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前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文化活动、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产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都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著名语言学家叶蜚声曾指出:"一门语言是探索一种文化的灯火,一门语言正是了解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2.
语言,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既是传统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中,人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她厚重的历史渊源,可以说语言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本文以客家特有的语言文化-"门榜"文化,作为出发点,通过对"门榜"的解读来分析客家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沉淀。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体现该民族的文化习俗。因此,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学习与此语言有关的文化。唯此,方可掌握这门语言的精髓。本文旨在从语言与文化的辩证关系来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融入的内容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融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俄罗斯语言文化学理论的建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文化学是通过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近几十年来语言学家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之所以将语言与文化相联系,是因为语言具有促进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能力。民族语言学、民族文化学和民族心理学的发展都是以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的研究为条件的,也可以说语言文化学是语言国情学理论发展和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娟 《教学与管理》2009,(12):148-14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语言产生于特定的文化,不了解语言的背景,不懂得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因素,就不能掌握这门语言。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呈现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教学中注意语言与文化并重就显得十分重要。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学生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孙立春 《宁夏教育》2009,(12):54-5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和运用一门语言都离不开对其文化的深入了解。每个民族由于其生活地域、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因素的不均衡,进而导致人们的饮食习惯、服饰、民族性格、审美取向、生活万式都会大相径庭。语言与文化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在特定文化氛围中学习语言,会把英语教学推向一个新阶段。我们初学英语,会学到三句话:  相似文献   

7.
袁飞 《华章》2012,(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创造与继承的结果,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想学好一门外语,深刻理解外族的文化特殊性,除了学习语言的表面之外,必须努力探求语言的“言外之意”,即对民族文化的差异进行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与文化是个互相依存的整体,文化决定着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学习一门外语应了解其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在英语的教学中,也应当注重对英语文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杨红丽 《山东教育科研》2014,(24):I0005-I0005
民族文化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精华,民族语言更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中的瑰宝。文化的传承依靠语言,文明的延续依靠语言,语言对民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世界范围内,现已查明的语言有五千六百多种,其中有一千四百多种语言还没有被承认为独立语言。语言与文化总是紧密的交织在一起,构成文明发展的动力,已被语言学家广泛认可。语言依托文化发展而产生,也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同一文化内部的融合担当者媒介角色。语言随着人类生活广泛存在,当我们学习或研究一门语言,就要从使用这门语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从他们的生活入手。  相似文献   

10.
覃丽娟 《考试周刊》2007,(18):32-33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人们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学习这一民族的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文化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语言的使用要受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制约。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1.
民族语言是形成民族音乐风格的基础,是我国声乐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高师声乐科目中强化民族语言教学,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民族语言教学,首先应树立民族语言文化意识,深入研究中国民旅音乐的风格,准确把握中国作品的演唱特征;其次,重点抓住歌唱中的“字”、“味”、“声”、“情”与表演;再次,加强民族语言文化的修养。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学习俄语,一定要了解俄汉两种语言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的差异,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试论民族文化对广告语言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语言的创作影响着品牌形象的树立和产品的销售是不争的事实。而伦理道德、民族意识、民族风俗、民族情感等民族化均对广告语言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广告语言的创作只有注重对民族化的研究和渗入,才有可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体现了其民族特性更是反映了其社会文化的特征。因此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首先就要深入了解这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就日语的学习而言,重要的是要了解日本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全球化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各民族语言文化造成冲击和威胁。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教育,肩负着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应成为英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英语课程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自觉性,从而实现英语教育与文化自觉的统一,使多元文化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因而我们学习英语既要学习语言也要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从香港语言教学经验看英语跨文化教学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跨文化英语教学存在的缺陷:仅仅重视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导入而忽略本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通过香港过去的语言教学证明,不能保持自我文化身份,不重视本土文化会给语言学习者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故而在英语跨文化学习中,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异域文化;只有洞察异域文化.才能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文章认为应把本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与外国语言的引进输入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既要增加教学中的异质文化含量,又要在教学中系统地引入和加强中国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信息文化是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它是文化与科技整合走向的新兴文化形态。信息文化对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重要意义,因为从信息文化的特征分析,它有利于全民族文化创作更加繁荣;有利于全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我国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同时,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必须预防信息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伤害和挑战,必须预防信息文化中其它民族语言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同化。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就像文化的基石。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括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了解语言必须理解文化,理解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