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书画艺术品的营销成败决定着书画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作为书画艺术品追求者和管理者,考察书画市场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我认为书画艺术品的生产者(创作者)和经营者是书画艺术品营销的主体,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作用。书画艺术品与其它商品一样,在书画市场日趋成熟、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科学掌握这种特殊商品的市场规律.注重营销策略,尤为重要。同时,还必须具备“时代意识”、“市场意识”和“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2.
2014年5月16日,由文化部外联局、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TTF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TF)承办的“2014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中法创意设计论坛”在深圳文博会期间举办。6位中、法两国创意设计和品牌营销领域的嘉宾参与此次论坛,共同探讨设计品牌如何“走出去”。论坛通过专题演讲和对话、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生于17世纪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1632—1677)曾因怀疑上帝而被犹太教会判为“有罪”并遭到诅咒和放逐。所幸的是斯宾诺莎不信命,也不肯接受“人是生而有罪的”这个观念,更不认为自己有罪。经过考证,他得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上帝就是自然,或者说它是自然的别名。然而,在宗教氛围浓郁的西方世界里,斯宾诺莎竟敢说“上帝就是自然”,这实在是一件“亵渎神灵”、  相似文献   

4.
消费各种合法的娱乐产品和服务,电影是其中的大哥大。有人说好莱坞是影片的成功;有人说好莱坞是包装的成功;还有人说好莱坞是炒作的成功……确切地说,好莱坞是营销的成功,特别是电影后产品营销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电影营销现在越来越走向这样一种情况:异业结盟、混合促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产业互动,而产生互动的基础,在于一部分电影需要有“窗口机会”存在。  相似文献   

6.
历史泰山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座神秘的大山,叫古昆仑山。古昆仑山的地位可与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媲美,是一座上帝和众神居住的神仙。大约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繁衍生息在这座“神山”周围了:大约4700年前,炎帝和黄帝活动于这一地带,创造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中国古箱所提到的“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昆仑山之丘、黄帝之宫”中的昆仑山,  相似文献   

7.
贺麟“宗教精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麟所说的宗教精神,包含宗教信仰、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需要等在内,是追求超越现实,“与上帝为一”的精神,而所谓“上帝”则指“真理、人民、大自然”。他从化哲学层面,以欧美现代化历史为例,认为宗教精神对科学“有保护促进之功”,“有助于科学的发展”;认为宗教精神也是近代民主精神的基础,是工业化的基础。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民主不如欧美发达,原因之一,也许正在于缺乏这种宗教精神。所以中国传统化的现代化,铸造中国人的宗教精神,是必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尼采对20世纪的西方世界作了预言:“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这在当时被看作痴人诳语,因为18、19世纪是“理性的时代”,科学体系逐步确立,技术成果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人类对于物质世界充满了征服的渴望和信心。尼采的那些不合时宜的思想在后来似乎都应验了,  相似文献   

9.
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地下实验室里,加布里埃尔·巴凯透过显微镜,凝视着蚀刻在小小的银制文书手卷上的四个希伯来字母——YHWH。他轻轻地道出了上帝的名字:“Yahweb”(有些人念“上帝”这词为Jehovah),这名字还是第一次在三大宗教之圣城的古代文物上发现。加布里埃尔·巴凯,几乎人人都称他为加比,  相似文献   

10.
《十面埋伏》在故事上不是《英雄》的 续集,但在商业上却是《英雄》的续写。 自其公映以来,虽奚落、骂声从未远离, 但不妨碍一波又一波的观众涌入影院,在 做好心理准备的失望中扔出60元钱。 自传出张艺谋筹拍此片的消息,关于《十面埋伏》的新闻从未间断,待观众的 好奇心被吊至最高处,这部电影赚钱最多 的时机也已成熟。导演张艺谋和制片人张 伟平对《十面埋伏》的营销运作,再次凸 显“张氏营销”商业模式的威力,成为业 界的一则新的经典营销案例。 娱乐新闻的惯常炒作对“二张”而言, 早已驾轻就熟。《十面埋伏》开拍时,被 媒体以《英雄2…  相似文献   

11.
受一代年轻人青睐的动画片、漫画书及其衍生品,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据预测,中国“动漫”产业规模将达每年200亿元,仅其衍生产品的市场,每年可达100亿元以上。然而,这块偌大的“市场蛋糕”几乎被日、美、韩等国“切割殆尽”。2000年的一次对京、沪、穗3市的调查显示,当年3市14-30岁青少年完成的卡通消费达13亿元。但这13亿巨额卡通消费的资金分配却是:针对日、美的卡通消费为80%,针对欧洲和中国的港、台地区为10%,中国大陆不足10%,这一现象不能不令中国有识之士深思——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自8月20日启动以来,已经陆续开展多场活动,吸引了超过1000万人次参与其中,总成交金额超过50亿元。经过两季的举办,这一文化消费季初步形成了“惠民+文化+消费”的模式,文化消费新生态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3.
放眼世界的民族,几乎都有人类起源的美丽动听神话故事。在古埃及是奴姆神在陶器场内造出了男子和女人;在希腊是普罗米修斯神用泥土造出了人;在基督教是上帝用泥土造了男人亚当,亚当又抽一根肋骨变为女人夏娃。我们中国古代流传的神话故事,则是女娲氏用泥土造男人和女人,吹了一口气使他们又有了生命,与“神”或“上帝”造人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4.
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以《第22条军规》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把所谓“绞架下的幽默”这一创作观念与艺术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海勒出身贫寒,二战期间应征入伍,在美国空军某部服役,是一名轰炸机投弹手。驾驶着战斗机穿梭于战火密集的领空,海勒可谓离上帝很近;而生命的朝不保夕,又使得上帝的存在虚无飘渺。战争是什么?它让素不相识的人自相残杀,人的生命与价值在爱国、荣耀、博爱的堂而皇之下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这恰恰是人类生存状态与处境的永恒悖论。正是对战争的切身体验与感悟,形成了海勒及他笔下人物观察世界…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征南中的“心战”,并非只是“七擒七纵”、“三不留”等零散策略,而是一个以南中少数民族心理特征为依据,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心理战术的总体心理战。大体说来,其第一阶段作战,是针对夷人迷信、勇悍、信服强的心理,以装神弄鬼的形式进行心理恐吓为主;第二阶段则是针对夷人在重大失败以后,又怕又不服气的心理,以一种强式的宽容进行心理攻击;第三阶段再次针对夷人信鬼神、重盟誓的民族特性和对汉人仍有一定不信任感及报复心理,以图谱、盟碑、铁券和“三不留”、“以夷制夷”政策,争取夷人的全部归顺,消除了隐患。诸葛亮南征,的确不失为一场成功的“攻心战”。  相似文献   

16.
演出产业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已为众多的文化理论家所认识,也为众多的文化工作者所推崇。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又很难一蹴而就,演出行业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产业化仍遥远。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应有分步实施的战略,必须有一个促进产业化集团形成的切入点。笔者认为,组建省级一体化演出营销网络,不失为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就组建全省一体化演出营销网络的意义、作用和运作机制作一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内向超越”的观念最先是由余英时先生在三十年前提出①,当时他称之为“内在超越”,以与西方的“超越”(tranSCendenCe)观念相较,後者别称为“外在超越”。他指出,无论在中国抑或西方文明,价值源头都被认为是先於天地或超乎人间的:在中国它是“天”或者“道”,在西方则是柏拉图的“理念”或者基督教的“上帝”。  相似文献   

18.
刘瑞明 《寻根》2000,(4):34-38
我国许多地方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所谓“年忌”谚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你自己去。”这后半句也有说成:阎王叫你商量事。”这一俗谚往往成为跨入这两个年龄的老人或其亲人心理上的暗影。有的地方就把这两个年龄称为高龄人的两个“坎”。  相似文献   

19.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7,(5):24-25
只有黑暗穿过了玻璃——《犹在镜中》 在伯格曼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结婚之后,其电影风格走向了室内化。在我看来,这种电影风格的变化,混合早期的学化对白,由此形成了最典型的伯格曼风格(有些评论家称之为“室内心理剧”)。在这种风格最大的转折期,伯格曼拍摄了震惊世界的“上帝沉默三部曲”——《犹在镜中》、《冬之光》、《沉默》。这三部曲真正体现了导演对于神学的怀疑态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振铎 《寻根》2005,(6):27-35
2500多年前,正当西方的哲人受“上帝”的启示,绕着地中海周边的河流、平原和山谷,探索宇宙人生的奥秘,用“神谕的文字”,在泥陶版、莎草纸或兽皮上刻画、撰写后来被称为《旧约》的某些先知故事的时候,东方的哲人接受“圣王”的教谕,周游黄河大平原,寻求三皇五帝积累起来的甲骨、金石、竹木等简版文献,精心编述治世兴邦的文化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