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美国特许学校运动的发展,特许学校授权方评估模式渐趋成熟.该模式以授权方为评估主体,以特许学校为评估对象,构建了以学校学业成就、财务情况及组织合规性为核心内容的三维评估框架,并通过授权方审查学校递交的报告及实地现场考察两种方式获得评估资料,从而实现对特许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评估.该评估模式特征鲜明,评估标准多维化、学校自主办学权得以保障、评估权力下沉、标准化评估与市场化选择耦合等,为促进特许学校发展及提高美国基础教育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校本评估在我国:挑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行政权力的逐渐下移,学校作为独立发展的主体,实施校本评估已经成为学校自主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在我国,校本评估的实施对于培育学校特色、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提高学校成员的责任意识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在我国真正实施校本评估,却遭遇到重重挑战.建议从教育督导部门改革传统学校评估模式、提高学校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加强校本评估相关培训、积极培育评估第三方机构、深化校本评估研究等方面加以改进,促进校本评估在我国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运动式评估是单一主体参与的非常态评估,具有政府主导、标准统一、过程封闭的特征,评估过程忽视学校的主观创造性,无法体现学校专业特色,易滋生功利主义,消减学校办学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利于实现成人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目标.常态化评估倡导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关注学校自我评估;建立学校教学质量数据库,实行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构建政府鉴定、学校自评、社会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成人高校评估标准应“因校而异”,凸显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关注学校办学目标与地方经济的适应性,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性评估与学校改进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发展性评估的概念在理论界和实践界被广泛使用,但人们对其涵义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即把发展性评估片面地理解为校本评估,或者把发展性评估理解为增值评估.作者认为,校内评估与校外评估是一种对话关系,两者的合作是发展性评估的应有内涵.增值评估由于过分强调成绩和量化评估,容易背离发展性评估的宗旨.发展性评估的目的是学校改进,学校改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学校成员价值观的持续改进、学校主体能力的全面提升、学校全面绩效的综合提高.学校改进的合理路径应从行为改变开始,而非从观念变革开始.  相似文献   

5.
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学校,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对学校进行检查评估.作为学校,最大的事情也就莫过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评估了.应付得好,学校就能得到各种荣誉,说明办学有实绩,校长的脸上就有光,说不定校长还能因此而得到升迁呢.所以,校长们一方面嘴上说厌烦各种检查评估,一方面又从内心深处盼望各种检查评估.现如今对学校的各种检查评估之所以接连不断、如火如荼,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6.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研究和实践主导着学校评估发展的国际趋势:学校评估模式的改善/绩效问责取向、学校评估标准的效能/品质取向、学校评估机制建设的专业取向.这些经验和趋势启示我们:选择改善/绩效问责模式、遵循输入-过程-输出框架、加强结果使用与评估支援、逐步完善学校督导评估机制,以解决我国学校督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评估质量,并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评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一、学校评价1.学校考试评价制度改革2.学校文化评价3.检查评估与学校减负4.研究性评估:学校发展的助力5.学校管理评价改革的实践6.用发展的观点评估学校的发展7.我国中小学校长评价的基本走向8.重视学校自评工作促进学校健康发展9.发展性学校评价:以文化树品牌打造精品学校10.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对每一个被评估学校影响深远.评估专家的相对独特的群体特征,使被评估学校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接待工作,为评建工作服好务.  相似文献   

9.
学校督导评估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法律法规的有效施行的重要手段.但现实中的学校督导评估往往是过分注重督导评估模式(或标准)的一致性,一味强调督导评估档案资料的整齐划一,将教育督导的服务功能简单化,使教育督导的实践变得僵化,没有引导学校特色发展.其实,学校督导评估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那又该如何避免让督导评估流于形式,成为摆设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以落实学校教育发展规划为工作主线,以督导评估为基本途径,发挥督导评估的管理、鉴定、导向和改进等功能,让督导评估始终体现出学校的价值追求,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欧美中小学校的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普遍注重体现办学效益、关注学生的表现结果、注重对学校发展多元化的引导功能、重视学校自身“增值性”纵向评比要素等,而我国在学校评估指标的设计上却存在“评估指标重硬轻软”和“评估标准过宽过滥”等问题.欧美等国的做法和经验启示我们:学校督导评估指标设计必须促使评价重点向发展性督导转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开发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区域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研制的长效机制;提高指标设计者的专业水平,并在增强指标开发教育性的基础上,对指标进行科学分析,增强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