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巧生  周娜  成金华 《资源科学》2020,42(8):1439-1451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事关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在关键领域发挥战略性作用。本文从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的界定与遴选、供给风险评价与预警、供给安全体系优化与政策三方面对当前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结论有:①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是满足国防军事需求与实现战略性关键产业良性发展的原材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权属性的集中体现,需结合国家或地区发展实际动态遴选战略性关键矿种;②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供给风险具有更强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供给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面临诸多挑战;③通过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是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供给安全体系优化与政策选择的重要方向。从多学科交叉研究供给安全的形成机理,由大数据驱动与全球供给链跟踪明确供给风险评价要素,基于外部冲击因素和内部产业因素结合的视角完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供给安全政策是未来战略性关键矿产供给安全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关键矿产资源作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全球贸易网络频繁受到突发风险的冲击,对进口依赖型国家的资源供给安全造成威胁。本文从关键矿产资源全球贸易网络和产业链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基于多层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关键矿产资源全球贸易模型,并提出风险传导机制对贸易网络突发风险进行仿真分析,最后运用多风险场景仿真结果对网络节点的风险韧性进行评价。以镍矿资源产业链中6种产品为例,运用2018年全球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镍矿资源进口结构极不均衡,对供给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相对下游产品,中国对镍矿石、镍锍等产业链上游产品需求更为刚性,价格敏感度小。②风险所造成的价格波动对中国进口损失影响并不显著,而对风险韧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资源竞争能力,这与进口结构、占风险源出口份额、以及国家产业对于额外成本的转嫁能力有直接的关系。③同一国家在面对不同风险源时表现出不同的风险韧性。当风险源分别为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时,其风险规模每上升1%,中国因此而承受的镍矿资源进口损失规模将分别上升1.74%和1.77%,中国在面对来自菲律宾的突发风险时韧性较低。评价节点国家在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网络中的的风险韧性,对把控资源供给宏观形势,提高资源政策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作为中国的紧缺矿产,铬资源的供应安全关系到不锈钢产业的稳定发展。对当前中国铬资源供应风险进行评价,识别其在供应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及风险程度,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治理建议。为此,本研究整理了2000—2016年中国和全球的铬储量、产量、消费量、贸易量、价格、回收率及国家风险指数等数据,从资源、市场和政治三个维度选取评价指标,对供应风险进行直观的量化分级评价。供应风险主要体现在资源保障度低、对外依存度高、二次回收水平低、市场话语权较弱、进口集中度高和地缘政治风险大等6个方面。结合风险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风险治理建议:推动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参股开发矿产资源;加大对含铬废品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加强对不锈钢废料的熔解技术研究;国家对铬资源进行必要的储备,稳定市场预期,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稀土是全球竞争最为热点的关键矿产之一。当前,全球稀土的资源和供应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西方国家正在积极构建摆脱中国的供应链。文章从稀土元素视角阐述了中国的供需格局演变,分析了大变局下中国稀土元素的供需错位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稀土元素的平衡利用策略,为推动产业链全球化和保障中国稀土资源安全提供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评价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国内铁矿资源禀赋的约束,中国高度依赖进口铁矿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为了保证中国铁矿资源的供应安全,已有研究重点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需、贸易或定价的某一维度深入分析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较少同时考虑供需、贸易和定价的综合性供应风险,相应地缺乏多维主体的铁矿石供应风险综合治理措施。本研究采用BGR-VW方法,基于2000—2015年中国铁矿石时间序列数据,从当前市场风险、资源风险、政治风险、市场权力、未来供需趋势等5个方面对中国铁矿石供应资源供应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主要存在于资源和政治风险,综合风险等级处于紧张状态。最后,本文以实现铁矿石资源可持续供给为最终目标,从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多维主体分别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沈镭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247-254,206
中国自然资源问题十分突出,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在数量和结构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对经济社会的保障程度呈下降趋势。与资源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未来10年内,中国的城镇化将加剧水土资源结构性紧张,导致关键矿产资源愈加短缺,并进一步降低包括粮食、水土资源、矿产资源等综合资源安全的保障程度。针对中国资源安全所面临的问题,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应对综合资源安全问题的根本战略选择。未来保障中国综合资源安全需考虑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大法规政策激励、调整资源消费结构、加大科研投入、统筹国内外市场等措施,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恢复资源的生态功能,以进一步保障我国综合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井喷式的发展对关键原材料形成了强劲的需求,使原材料面临更加严重的供应风险。本文界定了钴、镍、锂、稀土等23种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从地质性、技术性及经济性因素,社会发展水平和监管政策因素以及地缘政治因素3个影响因素出发,设计了5项二级指标,对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的全球供应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矿产循环利用对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供应风险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不考虑城市矿产循环利用的情景下,新能源汽车23种关键原材料中,锡的风险最高,铬、锗、钴的风险依次降低,锂的风险最低;在考虑城市矿产循环利用的情景下,这些关键原材料的全球供应风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高风险原材料种类减少,中低风险原材料种类增加。鉴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其关键原材料的强劲需求,应尽快实施关键原材料的分类管理,加强城市矿产的开发利用,以提升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模拟贸易中断风险发生时锂产业链贸易网络的脆弱性,以有效识别关键节点和网络的潜在风险,为优化贸易格局和规避风险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基于贸易流向分析锂产业链2000—2021年的贸易格局演化情况,采用蓄意攻击法模拟2021年PageRank中心度前10%的节点发生贸易中断后锂产业链贸易网络脆弱性动态变化。【结果】研究显示:(1)锂产业链全球贸易格局正面临深刻的重组与变革,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凸显;(2)样本期内锂产业链上游网络抗毁性有所提升,中游和下游网络抵御风险能力相对稳定;(3)锂产业链脆弱性排名为下游<中游<上游,当全球前10%的关键节点贸易中断后,上游、中游和下游贸易网络的整体性能分别平均下降60%、35%和23.5%。【结论】为维护中国与世界的锂产业安全与稳定,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锂产业链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保障机制;建立锂产业链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机制,增强产业链与供应链、价值链之间的正向响应能力;提高锂资源国内自主供给保障能力和全球配置能力。  相似文献   

9.
葛建平  刘佳琦 《资源科学》2020,42(8):1464-1476
关键矿产安全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关键矿产战略是实现资源安全的必要路径。世界主要国家均制定了关键矿产战略举措,中国相关矿产需求量大、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制定关键矿产战略尤为迫切。本文基于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美国4个国家(地区)2006—2019年关键矿产的政策文本,从关键矿产战略的国际背景、制定依据、历史演进与政策工具选择角度开展比较研究,提出主要国家关键矿产战略的演进规律、驱动因素以及工具选择依据。研究发现:4个国家(地区)“关键性”指标选择均包含供应风险,并根据国情选取了经济重要性、可操作性等不同的指标;同时,4个国家(地区)关键矿产相关政策文本数量稳步上升,美国、日本、欧盟政策关注点不断系统化,且定期更新与完善关键矿产清单;4个国家(地区)主要选择规制型政策工具,以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为辅,社会型政策工具作用日渐增强。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在建立关键矿产目录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矿产储备体系、促进替代和回收技术研发、实施“资源外交”等举措,制定合理有效的关键矿产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所在的中亚及邻区,横跨特提斯和古亚洲造山带,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潜力较大、地理位置优越,是境外矿产风险勘查和开发利用的优先地区之一。开展该地区战略性关键矿产的成矿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能有力推动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手段的进步,为境外战略性关键矿产大型资源基地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古亚洲和特提斯构造带的基本构造格架和成矿单元划分,梳理了区域内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分布特征和研究进展,并对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矿产资源重要性二维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产资源重要性评价对科学规划和分类管理矿产资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①界定了矿产资源重要性的概念;②系统构建了我国经济重要性-供应风险 “二维坐标”评价体系,其中供应风险评价包含国内供应风险、境外获取风险和市场风险3个二级指标和储消比、境外资源集中度等11个三级指标,经济重要性包含经济贡献度、资源经济价值、未来需求趋势和不可替代性4个指标;③以某种矿产消费价值占该行业消费所有矿产总价值比例加权,建立了反映资源实际价值的经济贡献度的计算方法;④对评价体系进行了扩展,形成了以纵轴为经济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和国防军工产业重要性,以横轴为供应风险或资源优势度的矿产资源重要性“二维坐标”评价体系,并对评价体系在时空和矿种上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龙如银  杨家慧 《资源科学》2018,40(3):465-476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政治、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从矿产资源安全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与方法、保障策略、法律政策角度出发,梳理目前矿产资源安全研究成果。综述发现,矿产资源安全是一个可持续的概念,不仅涉及经济安全,更将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全、国际安全纳入研究范畴;评价指标也随着时间不断丰富,从原本单一的经济指标转向涵盖环境指标、地理及政治指标等在内的评价体系;国家更加关注矿产资源开采、使用的各个方面,关于矿产资源安全的专项法律政策不断完善;为保障国家综合安全,政府依据经济发展特点及资源禀赋状况,制定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策略;评价方法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有些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分解缺乏系统性、动态性,难以量化,评价结果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有待解决;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法律政策交叉,管理体系混乱。未来应加强矿产资源安全理论体系、量化及动态分析、国际贸易规则及重大战略影响、政策法规及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规范矿产资源交易,确保矿产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关键矿产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或缺,同时又被打上地缘政治烙印的一类矿产资源。战略性关键矿产的种类因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全球化产业分工不同而呈现某些时空演变规律。特别是21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战略性关键矿产内涵不断延伸并与产业链密切衔接,彰显了其重要地位和安全意义。中国、美国和欧盟战略性关键矿产种类高度重叠,美西方国家正在试图构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关键矿产供应链,因此中国需要制定相关战略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  相似文献   

14.
程慧  徐琼  郭尧琦  陈伟勋 《资源科学》2018,40(3):634-644
近年来,以期货市场为定价基础的金属价格呈现频繁而剧烈的波动,直接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系统的稳定。而金融属性凸显被认为是国际铜价短期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在这一背景下,从金融化视角出发探究金融因素是否影响国际期铜价格的波动,对维护中国工业系统稳定运行和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ICSS方法将2000—2014年LME期铜价格分为七个阶段,继而采用PLS方法实证检验了六种主要金融因素在不同阶段内对国际期铜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元指数对期铜价格波动的解释力最大;黄金价格在铜价“大幅上涨”时期对铜价变化的解释作用最强,但反映的是市场对美元价值变化的信息;标准普尔500指数对期铜价格上涨具有明显支撑作用,反映出国际期铜市场金融化特征明显;投机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期铜价格剧烈波动,但并未改变期货市场内在功能的发挥。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可借力人民币国际化抑制美元计价影响;应构建矿业金融战略体系,防范过度金融化下的价格波动风险;需理性对待投机,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15.
新技术、新材料、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对关键金属矿产需求产生深远影响,探讨技术进步如何影响关键金属矿产需求,从而确保关键金属矿产安全,对中国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阶段和实现低碳转型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对技术进步与关键金属需求关系的文献展开了系统梳理,发现:随着资源安全成为国家重要需求问题,技术进步与关键金属需求预测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现有文献量化研究较少且缺乏系统性,鉴于技术进步测度和数据获取等难点,需求预测结果的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提炼了技术进步作用于关键金属需求的3条微观影响机制,即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关键金属、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关键金属、技术进步—替代循环—关键金属,为后续研究提供整体分析框架;提出该领域后续研究重点,即重点关注低碳技术-关键金属、战略新兴产业-关键金属耦合问题,同时解决技术进步在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中的测度问题,推进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关键金属需求预测分析框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评价与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系统研究我国矿产资源海外供应的总体安全状况,本文创建了集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资源通道依存度和资源地域依存度为一体的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指标体系,及对应的计算模型。收集了2013年我国39种矿产资源的进出口价值、消费量等数据,测算了2013年我国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资源通道依存度和资源地域依存度,分析了我国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安全形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对外依存度过高,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对资源安全影响较大;我国南海地区尤其是马六甲海峡,资源通道依存度过高,对资源安全风险较大;我国中东、非洲矿产资源地域依存度相对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建议增加陆路通道资源进口比例,加强我国矿产品、产地和产能储备工作,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