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保热词     
《百科知识》2013,(3):43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又可称作再生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以不耗尽天然资源或危害环境的方式作为燃料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新能源分为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传统生物质能(生物质燃料)。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能源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勘查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日渐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热能目前直接热利用的设备热功率2443MW,排名世界各国之首。在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1996—2010)发展纲要中地热能的主要任务为“继续扩大利用西藏及其他地区的地热资源。解决地热腐蚀、结垢和回灌等技术问题,进一步扩大地热直接利用和发电利用”。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主要任务相比较,上述地热能的主要任务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4,(8):12-15
中国地热能目前直接热利用的设备热功率2443MW,排名世界各国之首。在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1996-2010)发展纲要中地热能的主要任务为“继续扩大利用西藏及其他地区的地热资源,解决地热腐蚀、结垢和回灌等技术问题,进一步扩大地热直接利用和发电利用”。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主要任务相比较,上述地热能的主要任务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书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氢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原理与工程应用技术,并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3,(2):54-55
据2007年的数据显示,大约81%的冰岛初级能源指未经过转化的能源形式)来自国产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地热能约占66%,水电能约占15%。地热能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广泛的地区建筑供热系统供给暖气。大约85%的冰岛房屋由地热能供暧。电力生产全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其中约70%来自于水力发电,约30%来自于地热发电。大多数水力发电厂属于冰岛国家电力公司——冰岛电力的主要供应商。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能源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勘查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日渐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勃兰登堡州的普伦茨劳.世界上第一座风力-氢气混合发电站投入运营。混合发电站可以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氢气、生物沼气、地热能等能源形式结合起来.用来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电量不稳定的问题。德国的这座电站可把风力发电产生的多余电量用来电解制取氢气.氢气可以直接用于电动汽车的氢燃料电池或者在用电高峰期和天然气混合用来重新发电。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加快了德国弃核的步伐和能源转型战略的实施。德国能源转型战略的总体目标是:逐步转变成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柱的能源系统,包括《能源理念》和"一揽子能源法案"两部分。能源转型战略顶层设计德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可再生能源的优先调度地位,希望借此改变基本负荷由核电、煤电等承担的传统模式。然而,德国风电资源主要在北部地区,而负荷中心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因此需要建设大规模输电通道。大量分布式发展的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综合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虹  董亮  段红霞 《资源科学》2011,33(3):431-440
中国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5%的目标需要科学的规划,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有合理的比例配置。为此,本文根据"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与结构优化模型(REAO模型),模型集成两个模块:第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模块,从经济、技术、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设置核心指标,各级指标最终耦合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指数从而实现对不同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优先级排序;第二,基于综合评价结果与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优化模块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配额权重进行优化配置。实证结果显示,受成本、技术、资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条件约束,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占到15%的框架下,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分别占38.5%、35.7%、16.8%、3.0%、3.0%、3.0%时为最优比例。本文的研究为中国政府制定各种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太阳作为地球最稳固的热源,其散发的太阳能具有储量大、无害、使用长久、清洁等特点,被国际公认为是未来最具竞争性的能源之一。地热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洁净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单位成本低等特点。两种清洁能源的结合如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是当今建筑节能领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煤、石油等能源总量会逐渐减少及至枯竭,因此,尽快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中消耗的能源约占全国总消耗的30%,而且还会引起对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因此,节能减排、实施建筑节能,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也是减轻大气污染和改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征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十二五"期间,中国把新能源产业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七大领域。本文在分析我国能源供需不平衡现状的基础上,从能源来源和能量去向两方面论述了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能源约束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格  薛惠锋 《资源科学》2008,30(2):199-205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约束矛盾的有效途径。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是指经利用消耗后可以不断得到补充、“再生”的能源。这类能源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潮汐能等,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科学地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本文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约束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指出化石能源面临枯竭,不足以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事实;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得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卖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分析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解决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是指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的能源,具有丰富的来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对环境的污染很小,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清洁能源。绝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都属于新能源的范畴。据专家预测,到206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将发展到能源总用量的50%以上,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主要部分。采用新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西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开发、推广可再生能源已成我国当务之急,煤荒、电荒、燃油涨价、天然气紧缺,已是近几年的热门词,节水、节电、节约能源成了时下的流行话题,于是新型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前所未有地受到青睐。我们相信高科技的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必将得到更加科学的研究开发和广泛的普及与利用,这将为社会节约大量能源,净化环境,造福民众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利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在负荷处就近供电,能有效弥补能源的短缺和绿色能源的充分利用.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在多种一次能源中的应用,可降低负荷对大电网的依赖,时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开发和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农村基本用电和基本用能的重要途径。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西藏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利用初具规模。本文阐述了西藏新农村建设中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效益分析,并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我国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永远不会枯竭,可以持续使用的清洁能源,这些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电站的装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下),对当地的、区域的和全球的环境保护都是友好的能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在建筑物中的应用,阐述了它们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形式、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