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法院自行取证的条件和范围刘安伦关于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的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最高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2.
人民法院主动取证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存在争议颇多。有鉴于此,文章阐述了人民法院主动取证制度的成因,分析了法院主动取证制度的弊端,提出了重构法院取证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刑事被告人的强制取证权在英美法系国家发端、发展和完善,在大陆法系及程序转向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重视。比较研究典型法治国家强制取证权的内容、范围和限制,针对其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就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强制取证权制度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中各种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电子证据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获取这类证据,即计算机犯罪取证,已成为司法人员面对的一大难题。从计算机犯罪取证的概念、取证工具、取证步骤等方面对计算机犯罪取证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廖祥正 《天中学刊》2012,27(3):55-59
刑事证据能力包含三个要素:关联性、可印证性和合法性。关联性是指从逻辑上看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有实质性联系;可印证性是指从主观经验上看证据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合法性是指从价值上看取证主体、取证程序和证据形式合法。没有关联性或可印证性的证据首先排除有证据能力,不论其合法性有无。可印证的关联性证据具有证明力,但是否具有证据能力还需看其是否合法。证据的"三性"具有不同质性和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社会,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证是电子证据进入刑事诉讼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电子证据取证的规定极不完善。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立法有许多先进经验,对其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电子证据取证制度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断曝出的刑事错案,不仅严重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使司法公正受到质疑。刑事证明标准模糊、证据规则的不完善、"口供至上"错误观念以及取证手段的不合法,都是导致刑事错案发生的原因。因此,必须进一步从证据角度规范取证手段和证据的运用,完善刑事诉讼的相关制度,将错案遏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最终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前民事行政抗诉案件中存在的问题:抗诉范围过宽,抗诉效果不确定,证据滞后,以及上诉制度功能的弱化等。在此基础上,本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抗诉制度的建议:限制抗诉时证据收集的范围,完善现有的抗诉程序,在抗诉对象上应进行调整,抗诉时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取证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电子证据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在取证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立法和实务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取证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子证据是与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但又不属于其他证据种类的材料。电子证据与载体的依赖性和可分离性、传输的迅速性和储存的隐密性、记录方式的特殊性等特征决定了电子证据取证和辨识的困难性。基于程序法定的要求和基本人权保障的需要,在刑事侦查中,应当进一步对电子证据的取证程序加以规范,不仅应尊重人权,保证取证主体适格、取证程序法定,而且要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科以强制记录与保存信息的法定义务,还应规范现场勘查程序、完善搜查和扣押程序,规范技术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取证已成为公司和政府信息安全保证的基本工作。计算机取证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计算机取证技术复杂,设备缺乏,同时还涉及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个人隐私等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自白进行补强不仅是限制自白证明力和遏制非法取证的必要手段,而且还是刑事诉讼发现真实和保障人权的需要。补强证据应当具有证据能力,它不仅可以补强自白,还应当能够证明案件事实,并且应达到相当的证明程度。我国的自白补强规则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刑事程序法上,卧底侦查必须遵循特有的程序法则。卧底警察超越法律授权的范围获得的证据是否有效应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卧底警察身兼侦查官、证人、取证人等多重角色,在刑事诉讼中身份保密与上述角色必然存在冲突,卧底警察拒绝出庭作证需有合法合理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高涛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7):66-67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的概念、电子证据的特点、计算机取证的步骤,然后探讨了如何利用EnCase来进行计算机取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继承公证取证、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取证和知识产权维权公证取证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我国公证取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希望对目前我国公证取证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取证系统的最终目标是给法庭提供可靠的数字证据,而面对高速网络取证系统的海量数据其存储是一个挑战.文章提出一个有效的存储模型,完成海量证据的存储,建立证据获取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2017年中央审议通过规范性文件对这项任务作出了细化规定,其对公安机关侦查取证理念、把握非法证据范围、规范讯问行为、处理侦诉辩审关系等方面具有深刻影响.公安机关应在厘清"严格排除非法证据"内涵的基础上,从这些方面综合着力应对.  相似文献   

18.
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尽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被确立在中国刑事诉讼之中,但它在司法实践中却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在重新构建这一制度时,需要明确非法证据的范围、非法取证手段的类别以及排除非法证据的法律后果,同时还建立专门的程序性裁判机制,确立非法证据的排除申请、有关排除非法证据问题的司法听审形式、有关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以及排除规则适用后的再救济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否适用于私人违法取证尚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无法可依。通过结合域外的经验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辩方在取证举证上仍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状况,对于私人以违法方式取得的证据以不排除为原则可能更为合理。在这一原则下应兼顾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和被告人的权利保护。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与新《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协调一致,还顾及了我国目前私人取证的极大需求和弱势地位,同时也不致一味采纳所有违法取得的证据而造成更大的侵权。此外,一些相关的制度措施也必须完善,以期在明确易行地解决私人违法取证问题的同时,也能够预防未来的私人违法取证现象。  相似文献   

20.
张欣 《华章》2008,(16):43-44
非法证据排除在民事诉讼中对诉讼价值的衡平以及人权的保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陷阱取证、诱惑取证、偷拍偷录、私人侦探、测谎证据等有存在一定问题的证据随着社会的进步也逐渐增多,通过借鉴国外的关于证据取舍的解决思路,应用于我国民事审判工作中,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我国遭遇的民事证据取舍问题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