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科学与伦理是人类文化总体中两个相互区分却又相互联系的重要方面一样,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虽然具有不同的本质和内涵,但却具有相互关联和统一之基础———自由。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以及科学与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科学精神日益融入伦理精神,伦理精神也向科学精神渗透,二者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由分离走向契合。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3.
邵新贵 《学会》2014,(1):51-53
<正>科学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体现出来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是社会道德在科技活动中的表现。科研诚信是科技人员在科技活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责任与道德”问题,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关于科学家的道德标准,即科学共同体内部有哪些道德原则,作为一名共同体成员,科学家应遵守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这些原则或规范有强纲领性的,也有弱纲领性的,但显然是科学共同体所特有的,而且是泛化的。一个社会有其道德标准,若违背了,就是“犯罪”,一个共同体也会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若违背了,就破坏了“行规”,这也是一种“犯罪’当然是针对于共同体而言。科学共同体也是一个小社会,其内部的道德标准可以起到保障体制运作,规范个体的业内行为,惩处违规现象,从而使得科学…  相似文献   

5.
技术教学培养的是创造性实践能力。学生在科学教育中通过掌握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实现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拆装训练,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其实践的目的,设计出具体的实践过程,并在实践过程中将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对象化.从中体会科学知识,社会与人文价值。完成更为复杂、更为重要的第二次飞跃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道德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亚南 《学会》2003,(2):49-49,51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所以掌握科学技术的科技人员必须弘扬科学道德 ,坚决反对任何违反科学道德规范的行为 ,以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科学道德是科技人员通过其职业行为表现出的道德人格 ,这种道德人格取决于科技人员自身的自我修养及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李科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06-1610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提出科学家社会责任的背景、履行科学家社会责任的途径、培养科学家社会责任意识的措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由于科学研究活动中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日益增多从而使得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备受关注,注重科学家通过构建良好的道德自律机制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强调通过科学家本人培养科学良心来提高社会责任感;而西方国家则由于科学带来诸多负面效应才引发了对于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的广泛讨论,通过科学共同体制定准则来规范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注重通过专门机构培训科学家道德伦理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比较也不难发现,我国的科技伦理道德仍基本属于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高校大学生道德法制观念淡薄的具体表现,从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应从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健康的心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法制建设,提高道德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和科学家(或曰科学工作者)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人们把鲜花、掌声和荣誉献给了科学家。这是应该的,但这并不是无条件的。科学家是一种社会角色,又是一种社会职业。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人们对于科学家这种社角色的社会期望。科学家不违反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人们有理由希望科学家的言行符合人们对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的社会期望。有些科学家的言行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但也有一些科家的言行辜负了人们的期望。我们不认为政治权力都是同科学道德冲突的,但我们必须承认政治权力有时是同科学道德冲突的。当…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大众获取信息主要来源的公共机构,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道德价值理念取向和实践行为方式,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在行使其"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要考量"责任""伦理",即大众传媒实践活动中对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的伦理考量和道德追问。面对现实中大众传媒的种种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大众传媒、受众群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构建起一个富有责任、勇于担当的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11.
医疗活动中的利益冲突与道德判断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屹东 《中国软科学》2006,(12):71-78,119
在医疗活动中,利益冲突不仅与经济密切相关,也与理想、安全、偏好、恐惧、竞争等因素有关。医生既是医疗职业者,同时也是社会的一员。医生应当如何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利益冲突,应当遵守怎样的道德准则,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医患关系的不同类型的分析来解决。道德准则不是教条,医生应当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判断。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责任与道德: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科学的责任与道德问题受到世界科技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中经常提到的话题,特别是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界面上,科学的责任与道德已经被看作是科学对社会的承诺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由于涉及面广,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很多,所以,也是一个讨论和争论的议题。  相似文献   

13.
古代社会的道德和礼仪在其辨证发展中,其内在的哲学同一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即道德与礼仪的相互联系具有内在统一性。道德是礼仪的内容,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研究古代社会的道德与礼仪同一性,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誉,切实加强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及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在各高校蓬勃开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如何促使其规范化、合理化、多样化,更具实效性。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成为育人的重要途径,真正在思想素质教育中发挥高效的作用呢?通过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管理工作,活动形式及开展活动的意义进行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力图通过这样的几种形式来完善指导普通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德育,即教育工作者为使受教育者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而为其提供合适的品德成长价值环境的教育活动。换言之,促进个体的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就是德育。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为其主体。学校道德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学校德育的实际,从分层递进道德目标的建立,重视道德情感内化,引导自我教育和开展道德实践四个方面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崔新阳 《学会》2023,(7):48-51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所形成的理想、追求、规范等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科学家群体的精神风貌。该文对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进行研究,旨在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对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在坚持“四个面向”并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过程中,努力成为科学道德的维护者和优良学风的倡导者,为全面、扎实、深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韩彩英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753-1760
 无论是从历史的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科学和技术都有相互统一的方面,但二者并不是同一的。统一性并不等于同一性或者同质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是确定科学伦理的论域和科学伦理学的学科理论取向的根本前提。而领域间的价值追求差异决定了领域间在伦理道德的理性功能定位和理论取向上的不同。在“科学技术”活动之序列各个片断或环节上,伦理道德考量的重点是应当有所区别的。辩证地把握“科学技术”活动普遍性、一般性道德原则和伦理准则,并与特定片断或环节的领域性、具体性道德原则和伦理准则的整合性的综合建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邹娟 《科教文汇》2007,(11Z):196-196
“义利之辨”是一个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实践话题,也是古今中外一起伦理学说在建构其伦理价值观时都必须开展的焦点性理论思维活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度,“义利之辨”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争论程度等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义利之辨”在中国学术界又出现了一次新的高潮。这次“义利之辨”主要是围绕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和个人价值取向这两个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是我校根据《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的“常见的动物”和“动植物一生”等章节内容标准策划设计并广泛开展的。活动全程以国家教育方针和科学传播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水平提高为目标,力求科学传播教育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在“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这个科普平台上,教师通过精彩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带领儿童去探究科学、感受文化、关爱生命、学会合作、学会奉献,从而达到激发儿童讨论科学的兴趣,让学校科学传播教育行为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有益于儿童人生发展及素质优化,有益于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的科学、文化、教育多元价值及意义得到普遍认可。在本文中,我们将就该体验活动的设计策略、传播模式、成果及评价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针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的有效策略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德是社会成员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社会体系和谐运转的基础。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具有现代社会价值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虽然古代儒家先哲们没有提出“社会公德”的概念,但在其道德内容中有不少关于社会公德的要求,充分挖掘和利用其精髓,对于加强当代“社会公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