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太极拳桩功训练对久坐人群(如教师、司机、文职人员)腰椎疾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名30~45岁有轻度腰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进行太极拳桩功训练;B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理疗治疗,实验时间为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腰椎疾病都有改善,但实验组腰椎疾病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太极拳桩功训练对腰椎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周勇  孙雷  张珂 《福建体育科技》2012,31(2):25-26,29
目的:探讨太极拳锻炼对亚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太极拳锻炼组,B组为手法治疗组,C组为静养恢复组;实验时间为5个月,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牵引复位和影像学监控,预防不良病变;实验前后测量受试者的腰椎疼痛指数和体成分,组间变化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综合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A、B、C三组VAS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AB组极显著性大于C组,A组显著性大于B组;实验后A组体重和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BC组;组间综合疗效比较,优良率A组好于B组,B组好于C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太极拳锻炼相对于手法治疗和静养恢复疗效更好,并能控制体成分的消极改变,更有利于康复和预防病症复发。  相似文献   

3.
腕舟骨骨折不连接,以腕舟骨腰部骨折为多见,实为临床上较为难治的骨折之一,愈后多不佳。我们采用“按摩,局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不连接”后遗症一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周××男18岁省体工队运动员患者于1978年5月在作撑杆跳高的训练中不慎跌扑,致右腕部损伤。经诊查并拍X片,诊断为右腕舟骨腰部骨折。以前臂短袖石膏洞外固定处理。二个月左右,拆除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身腰鼓锻炼结合超声疗法对中老年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位中老年肩周炎患者按年龄、性别、及病程程度随机分为3组,A组进行健身腰鼓运动并配合超声疗法,B组进行健身腰鼓运动,C组为静养恢复组,疗程均为18周,实验前后测量肩周炎患者的视觉疼痛指数和肩关节功能,评价前后治疗效果。结果:A、B、C三组的治疗效果均有所改善,A、B两组肩关节疼痛的缓解和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C组,A组又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健身腰鼓结合超声疗法更能有效地治疗肩周炎。  相似文献   

5.
对36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弹性小夹板固定,结合功能锻炼,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综合治疗方法,促进了功能恢复,加速了骨折愈合,防止了关节僵硬,无痛苦,愈合快,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八段锦锻炼对中老年肩周炎患者的康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八段锦锻炼对中老年肩周炎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将60例受试者按病程和男女比例随机分为3组。A组进行八段锦锻炼,B组进行推拿治疗,C组采用药物疗法。治疗实验为6个月,实验前后对肩关节3项主要功能评价指标疼痛、肌力、活动范围采取打分量化的形式评价,组问变化采用t检验,组间综合疗效比较采用X0检验。结果:A、B、C三纽各项评分都有提高。其中疼痛(P〈0.05)、活动范围(P〈0.001)、总分(P〈0.005)A组与B、C两组相比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B、C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肌力评价分值:A、B、c三组提高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疗效比较,A、B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C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八段锦锻炼的效果相对推拿和药物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余欢  黄长明 《精武》2013,(23):15-17
目的:本研究运用平衡板和动静态平衡仪在正常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进行平衡性训练,通过观察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平衡能力恢复的效果差异,旨在寻找一种在运动训练或教学中适当、可行的膝关节康复训练方法,亦可为普通人群膝关节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无器械训练方法的参考。方法:本文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以陕西省女足运动员单倜膝关节内饲剐韧带损伤患者18人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A,B,C三担,每组6人。实验前用膝关节站立稳定性测试对三组受试者进行膝关节平衡能力评定,然后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期间,A组除进行正常的康复治疗外,在实验者的监督下利用平衡板进行平衡性训练;B组除进行正常的康复治疗外,在实验者的监督下利用动静态平衡仪进行平衡性训练,C组进行正常的康复治疗。实验结束后再次测试所有受试者的膝关节站立稳定性,对膝关节平衡能力进行评定。用SPSSforWindows17.0统计软件对所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内比较:康复治疗前各姐伤佣膝关节平衡能力均此健佣差,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4周的康复治疗后A组和B组伤佣膝关节平衡能力均有非常显著提高,C组伤佣膝关节平衡能力虽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变化,伤倜与健佣相比,膝关节平衡能力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蛆间比较:A组和B组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膝关节内佣副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平衡能力明显下降。(2)膝关节平衡板训练和膝关节动静态平衡仪训练均能提高伤佣膝关节的平衡能力,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不做任何针对性训练,膝关节平衡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在相同的时间内,其提高效果远不如膝关节平衡板训练和膝关节动静态平衡仪训练明显。(4)无器械的膝关节平衡板训练更具方便实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女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120名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4组。B、C、D组分别参加为期9个月的健身走、太极拳、健身瑜伽训练,A组为对照组无训练计划。训练前、后分别对各组骶棘肌肌电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疗效判定。结果:B、C、D3组腰背肌肌电图波幅均高于训练前(P<0.05),时程均低于训练前(P<0.05),D组在各时段的变化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疗效比较D组优于其他组别(P<0.01)。结论:健身走、太极拳锻炼均能增加患者腰背肌肌肉力,对中老年女性非特异性腰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健身瑜伽练习作用优于健身走和太极拳锻炼,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探讨易筋经锻炼对中老年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A组进行易筋经锻炼,B组进行推拿手法治疗,C组采用药物疗法。治疗实验为30周,实验前后对受试者腰椎生理曲度进行测定。生理曲度变化采用单侧t检验,组间综合疗效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A、B、C三组腰椎曲度均有变化,变化幅度A组(39.83%)大于B组(24.75%),B组大于C组(18.76%),其中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极具显著性(P<0.01);组间疗效比较,有效率A组(90%)要好于B组(60%),B组又要好于C组(50%),其中A组与B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结论:易筋经锻炼的效果相对手法和药物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结合太极拳对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某体育大学未受过专项运动训练的学生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n=29)和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n=31)。运动疗法组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的运动疗法干预,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训练。结果:运动疗法组的头前倾角和圆肩角测量结果较实验前无显著性差异,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较实验前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对屈曲角度改善显著偏高,但运动疗法组实验前后屈曲角度显著降低;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右旋角度显著性改善,其余均无显著性变化;两组颈椎活动障碍指数实验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独进行运动疗法或联合太极拳均能改善上交叉综合征症状,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均可有效平衡颈肩肌群肌力、纠正姿势异常,从而缓解颈肩疼痛,且后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刘建国  周直模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3):325-326,33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成都市武侯区部分部分参加太极拳和交谊舞锻炼的离退休职工(家属)和一般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太极拳男组身体的柔韧性明显大于交谊舞男组(P〈0.05),太极拳女组身体的柔韧性也稍大于B女组,但两组的差异性不显著;太极拳男组和交谊舞男组,太极拳女组和交谊舞女组在骨密度的比较上(P〉0.05)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太极拳和交谊舞在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保持骨密度稳定,防止骨质疏松方面的健身功效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中药制剂和运动训练对大鼠股四头肌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复方中药提取物对提高机体糖代谢和运动能力的作用,为更好的指导运动训练、增强运动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提高能量代谢中成药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结果:(1)力竭时间,D组大鼠力竭时间相比其它3组极显著延长(P〈0.01);C组显著长于A组(P〈0.05);B组极显著长于C组(P〈0.01)。(2)大鼠股四头肌肌糖原含量安静状态下,D组极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C组和B组显著高于A组;定量负荷,D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B组极显著高于A组;力竭即刻,D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显著高于B组,B组和C组都显著高于A组;力竭恢复12h,D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显著高于B组、C组,A组极显著低于B组和C组;力竭恢复24h,D、C组极显著高于A组,B组显著高于A组。结论:(1)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大鼠股四头肌肌糖原的含量和促进恢复过程中肌糖原的合成,提高运动能力;(2)单纯饮用复方中药制剂可以提高大鼠股四头肌肌糖原的含量和促进恢复过程中肌糖原的合成;(3)运动训练结合饮用复方中药制剂在增加大鼠股四头肌肌糖原的含量,减缓运动过程中肌糖原较少,促进恢复过程中肌糖原的合成效果最明显,提示复方中药制剂能够促进机体糖代谢能力,更好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91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80.4%,对照组治愈率57.5%,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薰蒸床辅助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中药外洗治疗法。  相似文献   

14.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损伤,目前对该病的急救处理方法主要有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中 药外敷等方法。本文作者在临床上采用中医推拿手法对该病进行急救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尚未见用推拿对 急性踝关节扭伤急救处理的报道,因此本文试图将推拿、冷敷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三种急救处理方法作以比较,从而探 讨踝关节扭伤急救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踝前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4例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理疗组及中药熏蒸组,每组8例。对照组不做处理;理疗组采用超短波治疗,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治疗10次;中药熏蒸组采用中药熏蒸,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治疗10次。疗效评价采用AOFASY足踝评分和Myotonometer测试系统检测踝关节肿胀,结果:理疗组和中药熏蒸组的治疗都有效(P〈0.05),但中药熏蒸组的疗效更好(P〈0.05):结论:理疗纽和中药熏蒸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有明显疗效,其中中药熏蒸组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6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非体育锻炼组和跳绳、木兰拳、太极拳套路及太极推手等4个运动组,经10个月的实验。结果:非锻炼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P<0.05),4个运动组的骨密度均增加(P<0.05或P<0.01),其中太极推手组还测各指标及跳绳组桡、尺骨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P<0.01)。结论:跳绳、木兰拳及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是绝经女性抵抗骨量丢失、促进骨密度增大的有效运动,并且太极推手对腰推和前臂及跳绳对前臂骨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运动对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心理学理论就太极拳运动对情绪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认为:①太极拳运动通过生物反馈途径影响人的情绪;②通过太极拳运动使锻炼者进入流畅体验和暂时解脱的状态来影响人的情绪;③太极拳运动通过保持和改善神经系统机能状况来影响人的情绪;④通过太极拳运动中生动形象的动作,可使锻炼者的消极情绪得到宣泄和排遣;⑤通过长期的太极拳练习.可以使练习者的思维更加合理、情操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18.
使用直流电,将中药提取液直接导入受损的关节内,可使关节软骨的损伤迅速恢复,避免手术引起的后遗症,迅速恢复正常的体育训练。经对95例该类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9%,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者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太极拳运动所追求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和谐的价值取向,深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和谐价值观念。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太极拳运动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人类生存文明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体育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按WHO1985年推荐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选取26例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按病情相当随机分成A、B两组(各13例),两组均采用严格的饮食处方及定期的教育和血糖监测,但A组患者同时进行轻度至中等强度的运动治疗,B组不进行有计划的体育运动。结果:经一年的实验,A组各项观察指标疗效显著(P<0 05或P<0 01),并且A组优于B组(P<0 05或P<0 01)。结论:轻症NIDDM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进行适当体育运动的疗效显著,并且明显优于单纯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