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非语言交际行为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部分。外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的体态、语调和情感等非语言交际行为对外语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其恰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本文将着重阐述非语言交际的行为特征与交际功效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2.
岳靖凡  孙蕾 《大观周刊》2013,(12):106-106
当今大学生的情感状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学业方面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因此,本文试从情感因素的四个方面:焦虑、动机、自尊心和抑制来探讨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和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的发挥学生最大潜能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电子邮件(E-mail)和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得以运用到外语学习中,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无限的空间.这一平台使外语学习者浸入真实的语境中,弥补学习者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真正实现了外语学习的目的,培养了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时亮 《大观周刊》2012,(38):271-271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外语学习者成功之首要因素。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也就是说.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趣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考虑”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外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在图书馆服务接触中,馆员的沟通行为对读者(用户)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不可忽略。其中辅助语言和行为举止等非语言沟通因素更易使读者(用户)积极情感的形成发挥正向作用。不同的情感反应将影响读者(用户)参与服务与互动、现场停留、继续合作等意愿与行为。  相似文献   

6.
张宏学 《大观周刊》2012,(6):228-228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 艺术 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用户自然和社会属性对网络搜索中语言使用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用户的自然、社会属性对用户在搜索中使用检索语言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作探索性研究。综合网络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和用户参与对比实验法,得出性别、年龄、学历和专业教育对用户语言使用影响的结论。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认清搜索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而可以以此建模,改善搜索引擎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情感因素与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学习者个体因素一起影响着语言习得。本文以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为中心 ,在回顾情感因素的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 ,分析了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最后提出几点情感因素对中国环境下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玉娥 《大观周刊》2012,(43):384-384
课堂教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教育性,二是艺术性。教师强调前者忽视后者,课堂教学就缺少蓬勃生机,教师平铺直叙,学生消极听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从情感上讲,也会使学生心情焦虑,而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障碍主要是焦虑。在这种情感状态中学习,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降低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梁小媚 《大观周刊》2012,(38):279-279
非语言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教师们往往忽视了非语言的重要性,一味的“灌输知识”使得原本有趣的探索之旅毫无生机。音量、音调和肢体语言等非语言直观形象地表达了学生和教师的想法和意图,如果能恰当的运用在物理教学当中,会收到很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论英语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移情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教师语言的情感特征的分析 ,结合情感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语言移情的必要性 ,并阐述了语言移情策略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特殊的情感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媒体语言,做到准确、规范、简洁、富有情感、通俗易懂、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使学生透过语言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到思考问题的方法,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沟通感情的桥梁.对老师来说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学的艺术,所以作为老师应充分运用媒体语言使课堂显轻松愉快,才能凸显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13.
陆晓彬 《大观周刊》2011,(34):213-213
语际语言也即中介语,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过渡语言,常常困扰着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文章通过对学生实际英语写作案例的调查、统计,分析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语用失误,并从语际语言的角度出发,以词、句、谋篇布局为依托,深入思考了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语际语用现象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培养语用习得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董晓霞 《大观周刊》2012,(8):157-157
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摘要:肢体语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比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更具有发展空间,这种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与说话者言语行为相伴而产生的身体姿势、手和腿的动作、目光接触、脸部表情以及副语言行为,被简称为"非言语化"。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是其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侯秀青 《大观周刊》2011,(40):74-74
本文对学生的认知风格,语言能力,性格,学习动机四类个体差异在外语学习中的影响进行阐释,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8.
油画的语言     
乔力冉 《大观周刊》2012,(19):19-19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是一个通过"视觉语言"来传达的过程,油画形式语言问题是每一个学油画者都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对油画形式语言诸因素作浅要分析,强调了新的审美情感要求创造新的形式语言的重要性。同时始终观照形式语言与精神因素间的从属依附关系,使之能更真切地为表达审美情感服务。  相似文献   

19.
动机和情感的协调统一是促进学生外语学习全面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本文试图分析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表现特征及其成因,着重阐述这些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正负面效应以及减轻和克服负面效应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威 《大观周刊》2012,(49):28-29
新闻发言人的形象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语言是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和公众沟通的重要载体。非语言因素的建构,可以影响发言人的沟通效果。非语言因素包含副语言、眼神交流、肢体语言和气场等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