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禺的四幕悲剧<雷雨>一直享有盛誉,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以其惊人的艺术生命力活跃在中国舞台上. 繁漪是该剧中最具特色和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原野》中的仇虎并非农民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话剧《原野》中的主人公仇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会有人感到奇怪。如果说对曹禺的《雷雨》和《日出》中的人物形象人们往往争论不休,各有异词的话,那么,关于仇虎的形象可以说是几乎众口一词,久有定论的了。  相似文献   

3.
贺正皖 《文教资料》2008,(30):26-27
曹禺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话剧大师,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他继承了先驱们的民主精神,同时广泛地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话剧艺术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本文拟从他创作的<雷雨>结构艺术角度谈谈它给中国话剧带来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4.
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发表六十多年来,一直受到演艺界和评论界的关注。但是,关于“雷雨”好汉问题一直没有定论。本文试从人物形象和现实主义主题出发,寻找这位名叫“雷雨”的好汉。  相似文献   

5.
林夏 《河南教育》2007,(11):64-64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当时的曹禺23岁,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的学生.1934年7月,<雷雨>开始在北平出版的<文学季刊>1卷3期一次载完.1936年1月,单行本问世.  相似文献   

6.
王丽凤 《考试周刊》2014,(25):19-20
纵观我国的话剧历史,曹禺的《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不论从故事的悲剧性、悲剧的构成还是戏剧中人物形象的悲剧性上来看,《雷雨》都是彻底的悲剧,具有深刻的悲剧意蕴和丰富的历史、社会内涵,其突出的戏剧艺术和悲剧感染力为中国的话剧史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曹禺创作的《雷雨》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它技巧丰富,内涵深邃,一直深受人们喜爱。《雷雨》是一幕人生悲剧,曹禺先生以特殊的方式,以起伏跌宕的情节、精炼的语言、极富内涵的潜台词,深深地打动着观众。本文试对蘩漪这一重要人物形象特征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曹禺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作的出版和演出虽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阻挠和禁止,但对曹禺本人却竭力拉拢.然而,曹禺最终对国民党的专制与腐败感到彻底失望,选择了认同共产党的主张.考察曹禺及其戏剧与国民党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曹禺等一大批知识分子在1940年代所做出的政治选择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话剧爝雨》是曹禺先生的第一部戏剧作品,它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独特的戏剧结构、丰满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展示出作者对时代的敏锐感受、对社会的精微剖析。这个四幕话剧《: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而且也成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版的话剧<雷雨>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版的话剧<雷雨>两者在美的形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将着重从美学中的形式美的角度来比较两个版本的话剧在形式上的差异和优劣.  相似文献   

11.
曹禺的《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的经典之作,研究者大多从"原型批评"、社会学、语言学、美学等角度来分析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从原生态(戏剧文本)角度来分析修订版《雷雨》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还是应该考虑到作品文本实际具体的含义,对作品的理解较为客观,更能贴近曹禺所刻画周朴园、蘩漪、周萍等人物形象的生活逼真感,从而更能贴近领会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俄狄浦斯王>是典型的命运悲剧.而曹禺先生的创作则受到了其作者索福克勒斯的影响,所以,吕荧先生在<曹禺的创作道路>中指出:"人的故事只是这部悲剧的形体,宇宙的主宰才是这部悲剧(指<雷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正>人物台词是话剧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台词是话剧的灵魂,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塑造、主题的揭示都要靠台词来充分体现。话剧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赏析台词,怎样准确把握人物台词的丰富性和爆发力,是话剧教学的重中之重。否则,就会停留在台词的表层,难以领悟到话剧台词的丰富意蕴和发展张力。《雷雨》是曹禺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也是充分  相似文献   

14.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名作.在剧作中,作者用了许多蕴含象征隐喻意味的原始意象符号,如雷雨意象、死亡意象、出走意象等."窗"在<雷雨>中多次出现,因其蕴载了作者情感及人物命运和剧作主题的众多内容,从而使之具有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并成为<雷雨>整体意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也谈繁漪     
宁静 《河南教育》2009,(7):50-51
话剧《雷雨》艺术上获得的巨大成功,离不开曹禺对每个人物鲜明个性的刻画。再次品味繁漪这个人物形象,深感作家对人性、人生、社会的把握之深,惊叹伟大作品启迪思维的永恒。  相似文献   

16.
1934年曹禺创作了杰出的四幕话剧《雷雨》,曹禺因之成名,《雷雨》及其之后的《日出》被誉为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的确,曹禺熟练地运用了话剧这种外来形式,并自如深刻地表现了本民族的生活,在人物塑造,在话剧结构及动态语言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直至今日,《雷雨》中的人物命运仍然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并无不叹服其现实主义的伟大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曹禺以巴赫的作为贯穿<雷雨>序幕和尾声的背景音乐,是别有深意和匠心的.但是几乎没有研究者注意到这一音乐语言与文本的深层结构、精神内涵之间的深刻联系.巴赫是"西方音乐之父",其的复调、和声、对位等多种手法的高超运用所营造出的极为复杂的音乐结构和相当深刻的思想情感,对曹禺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雷雨>有着明显的宗教氛围,突出了神秘与救赎的宗教精神.在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的设置上,曹禺犹如一位交响乐指挥,以丰富复杂的复调结构把冲突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8.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一发表就震动了文坛,剧作家以卓越的艺术才能为我们展现了人物之间令人震撼的复杂关系,成功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最独特、最耀眼的就是蘩漪。本文试图从戏剧的矛盾冲突入手来分析这位女性的爱恨情仇。  相似文献   

19.
论曹禺话剧《雷雨》的悲剧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1):97-100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阐释<雷雨>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从悲剧构成上来看,它是彻底的悲剧作品,既是命运悲剧,也是爱情悲剧;既具有性格悲剧的要质,又具有道德悲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曾禺的<雷雨>等话剧创作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在话剧语言艺术上.他充分发掘了"话"的表现力.使语言个性化和动作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