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十世纪是一个价值的颠覆与重建的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非理性主义思潮开始在西方社会泛滥开来。当西方社会逐渐由工业进入后工业时代,旧的社会矛盾没有解决,新的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各国发生了普遍的信仰危机,人们对以往深信不疑的理性追求发生了动摇。从尼采喊出“上帝死了”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人们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之后,转入自我和虚无中寻求理想和上帝的庇护。  相似文献   

2.
姬遇 《世界文化》2012,(1):52-53
历史上的1870年是值得记住的一年。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昔法战争在这一年爆发。这场战争是昔鲁士和法国互相争夺利益而爆发的,法国首先宣战,最终普鲁士得胜,于1871年统—了德国并建立了德意志第一:青国。可以说,普法战争是酱鲁士统一德国的重要一步,对世界格局和欧洲政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此重要的一场战争。消耗了两个国家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谁能想到,竟然是因为一封被俾斯麦私自改动过的电报而骤然爆发的呢?  相似文献   

3.
姚继德 《大理文化》2013,(5):110-111
晚清的中国,一直是中外史家们反复研究和玩味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究其原因,不外乎它是人们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及其未来走向的直接参照。从中国国内历史进程而言,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点.沿袭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积弱积贫,固弊山积,百孔千疮,病人膏肓。曾经引领全球文明风骚的东方封建社会不思进取,即将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4.
浅议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刘莹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大变动、大转型的社会,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人们看到古老的农业经济——官僚政治的中华帝国,远非进行扩张的、推行国际贸易和炮舰政策的英帝国的对手。从此,中国社会便开始从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向商品...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爆发。面对旷世巨灾,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各大媒体迅速启动灾难应急机制,纷纷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重灾区进行深入报道,及时准确、全面真实地向社会公布抗震救灾情况,正确引导了舆论导向,有效安抚了社会恐慌情绪。一直以来,由于灾难事件本身所固有的极强新闻价值与  相似文献   

6.
1932年3月18日,厄普代克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伯克斯县的先令屯镇。在厄普代克来到人世前,美国爆发了一场经济大灾难,即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到1933年,美国的工业产值下降到萧条前的三分之一,数干家银行关门,近1300万人失业。城市中充斥着救济平民的流动厨房,农民的粮食由于无法卖掉而腐烂。伴随着经济萧条的便是整个社会的动荡和人心的浮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以提出"软权力"著称的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在《理解国际冲突:历史与理论》中,重新审视了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前,雅典人和斯巴达人处于"囚徒困境"中,小约瑟夫·奈重述了修昔底德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著名论断: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修昔底德陷阱"即源于此。然而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存在不同的意见,比如耶鲁大学古典学教授唐纳德·卡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中认为:引起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并不是雅典的崛  相似文献   

8.
郝彤 《世界文化》2008,(3):9-10
公元前3世纪末,地中海世界爆发了一系列大小战争。“战略之父”汉尼拔率领大军翻过阿尔卑斯山进攻意大利,罗马与迦太基之间长达16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遽然爆发;马其顿、亚加亚同盟和埃托利亚同盟之间展开希腊人的争霸战争,塞琉古与埃及则在亚细亚半岛大动干戈。一时间,地中海世界战火纷飞,烽烟四起。战争的结果令当时的希腊化世界惊讶不已:罗马胜利结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兵锋直指东方。尘埃落定之后,罗马这个勃兴于台伯河边的意大利半岛国家,缔造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囊括地中海的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07,(2):88-89
“我们把茶叶质量控制贯穿于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企业检测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在去年底的“绿色100行动”启动仪式上,吴裕泰总经理孙丹威的一句话引来一片赞叹,在王府井大街吴裕泰旗舰店举办的这个活动上,吴裕泰140家连锁店的代表联合签署“绿色盟约”,向所有消费都郑重承诺:吴裕泰保证所有茶叶产品质量100%符合国家标准。吴裕泰的茶,请你放心喝,在食品安全事件接连爆发的今天,吴裕泰让人们看到一个百年老字号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剧院将二者完美融合。过去3年是全国新建大剧院的爆发期,各地拔地而起的大剧院,已经不止是单纯的文化概念,而是投射出更多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投资数千万甚至数亿建成大剧院,如何使其既作为一地的建筑地标,又能担当起文化地标的作用,成为建设者、运营者和管理者三方待解的命题。日前,《人民日报》记者走访了运营四年的广州大剧院,以这家充满活力的年轻剧院为样本,探索剧院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市民的精神享受相连、使人文情怀与经济发展相依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