念电话卡上,造型寓意深刻的卡展奖杯使卡面光彩夺目,令人爱不择手。通信公司在青岛及德州卡展现场安排制卡机,当场  相似文献   

6.
王政 《上海集邮》2003,(12):I002-I002
一对夫妇,两部卡集,编排规范,资料翔实,卡品丰富,赢得好评,双双夺银,卡坛佳话。这说的就是在本届德州卡展上各自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外部分)"和"世界珍贵野生动物"卡集获得银奖的叶振群、邱云芳夫妇。 叶振群先生是南京交通安全控制部门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工作之余爱好收藏电话卡,经常自费  相似文献   

7.
名人的丰功伟绩、高尚品质,时时感染和鼓舞自己。所以,笔者比较喜爱收集国内外人物电话卡,多年来收藏近2000枚;经多次编排修改,精选539枚卡编组了8框128个标准贴片《华夏名人》专题卡集,有幸在去年德州第三届电话卡展上获银奖。现将编组体会与卡友共享。  相似文献   

8.
王纯道 《上海集邮》2003,(7):i003-i003
"97上海国际邮品展"上,著名 电话卡收藏家杨鸣先生凭借一部《邮 卡是亲兄弟》卡集,荣获三等奖。这 部卡集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将集邮中的极限明信片与电话卡编组在一起,确切地说,是一部邮卡集。极限明信片是票、片、戳三者一致,最大限度和谐统一的邮品;而配上相似图案的电话卡组成  相似文献   

9.
林凌 《上海集邮》2003,(2):C002-C003
"陈华棣第三届电话卡藏品巡回展暨鼓山文武足球学校集卡协会成立大会"于2002年11月23日在福州隆重开幕,展出陈华棣个人收藏的三百多框,共计两万多枚电话卡,以传统编组为主,专题卡集为辅。 陈华棣,1947年生于福州,现任福州鼓山文武足球学校董事长、福建省东升印刷厂厂长、福州市足  相似文献   

10.
陈鹏 《上海集邮》2003,(10):i001-i001
去年10月,《上海集邮》"电信卡之窗"专栏在上海电信卡部等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和广大集卡爱好者见面了。一年来,专栏借《上海集邮》之"船",扬电信卡之"帆"。值此专栏"航行"一周年之际,我们首先要对广大读者、集卡同好以及集卡专家们表示  相似文献   

11.
校园集卡情     
陈建 《上海集邮》2003,(12):I001-I002
与"卡"结缘,是在认识她之后。她,一个为卡"疯狂"的女孩,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向身边的人宣传集卡的好处。我、集卡、她,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开始了。这样不经意的开始却使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罗德 《上海集邮》2004,(7):i003-i003
5月28日下午,我院201集卡社成员参加了由上海复旦大学201集卡社主办,上海电信卡部协办的“我爱201——201集卡社大型活动”,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一进会场,我们就被一块块电话卡展板所吸引,大家欣赏着那一枚枚精美的电话卡、交流着各自的集卡心得,也有一些同学为接下来的知识问答作准备,不时地记录些内容。随后的新卡推荐,更让我们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13.
可喜的一年     
刘红 《上海集邮》2003,(10):i002-i002
一年前,上海市电信有限公司电信卡事业部为宣传集卡知识,促进集卡活动的开展,通过《上海集邮》杂志创办"电信卡之窗"。一年来,已发表集卡文章近百篇,社会效益显著。短短的一年,上海电信卡事业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全国电信卡业带了个好头。 值此"电信卡之窗"创办一周年之际,我们广东 省集卡协会谨致以诚挚的祝贺,愿我们携手前进,共 创辉煌。  相似文献   

14.
宋青 《上海集邮》2004,(12):i004-i004
去年8月,青岛通信公司为"第二届中国青岛电 话卡展"发行全套4枚201纪念电话卡--"城市的 色彩",分别以广场雕塑(五月雄风)、青岛啤酒(啤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世界上第一枚电话卡于1976年在比利时诞生以来,电话卡发行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面对着全世界无数种琳琅满目、图案各异的电话卡品,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集全它们了。即使是在中国,从1985年5月发行深圳绿箭卡至今,全国各省市成千上万枚卡对于绝大多数属于工薪阶层的集卡者而言都是力不从心的。于是,专题集卡就成了我们最终的,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月18日,上海电信卡事业部应复旦大学201集卡社邀请,在复旦校园举办了一次小型卡展。当电话卡展板在中央海报厅一字排开,立刻吸引了众多学  相似文献   

17.
动漫卡欣赏     
《上海集邮》2004,(10):i002-i003
卡票动漫卡 2002年8月,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动漫展上首次推出了动漫展门票与电话卡相结合的“卡式门票”,在长条形门票中,印上一枚201电话卡,门票售价15元,附赠5元通话费。门票、话卡巧结合,一经推出就受到集卡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就在"上海高校201集卡社"轰轰烈烈的筹建中,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集卡活动已经揭开了序幕。让我们听听复旦大学201集卡社社长陈晓辉的介绍。 校园植物大写真:我们组织有摄影特长的同学,对复旦校园内的植物们来了个精彩写真大比拼。在30多张照片中,"樱花"、"山茶"脱颖而出,成为我们  相似文献   

19.
艺华 《上海集邮》2004,(9):i001-i001
上海电信卡部网站(www.shtelecard.com)于2004年8月8日全新改版,改版后的网站突出了门户性、商业性及互动性,以一个全新的中文名字——“卡趣网”闪亮登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旧卡行情”、“各地动态”、“国际卡赏析”、“电子专刊”、“集卡小常识”、“精品解析”等栏目。新栏目将成为广大卡友交流的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世界》2014,(12):F0002-F0002
梁新云,又名梁兴荣,男,陕西宁强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入南京艺术学院进修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院副院长、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参加陕西智性书写双年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全国奖”、入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入编《20世纪陕西书法篆刻集》、《20世纪陕西书法简史》、《百年陕西文艺经典》、《陕西中青年书法家作品收藏提名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